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度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教育平等——基于教育基尼系數的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測度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教育平等——基于教育基尼系數的實證分析
【摘要】:使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有關數據測算中國的教育基尼系數,結果發(fā)現:經過30年的發(fā)展,中國的教育平等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教育基尼系數整體上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從區(qū)域層面來看,表現為初始值較大的地區(qū)教育基尼系數下降幅度較大,而初始值較小的地區(qū)教育基尼系數下降幅度較小,教育不平等程度無論在區(qū)域之間,還是在區(qū)域內部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作者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師范大學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后流動站;
【關鍵詞】: 教育平等 平均受教育年限 教育基尼系數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理論與實證研究”(課題批準號:BFA060026)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在過去的30年里,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教育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有一個頻現且耀眼的詞匯,那就是“教育平等”。實現教育平等是和諧社會的共同理想,也是未來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基本價值取向。那么,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教育平等狀況如何?在時序上又是如何發(fā)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祝梅娟;我國省際間教育投入公平狀況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3年02期
2 杜鵬;基于基尼系數對中國學校教育差距狀況的研究[J];教育與經濟;2005年03期
3 張長征;郇志堅;李懷祖;;中國教育公平程度實證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數的測算與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孫百才;教育在人口中的分配:中國的經驗研究[J];人口與經濟;2005年05期
5 聶江;;以基尼系數衡量的教育不平等與中國的實證研究[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6年04期
6 楊俊;李雪松;;教育不平等、人力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的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吉飛;羅列;;中國人力資本結構與經濟結構互動效應實證研究——1952-2004年[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閆文林;王堅;高井祥;;基尼系數在GPS網形優(yōu)化中的應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2009年04期
3 李曉嘉;劉鵬;;財政支出視角下的基礎教育服務均等化研究[J];財經科學;2009年11期
4 魏下海;張建武;余玲錚;;人力資本不平等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關系[J];財經科學;2011年01期
5 王維國;顏敏;;人力資本存量、人力資本結構與FDI互動關系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09期
6 崔惠玉;劉國輝;;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0年05期
7 范黎波;宋志紅;宋志華;;R&D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基于中國1987—2005年數據[J];財貿經濟;2008年02期
8 魏下海;李樹培;;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結構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基于分位數回歸方法的經驗研究[J];財貿研究;2009年05期
9 趙國黨;;我國30年的教育與經濟發(fā)展關系實證研究[J];科技和產業(yè);2009年04期
10 葉景艷;高忠臣;王學軍;何慶豐;;我國改革開放30年輝煌成就分析:人力資本與人才制度創(chuàng)新視角[J];科技和產業(yè);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胡詠梅;吳爽;;北京市居民家庭義務教育負擔實證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沈華;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國際比較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閆琦;胡詠梅;;北京市義務教育財政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黃維;吳家鵬;;中國教育發(fā)展與教育公平的協調度研究[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晶瑩;齊中英;;人力資本不平等對全要素生產力增長的影響研究[A];第十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濤;鄔志輝;;中國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綜合改革:什么統(tǒng)籌?什么改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視閾下的“統(tǒng)籌治理論”建構[A];2010年農村教育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唐文倩;李志嶺;;教育獲得方差的經濟增長效應——來自中國大陸的經驗證據[A];2010年“海右”全國博士生論壇(公共經濟學)“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的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濤;鄔志輝;;2000—2020年:國家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的“重慶模式”建構——“國家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qū)”的回眸與暢想[A];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與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2011年農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下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人力資本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燕安;我國人力資本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差異趨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林濤;基于校級數據的省域內義務教育財政公平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羅曉華;高等教育財政投資政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林志偉;人力資本因素與收入不平等[D];廈門大學;2007年
6 田寶宏;學齡人口變動對基礎教育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杜娟;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人力資本和教育作用機制的理論分析與經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豐向日;“教育平等”觀念在中國(1840-2007)[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安曉敏;教育公平指標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徐進;我國經濟增長中的財政社會性支出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喻翠翠;江蘇省公共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2 湯華然;人力資本結構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玉璽;高校助學貸款成本收益分析[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4 范玲;我國教育財政投融資的實證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5 徐麗杰;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本形成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6 劉天佐;教育產業(yè)屬性下高等教育財政投資體制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7 胡海青;促進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和諧發(fā)展的機制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天玉;省域內義務教育投資地區(qū)差異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朱艷;從財政教育投入探討我國義務教育全免費的可能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龔愛國;農村義務教育區(qū)域管理模式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澤平;當前我國東西部高等教育發(fā)展區(qū)域失衡的幾點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陳,
本文編號:8952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89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