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師提問是幼兒園集體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因而受到眾多研究者的關注。基于對話的教師提問作為實現教師、幼兒和活動內容三者間有機互動的重要途徑,能啟迪幼兒的思維,激發(fā)幼兒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幼兒的內在學習動機,加強幼兒科學探索的動力,同時能加深師幼間的雙向交流,促進雙方在對話中的共同發(fā)展。但是在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霸占著話語權,很多教師提問不能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提問停留在淺層的交流上,表面熱鬧而實質上膚淺且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啟迪幼兒的思維,影響了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欲望和主動性,更無法促進幼兒的有意義學習。因此,本文采用觀察法、案例分析法、訪談法對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師提問的現狀進行研究,探尋科學活動中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基于對話的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策略。 本文分為以下五個部分:引言,主要闡述了選題的緣由、研究的意義、相關研究綜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概念與特征。通過對對話、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進行概念分析和界定,提出了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四大特征——主體間性,啟發(fā)性,生成性,開放性;第二章,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現狀,從量和質兩方面揭示當前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現狀,定量分析從提問頻度、提問類型、回答形式、侯答時間、理答行為五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定性分析從提問的主體、提問的目的、提問的內容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第三章,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闡述,從源頭上找出現狀的問題所在,也為改進對策的提出提供支持;第四章是提出了基于對話的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有效策略,包括教師更新提問觀念,提問主體由單一走向多元,提問內容由封閉走向開放,理答行為從預設走向生成,教師提高對話教學藝術,幼兒園建立完備的教育評價機制,以此提高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水平。
【關鍵詞】:對話 幼兒園 科學教學活動 教師提問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13.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9
- 一、 選題的緣由9-12
- (一) 基于對話的教師提問是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9
- (二) 基于對話的教師提問是提高科學活動教學質量的關鍵9-10
- (三) 基于對話的教師提問是當前科學教學活動現狀的呼喚10-12
- 二、 研究現狀綜述12-15
- (一) 教師提問的研究12-13
- (二) 對話教學的研究13-14
- (三) 科學教學教師提問的研究14-15
-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處15
- 三、 研究方案15-19
- (一) 研究目的、意義與主要內容15-16
- (二) 研究思路與方法16-18
- (三)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18-19
- 第一章 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概念與特征19-23
- 一、 相關概念界定19-20
- (一) 對話19
- (二)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19-20
- (三) 教師提問20
- 二、 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特征20-23
- (一) 主體間性20-21
- (二) 啟發(fā)性21
- (三) 生成性21
- (四) 開放性21-23
- 第二章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現狀分析23-33
- 一、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定量分析23-29
- (一) 提問的頻度23-24
- (二) 提問的類型24-27
- (三) 回答的形式27-28
- (四) 侯答時間28-29
- (五) 理答行為29
- 二、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定性分析29-33
- (一) 提問的主體29-30
- (二) 提問的目的30-31
- (三) 提問的內容31-33
- 第三章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存在問題及歸因33-44
- 一、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33-40
- (一) 提問以低水平問題為主33-34
- (二) 提問主體的單一性34-36
- (三) 提問內容的封閉性36-38
- (四) 理答行為的表面化38-40
- 二、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40-44
- (一) 教師的兒童觀與教學觀陳舊40-41
- (二) 教師對科學活動的探究膚淺41-42
- (三) 教師缺乏對話藝術42
- (四) 幼兒園教育評價制度功利化42-44
- 第四章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的有效策略44-52
- 一、 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44-45
- 二、 提問主體由單一走向多元45-46
- 三、 提問內容由封閉走向開放46-47
- 四、 理答行為從預設走向生成47-49
- 五、 教師應提高對話教學藝術49-50
- 六、 幼兒園建立完備的教育評價機制50-52
- 結語52-53
- 注釋53-55
- 參考文獻55-58
- 附錄一58-59
- 附錄二59-60
- 致謝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zhí)鞂?試論教育對話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2 朱德全,王梅;對話教學的模式與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肖正德;;我國對話教學研究十年:回顧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陳羚;;國內外有關教師課堂提問的研究綜述[J];基礎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5 劉佳;;理解與對話——新型師幼課堂互動的構建[J];教學研究;2009年03期
6 陳秋紅;教師的課堂提問行為反思[J];教學與管理;2004年28期
7 高凌飚,趙寧寧,梁春芳;課堂教學交往的觀察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06期
8 宋振韶,張西超,徐世勇;課堂提問的模式、功能及其實施途徑[J];教育科學研究;2004年01期
9 黃忠敬;教學理論:走向交往與對話的時代[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年07期
10 萬偉;對話:一種新的教學精神——從“主體思維”到“關系思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增田;對話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寶慶;對話教學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2 任娟;幼兒教師教學提問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1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qianjy/27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