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教育“離土性”的話語隱喻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12 14:53
研究采用以隱喻為先導的話語動態(tài)分析框架,借助"理解和體驗"的方式,從生成過程和深層功用兩個維度對鄉(xiāng)土生活中的話語隱喻進行分析和解讀,探究鄉(xiāng)村"離土"教育深層次的動因及其之于村落、文化和人的影響。通過"考出去"與"考不出去","讀出來"與"讀不出來","教出來"與"教不出來"以及"我是農(nóng)民的兒女"與"我以后不想待在農(nóng)村"四組話語隱喻的分析,揭示鄉(xiāng)村教育已經(jīng)在以"考""讀""教"為工具導向、以"走出去"為城市導向和以"不再做農(nóng)民"為他者身份導向中變成了離土的教育。因此,鄉(xiāng)村教育應(yīng)該轉(zhuǎn)變?yōu)榕囵B(yǎng)鄉(xiāng)土文明觀的生態(tài)教育,使鄉(xiāng)村少年理解生存和生命的真正意義。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考出去”與“考不出去”
三、“讀出來”與“讀不出來”
四、“教出來”與“教不出來”
五、“我是農(nóng)民的兒女”與“我以后不想待在農(nóng)村”
六、總結(jié)與反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差序格局”探源[J]. 閻明. 社會學研究. 2016(05)
[2]新式教育的鄉(xiāng)村疏離[J]. 徐繼存,高盼望.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6(01)
[3]話語分析的邏輯:謬誤與澄清——當前教育研究中話語分析的教育學審視[J]. 劉燕楠.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5(01)
[4]鄉(xiāng)村少年“離土”教育的回歸——基于“文化回應(yīng)教育學”的視角[J]. 王樂.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14(03)
[5]讓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成為一個“傳說”——從“鄉(xiāng)民”到“公民”[J]. 黨國英. 同舟共進. 2011(06)
[6]隱喻的元功能和話語分析初探[J]. 朱煒.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8(02)
[7]批評話語分析的新方法:批評隱喻分析[J]. 紀玉華,陳燕.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8]簡論教育學理論中的隱喻[J]. 石中英.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02)
本文編號:3394427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考出去”與“考不出去”
三、“讀出來”與“讀不出來”
四、“教出來”與“教不出來”
五、“我是農(nóng)民的兒女”與“我以后不想待在農(nóng)村”
六、總結(jié)與反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差序格局”探源[J]. 閻明. 社會學研究. 2016(05)
[2]新式教育的鄉(xiāng)村疏離[J]. 徐繼存,高盼望.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6(01)
[3]話語分析的邏輯:謬誤與澄清——當前教育研究中話語分析的教育學審視[J]. 劉燕楠.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5(01)
[4]鄉(xiāng)村少年“離土”教育的回歸——基于“文化回應(yīng)教育學”的視角[J]. 王樂.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14(03)
[5]讓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成為一個“傳說”——從“鄉(xiāng)民”到“公民”[J]. 黨國英. 同舟共進. 2011(06)
[6]隱喻的元功能和話語分析初探[J]. 朱煒.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8(02)
[7]批評話語分析的新方法:批評隱喻分析[J]. 紀玉華,陳燕.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8]簡論教育學理論中的隱喻[J]. 石中英.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02)
本文編號:33944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33944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