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排斥背后的教學空間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02 13:14
教學空間本身暗含著被排斥的兒童的價值立場與訴求,包括物理空間的位移運動承載著教師期望,主體交往空間營造著班級活動氛圍,個體心理空間傳遞著兒童內(nèi)心的情感。現(xiàn)實之中集體帶給被排斥的兒童的"遠""冷""孤"之感,拉開了物理空間、交往空間和心理空間的距離。我們亟需在教學的同時擔起育人的職責,給予兒童教學空間關懷。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被排斥的兒童:教學空間的教育意蘊
二、遠離集體:教學空間的困境表征
1.集體之“遠”, 物理空間的距離
2.集體之“冷”, 交往空間的距離
3.集體之“孤”, 個體心理空間的距離
三、回歸集體:教學空間的關懷路徑
1.合理配置物理空間, 破除空間性抑制
2.充分利用交往空間, 引導兒童參與創(chuàng)造
3.深入了解兒童的心理空間, 給予持續(xù)的空間關懷
本文編號:3564239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被排斥的兒童:教學空間的教育意蘊
二、遠離集體:教學空間的困境表征
1.集體之“遠”, 物理空間的距離
2.集體之“冷”, 交往空間的距離
3.集體之“孤”, 個體心理空間的距離
三、回歸集體:教學空間的關懷路徑
1.合理配置物理空間, 破除空間性抑制
2.充分利用交往空間, 引導兒童參與創(chuàng)造
3.深入了解兒童的心理空間, 給予持續(xù)的空間關懷
本文編號:35642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35642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