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區(qū)學校心理援助體系構建研究
本文關鍵詞:地震災區(qū)學校心理援助體系構建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學校心理援助體系 ·汶川大地震 災區(qū)學校 危機事件 心理創(chuàng)傷 心理干預 心理援助
【摘要】:學校是5·12汶川大地震災難中的重災區(qū),地震給災區(qū)師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因此,在學校構建統(tǒng)一領導、反應迅速、組織有序、運轉高效的心理援助體系,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災難給師生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心理援助體系根據災難發(fā)生后對學生進行心理援助的任務及階段特點,在學校教育和學校管理基礎上建立。構建該體系應遵循生命第一、客觀實際、系統(tǒng)性、可持續(xù)性等原則;其基本構架包括心理援助組織系統(tǒng)、預警系統(tǒng)、應急系統(tǒng)和維護系統(tǒng)。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心理研究與咨詢中心;
【關鍵詞】: 學校心理援助體系 ·汶川大地震 災區(qū)學校 危機事件 心理創(chuàng)傷 心理干預 心理援助
【基金】: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sc08w08)
【分類號】:G441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當5·12汶川大地震的災難襲來,不少正處于豆蔻年華的孩子或生命逝去、或肢體殘缺。悲愴與痛楚直抵每個幸存孩子的心靈,使他們陷入對災難的恐懼、無助與重復回憶之中。即使廢墟瓦礫被清理,大地瘡痍被撫平,災難現(xiàn)場仍不時會停留于他們的心中,或夜夜噩夢,或不經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學義;王晶晶;張本;馬文有;江濤;孫賀祥;;胎兒期經歷唐山大地震的青少年心理狀況[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胡冰霜,梁友信;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97年05期
2 張本,王學義,孫賀祥,馬文有,姜濤,張秀鳳,于振劍,許瑞芬,彭精芬,孟雪梅,劉曉云;唐山大地震遠期神經癥抽樣調查和病因學探討[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1年01期
3 張本,張均正,王學義,何世業(yè),孫賀祥,馬文友,姜濤,張秀鳳,于振劍,許瑞芬,彭精芬,孟雪梅,劉曉蕓;經歷大地震的開灤礦離退休干部心身健康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1999年01期
4 王學義,張本,馬文有,孫賀祥,姜濤,Sarnoff A.Mednick;唐山大地震對母孕期胎兒情緒障礙的遠期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1期
5 任俊;;西方積極教育思想探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張沖;孟萬金;;國內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評[J];中國特殊教育;2006年03期
7 李淑然,彭新盛,尹其羽,劉世新,宗元生,蔣光族,陳昌惠,劉棉;云南省瀾滄縣地震災區(qū)人群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1年01期
8 張本,王學義,孫賀祥,馬文友,姜濤,張秀鳳,于振劍,許瑞芬,彭精芬,孟雪梅,劉曉蕓;唐山大地震對人類心身健康遠期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8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肖坤冰;;災難中的“國族”與“族群”[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李春霞;;地震與“媒介世界”[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林科吉;;災難與異象:對科學主義的反思[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陳華;楊興鵬;;對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汪小容;高飛;;對地震中喪親大學生的心理干預探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向妍;黃基秉;;試論新聞自由——以5·12汶川大地震新聞報道為例[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11期
7 陳華;;地震災區(qū)學校心理援助體系構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本文編號:9293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92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