德語難民報道中象似性作為引導讀者手段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3-19 12:58
本文從象似性角度出發(fā),就德國媒體關(guān)于難民的報道做試探性分析,旨在研究語言象似性在新聞語篇中的具體實現(xiàn)及其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討以下3個問題:1)德國媒體關(guān)于難民的報道中象似性是如何體現(xiàn)的?2)不同時期不同媒體中的難民報道表現(xiàn)出什么特點?體現(xiàn)了何種態(tài)度的差異?3)象似性原則的使用在德語難民報道中有何作用和影響?本研究的語料來自德國的四個主流媒體《世界報》、《日報》、《時代周報》和《明鏡周刊》。在Lexis-Nexis數(shù)據(jù)庫中選取了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的890篇報道,分三個時期加以分析。研究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應用質(zhì)性分析軟件MaxQDA對語料進行標注和分析,并借助統(tǒng)計軟件SPSS進行相關(guān)性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事后檢驗,計算各個時期不同媒體報道中象似性的使用及篇章所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及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通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結(jié)論:(1)通過分析表明,難民報道總體上體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句法象似性。尤其是順序象似性在在新聞語篇的構(gòu)建中十分典型。媒體在描述難民經(jīng)歷時,經(jīng)常遵循時間和空間上的象似原則。而與此相比,在邏輯關(guān)系的表述中,如因果、條件和目的句中所體現(xiàn)出的象似程度...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詞
中文摘要
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間順序和認知模式順序的象似性研究[J]. 關(guān)永平.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2]象似性與“形神皆似”翻譯[J]. 盧衛(wèi)中.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3(06)
[3]象似性:取得文體特征的重要手段[J]. 王寅.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0(04)
[4]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象似性[J]. 王寅.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1999(02)
[5]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語言哲學探索之一[J]. 許國璋.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88(03)
本文編號:3089607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詞
中文摘要
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間順序和認知模式順序的象似性研究[J]. 關(guān)永平.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2]象似性與“形神皆似”翻譯[J]. 盧衛(wèi)中.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3(06)
[3]象似性:取得文體特征的重要手段[J]. 王寅.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0(04)
[4]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象似性[J]. 王寅.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1999(02)
[5]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語言哲學探索之一[J]. 許國璋.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88(03)
本文編號:3089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waiyufanyi/308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