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qū)化辦學過程中骨干教師柔性流動機制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03:22
推行學區(qū)化辦學是上海市促進學區(qū)資源共享,提升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而影響學區(qū)化辦學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流動機制尚不完善。以師資儲蓄為核心,以總量不變、結構合理、促進均衡、盤活優(yōu)化為原則,以骨干教師的柔性流入流出為主要內容,構建"骨干教師流動蓄水池"機制,以學區(qū)內師資管理系統為媒介,促進骨干教師柔性流動,實現優(yōu)質師資信息收集、優(yōu)勢分析、質量評價、效果評定、儲備決策等功能,是有效促進學區(qū)內骨干教師流動的有效策略。
【文章來源】:教師教育研究. 2019,3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 學區(qū)化辦學過程中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困境分析
(一) 政府角度:骨干教師配置校際差異較大及保障機制相對較弱
(二) 校長角度:校長的助推作用發(fā)揮較弱
(三) 教師角度:骨干教師對新學校難以產生文化認同感
(四) 家長角度:家長過度追求名師與名校, 加劇教師流動困難
二、引入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蓄水池模型
(一) 教師流動蓄水池內涵
(二) “骨干教師流動蓄水池”的模型建構路徑
1、系統輸入
(1) 骨干教師的信息收集
(2) 預備流動教師的優(yōu)勢分析
(3) 流動教師的質量評價體系
2、系統輸出
(1) 骨干教師的流動方向
(2) 流動教師的流動效果
(3) 流動教師的預備數量
三、“骨干教師柔性流動蓄水池”建設的實踐策略
(一) 完善和細化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保障制度
(二) 創(chuàng)新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集約化管理模式
(三) 構建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蜂巢式結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制度變革:從科層制到社群化[J]. 聶竹明,劉釗穎. 中國教育學刊. 2017(05)
[2]基于教育資源空間分布的學區(qū)化辦學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區(qū)為例[J]. 吳晶. 保定學院學報. 2017(02)
[3]建立人才“蓄水池”機制 發(fā)揮編制資源使用效益[J]. 呂緒國. 機構與行政. 2015(03)
[4]創(chuàng)新學區(qū)化管理模式 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J]. 褚宏啟. 北京教育(普教). 2012(06)
[5]人才“蓄水池”儲備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 陸項羽. 中國電力教育. 2011(30)
[6]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流動現狀調查報告[J]. 吳玉琦. 上海教育科研. 2010(07)
[7]營造鮮活的人才“蓄水池”[J]. 趙世亮. 人力資源. 2003(08)
碩士論文
[1]我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教師流動制度供給的影響因素研究[D]. 昝爾麗.首都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04185
【文章來源】:教師教育研究. 2019,3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 學區(qū)化辦學過程中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困境分析
(一) 政府角度:骨干教師配置校際差異較大及保障機制相對較弱
(二) 校長角度:校長的助推作用發(fā)揮較弱
(三) 教師角度:骨干教師對新學校難以產生文化認同感
(四) 家長角度:家長過度追求名師與名校, 加劇教師流動困難
二、引入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蓄水池模型
(一) 教師流動蓄水池內涵
(二) “骨干教師流動蓄水池”的模型建構路徑
1、系統輸入
(1) 骨干教師的信息收集
(2) 預備流動教師的優(yōu)勢分析
(3) 流動教師的質量評價體系
2、系統輸出
(1) 骨干教師的流動方向
(2) 流動教師的流動效果
(3) 流動教師的預備數量
三、“骨干教師柔性流動蓄水池”建設的實踐策略
(一) 完善和細化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保障制度
(二) 創(chuàng)新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集約化管理模式
(三) 構建骨干教師柔性流動的蜂巢式結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制度變革:從科層制到社群化[J]. 聶竹明,劉釗穎. 中國教育學刊. 2017(05)
[2]基于教育資源空間分布的學區(qū)化辦學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區(qū)為例[J]. 吳晶. 保定學院學報. 2017(02)
[3]建立人才“蓄水池”機制 發(fā)揮編制資源使用效益[J]. 呂緒國. 機構與行政. 2015(03)
[4]創(chuàng)新學區(qū)化管理模式 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J]. 褚宏啟. 北京教育(普教). 2012(06)
[5]人才“蓄水池”儲備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 陸項羽. 中國電力教育. 2011(30)
[6]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流動現狀調查報告[J]. 吳玉琦. 上海教育科研. 2010(07)
[7]營造鮮活的人才“蓄水池”[J]. 趙世亮. 人力資源. 2003(08)
碩士論文
[1]我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教師流動制度供給的影響因素研究[D]. 昝爾麗.首都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04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350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