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影響因素的研究 ————以蘇州市姑蘇區(qū)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3-05-17 21:58
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是其自我效能感反映在教學領域的一種形式,它作為幼兒教師對自身是否能勝任教學工作的信念及能力的判斷,直接影響著幼兒教師的教育行為,從而影響著幼兒的發(fā)展。本研究通過對蘇州市姑蘇區(qū)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分析影響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相關因素,以期為提高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提供可供參考的設想與建議,為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本研究在查閱文獻、訪談調查的基礎上修訂了兩個研究工具:《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與《幼兒園環(huán)境量表》,并以幼兒教師的教齡、學歷、專業(yè)、職稱、人員性質、生育情況、工作量、繼續(xù)教育學時量為變量,自編問卷,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對蘇州市姑蘇區(qū)六所公辦幼兒園的163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最終獲得有效問卷157份,得出以下結論:(1)蘇州市公立幼兒園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及各個維度效能感均處于較高水平。其中,最高的是活動設計效能感,最低的是課堂管理效能感。(2)蘇州市公立幼兒園教師的整體教學效能感及各個維度效能感在教齡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活動設計、促進發(fā)展效能感明顯存在著“低——升高——降低”的趨勢,而調動參與、課堂管理效能感則呈現(xiàn)一種“低——...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學效能感之于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
1.1.2 教學效能感之于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作用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
2.1.1 Rotter的控制點理論
2.1.2 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論
2.2 教學效能感內(nèi)涵梳理
2.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2.3.1 教學效能感的測量學研究
2.3.2 教學效能感的影響因素
2.3.3 教學效能感的作用
2.3.4 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現(xiàn)狀
2.3.5 研究述評與問題的提出
2.4 概念界定
2.4.1 公立幼兒園教師
2.4.2 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
2.4.3 幼兒園環(huán)境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工具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獻資料法
3.1.2 訪談調查法
3.1.3 問卷調查法
3.2 研究工具
3.2.1 研究工具一: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
3.2.2 研究工具二:幼兒園環(huán)境量表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被試的基本情況
4.2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整體狀況
4.3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特征差異
4.3.1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教齡差異
4.3.2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學歷差異
4.3.3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專業(yè)差異
4.3.4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職稱差異
4.3.5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人員性質差異
4.3.6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生育情況差異
4.3.7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工作量差異
4.3.8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繼續(xù)教育學時量差異
4.4 公立幼兒園教師所處的幼兒園環(huán)境現(xiàn)狀
4.5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水平與幼兒園環(huán)境的相關性分析
4.5.1 數(shù)據(jù)結果
4.5.2 討論分析
第五章 主要研究結論與討論
5.1 主要研究結論
5.2 相關設想
5.2.1 各取所需,優(yōu)化培訓機制
5.2.2 公平公正,打造發(fā)展平臺
5.2.3 溫馨融洽,營造和諧氛圍
5.2.4 合理規(guī)劃,落實“減負”行動
5.2.5 同工同酬,形成激勵效應
5.3 研究局限與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調查問卷
附錄二 訪談提綱
致謝
本文編號:3818078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學效能感之于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
1.1.2 教學效能感之于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作用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
2.1.1 Rotter的控制點理論
2.1.2 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論
2.2 教學效能感內(nèi)涵梳理
2.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2.3.1 教學效能感的測量學研究
2.3.2 教學效能感的影響因素
2.3.3 教學效能感的作用
2.3.4 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現(xiàn)狀
2.3.5 研究述評與問題的提出
2.4 概念界定
2.4.1 公立幼兒園教師
2.4.2 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
2.4.3 幼兒園環(huán)境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工具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獻資料法
3.1.2 訪談調查法
3.1.3 問卷調查法
3.2 研究工具
3.2.1 研究工具一: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
3.2.2 研究工具二:幼兒園環(huán)境量表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被試的基本情況
4.2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整體狀況
4.3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特征差異
4.3.1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教齡差異
4.3.2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學歷差異
4.3.3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專業(yè)差異
4.3.4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職稱差異
4.3.5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人員性質差異
4.3.6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生育情況差異
4.3.7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工作量差異
4.3.8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繼續(xù)教育學時量差異
4.4 公立幼兒園教師所處的幼兒園環(huán)境現(xiàn)狀
4.5 公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水平與幼兒園環(huán)境的相關性分析
4.5.1 數(shù)據(jù)結果
4.5.2 討論分析
第五章 主要研究結論與討論
5.1 主要研究結論
5.2 相關設想
5.2.1 各取所需,優(yōu)化培訓機制
5.2.2 公平公正,打造發(fā)展平臺
5.2.3 溫馨融洽,營造和諧氛圍
5.2.4 合理規(guī)劃,落實“減負”行動
5.2.5 同工同酬,形成激勵效應
5.3 研究局限與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調查問卷
附錄二 訪談提綱
致謝
本文編號:3818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qianjy/381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