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努力成為教育家
本文選題:教育家 + 教師專業(yè)知識 ; 參考:《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03期
【摘要】:正溫家寶總理多次指出,要培養(yǎng)一支德才兼?zhèn)涞慕處熽犖?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而且強調(diào)由教育家來辦教育。如何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
[Abstract]:Prime Minister Wen Jiabao has pointed out many tim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both moral integrity and ability, and to create a group of outstanding educators. How to create a group of outstanding educators?
【作者單位】: 中國教育學會;
【分類號】:G4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文婧;;教育家辦教育才能實現(xiàn)教育和諧[J];湖北教育(綜合資訊);2011年07期
2 ;教育家成長叢書(二十一)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J];教師;2011年30期
3 邵光華;周碧恩;;教師專業(yè)知識結構分析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2期
4 王歆軍;知識創(chuàng)新SECI模式與教師專業(yè)知識自我更新[J];經(jīng)濟師;2004年10期
5 伍藝憑;;青年教師專業(yè)知識的自主拓展[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年01期
6 顧明遠;;教師要努力成為教育家[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03期
7 孟憲起;蘇聯(lián)兩位著名的教育家相繼去世[J];比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8 金寶成;;關于企業(yè)家與教育家合作問題的探討[J];教育評論;1993年05期
9 陳麗華;;如何加強師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10 施克燦;乞丐興學[J];教師博覽;200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曉娟;;培育中國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盧元鍇;;提倡教育家辦學治校[A];獻給新中國60周年 全國教育管理優(yōu)秀成果(下)[C];2009年
3 張玉臣;;教育家成長與實現(xiàn)教育家辦學面臨的瓶頸問題[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4 羅曉明;;“人格本位”立說[A];第五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黃宇紅;;什么樣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對我們的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蔡仲德;;論教育家馮友蘭[A];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第四屆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編者的話[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編者的話[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9 張樂群;;試論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元華;;立志及其在學習中的作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堯;實現(xiàn)教育家辦學須解三道“扣”[N];人民日報;2011年
2 何勇;教育家辦學的四大“敵人”[N];人民日報;2007年
3 河南省西峽縣陽城鄉(xiāng)中心學校 董國雷;農(nóng)村教育家離我們不再遙遠[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袁振國;教育家的誕生[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5 本報記者 徐敏 彭薇;孕育教育家,需要怎樣的土壤[N];解放日報;2010年
6 王湛;為教育家辦學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N];天津教育報;2007年
7 江蘇省泰興中學 馬張留;成就教育家之路[N];江蘇教育報;2010年
8 江蘇省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陳萍;未來教育家的使命[N];天津教育報;2009年
9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 郭永福;時代呼喚和造就教育家[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楊鐵平;教壇方家談“教育家辦學”[N];常州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汪楚雄;中國新教育運動研究(1912-1930)[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海云;新教育中國化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屏;教育視野中的傳統(tǒng)游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伍春輝;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向榮;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瑤;教育家研究與未來教育家培養(yǎng)[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明暉;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教師專業(yè)知識發(fā)展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米立納;教師專業(yè)知識發(fā)展的知識管理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斌;特級教師專業(yè)知識的結構與特征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年
5 甄靜波;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群體專業(yè)知識擴散路徑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6 金燕;開發(fā)校本課程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甘重花;實用主義、民主與教育[D];蘭州大學;2008年
8 彭愛波;查爾斯·埃利奧特教育思想透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孫偉;論和諧教育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曉冬;明清教師階層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020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10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