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教學方法的理智傳統(tǒng)
本文關鍵詞:試論教學方法的理智傳統(tǒng)
更多相關文章: 方法文化 講授教學法 拉莫斯主義 探究教學法 對話教學法 教學方法 啟蒙運動 赫爾巴特學派 感覺經驗論 文藝復興時期
【摘要】:研究教學方法的理智傳統(tǒng)是重建我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重大課題。"講授教學法"文化是文藝復興時期"拉莫斯主義"的產物,其宗旨是"用正確的方法有效傳遞確定的知識",從夸美紐斯到赫爾巴特及其學派,這個傳統(tǒng)不斷走向保守。這與其宗教背景、社會歷史原因和"感覺經驗論"的認識論有緊密聯系。"探究教學法"及"對話教學法"自孔子和蘇格拉底開啟源流以后,歷經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新啟蒙"時代的發(fā)展,日臻完善,因其符合我國個性解放及教育、社會民主化的緊迫訴求,它在我國前景光明。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關鍵詞】: 方法文化 講授教學法 拉莫斯主義 探究教學法 對話教學法 教學方法 啟蒙運動 赫爾巴特學派 感覺經驗論 文藝復興時期
【基金】:張華主持的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重建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研究成果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育中的任何問題、現象、人、事、物,倘剝離其置身其中的理智傳統(tǒng),不僅在理論上極易被誤解,而且在操作上常被異化。教學方法因其操作性和工具性,是最容易被割斷其由以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情境及相應理智傳統(tǒng)的教育問題之一。它往往由此走上“反歷史”、“反理論”的境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華;;論“設計本位學習”[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23期
2 王策三;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再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璐;;關于新課改理念及其實踐適切性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2 葉增編;;教學范式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項賢明;教育的場所——一種對教育現象時空特性的嘗試性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4期
4 鐘啟泉;概念重建與我國課程創(chuàng)新——與《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5 李現平;;中國教育改革的辯證思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1期
6 江峰;;客觀與主觀:當代課程哲學的兩種知識觀評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4期
7 劉寶存;;理性主義與功利主義大學理念的沖突與融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黃文仁;劉英杰;;學校體育改革應注意理性教育與非理性教育的有機整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9 沙琦,馮建軍;論主體間性及其教育[J];濱州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陳大偉;教師的專業(yè)生活與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兼談教師教育課程改革[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錢林曉;王一濤;;對應試教育條件下學生學習行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李定清;;文學倫理學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文靜;學校道德責任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孫玉杰;以成長為目標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石連海;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侵權賠償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張金梅;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6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侯晶晶;內爾·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述評與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申仁洪;論教育科學:教育研究科學取向及其在中國的合理性建構[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趙義泉;超越式學習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瓊;論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的培養(yǎng)[D];河南大學;2008年
2 李金磊;游戲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價值[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3 邱旭光;縣域教育和諧發(fā)展指標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明宏;中小學教代會制度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蘇麗杰;論愛的教育的價值追求[D];西南大學;2008年
6 張等菊;道德教育:生態(tài)學視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論證[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杜慶波;論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中的犯罪問題[D];暨南大學;2003年
8 閻亞軍;生活知識觀及其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賈存軍;語文互動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陳鐵軍;思想政治教育生態(tài)觀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鐘啟泉;概念重建與我國課程創(chuàng)新——與《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2 顧明遠;論蘇聯教育理論對中國教育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孫喜亭;中國教育學近50年來的發(fā)展概述[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4 張華;;杜威研究性學習的思想與實踐(上)[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22期
5 張紅霞;我國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年03期
6 柏舟;言語理解過程中的記憶[J];現代外語;1989年03期
7 于偉;論堅持合規(guī)律性的教育觀[J];教育學報;2005年05期
8 孫振東;;學校知識的性質與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學報;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寶海;認真開展教研活動 努力提高教學質量[J];成人教育;1982年04期
2 譚玉美;;物理課堂教學法改革探討[J];物理教師;1984年04期
3 璜;;美國重視教學法課與實習課[J];師范教育;1986年07期
4 金裕民;;“自學指導”四步段教學法淺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1987年01期
5 李剛;王克勤;董耐芳;;中學化學教學改革調查與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Z1期
6 任登全;四課型程序教學法實驗報告[J];寧夏教育;1994年12期
7 梁仁華;教學法課程改革的探索與理論思考[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8 駱耀彬,李萬法;掃盲班識字教學與訓練[J];河北成人教育;1996年06期
9 崔心棟;技校教研活動的方式和內容[J];職業(yè)技能培訓教學;1996年04期
10 胡振宇,胡安周;采用自學教學法是金融教育必由之路[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郭斐;;開啟信息技術魅力之窗,暢游知識的海洋——淺析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及學科的整合[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建國;胡瑗“蘇湖教法”及其現代價值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戴君國;高中物理引導探究型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謝長發(fā);診所式法律教育及其在我國的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葉國華;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性實驗模式的運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5 董彥;新課程理念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選擇和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克彥;“任務驅動探究式”物理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83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78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