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12:44
高校數(shù)字化、智慧化校園建設的不斷推進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教學模式呈現(xiàn)多樣化的發(fā)展。高職大學生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年輕人,他們具有高度網(wǎng)絡、互動與社會化的特征,但存在的問題是學習興趣不濃,學習自主性有待提高;谝苿訉W習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幫助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增強了教學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文章來源】:福建茶葉. 2019,41(1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概述
1.1 移動學習
1.2 混合式學習
1.3 國內(nèi)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xiàn)狀
2 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2.1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xiàn)
2.2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成績評價體系
3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分析
3.1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效果的問卷調(diào)查
3.2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效果的個別訪談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域出版”戰(zhàn)略探討——以“超星學習通”為例[J]. 康明慧. 傳媒. 2017(05)
[2]基于生本理念的生物學混合式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 黃柏炎,周天鴻,閆道廣,楊維東. 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5(04)
[3]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與發(fā)展研究[J]. 薛建強.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4(03)
[4]移動學習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路線圖——國內(nèi)外移動學習研究與應用案例研究專欄綜述篇[J]. 方海光,王紅云,黃榮懷.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1(01)
[5]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 李克東,趙建華. 電化教育研究. 2004(07)
[6]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 何克抗. 電化教育研究. 2004(03)
[7]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 何克抗. 中國電化教育. 2004(03)
本文編號:3490939
【文章來源】:福建茶葉. 2019,41(1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概述
1.1 移動學習
1.2 混合式學習
1.3 國內(nèi)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xiàn)狀
2 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2.1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xiàn)
2.2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成績評價體系
3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分析
3.1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效果的問卷調(diào)查
3.2 基于移動學習的高職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效果的個別訪談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域出版”戰(zhàn)略探討——以“超星學習通”為例[J]. 康明慧. 傳媒. 2017(05)
[2]基于生本理念的生物學混合式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 黃柏炎,周天鴻,閆道廣,楊維東. 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5(04)
[3]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與發(fā)展研究[J]. 薛建強.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4(03)
[4]移動學習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路線圖——國內(nèi)外移動學習研究與應用案例研究專欄綜述篇[J]. 方海光,王紅云,黃榮懷.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1(01)
[5]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 李克東,趙建華. 電化教育研究. 2004(07)
[6]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 何克抗. 電化教育研究. 2004(03)
[7]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 何克抗. 中國電化教育. 2004(03)
本文編號:3490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34909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