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明:未來教育制度框架應具五大特點
本文選題:教育改革 + 制度框架。 參考:《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02期
【摘要】:正2009年1月5日,溫總理專門為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發(fā)表署名文章,明確表示這是本屆政府必須著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我認為,我國未來12年的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要達到溫總理提出的要求,要
[Abstract]:On January 5, 2009, Premier Wen issued a signed articl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clearly saying that this is a major event that this government must work hard to do well. In my opinion,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12 years wi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by Premier Wen Jiabao.
【分類號】:G5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明遠;當代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教育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2 尼·紹爾揚,黃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論和政策的一些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3 仁文;瑞典的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4 陳平;從愛因斯坦看人才培養(yǎng)[J];江淮論壇;1980年01期
5 蒲心文;近三十年國外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社會科學研究;1980年03期
6 王越 ,周德昌;總結(jié)教育史上的經(jīng)驗教訓 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兼論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的原RG[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7 王桂;明治時期的學制改革[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8 薛鳳德;日本培養(yǎng)中小學師資的幾項措施[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9 李淮霞;教育功能的重新認識[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年04期
10 ;江蘇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成立[J];江蘇教育;1980年1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金傳寶;二十世紀美國教育改革的要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山東省沂水縣龍家圈中學 姚金明 孫紀芳;國外課程教材改革的特點[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吳穎惠 劉冠英;教師,你怎樣對待“減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方展畫;入世與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蘇天;恢復中國教育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記者 張真弼;華中師大師生用好中國教育報[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記者 時曉玲 范緒鋒;改革創(chuàng)新是教育發(fā)展主旋律[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程晗;教育改革呼喚教育策劃[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孫志軍;《世界教育大事典》:深邃的目光透過人類教育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李云杰;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礎”尚待發(fā)展[N];中國旅游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風圣;中國制度變遷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張紅宇;中國農(nóng)村土地制度變遷的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3 李慶剛;“大躍進”時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鄧金堂;高技術經(jīng)濟的制度演化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5 何敏;教育時空問題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鞠玉翠;教師個人實踐理論的敘事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闕澄宇;歐洲中央銀行體系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8 余蕓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設[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鄭勤硯;中國傳統(tǒng)美術教育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玉河;鄭州市高中英語分層次教學實驗的問題與對策[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裴文玲;清末新政社會教育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徐香花;試論何思源教育思想和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4 張楊;美國網(wǎng)絡教育研究及啟示[D];河北大學;2000年
5 黃向真;中學素質(zhì)教育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6 梅珍蘭;研究性課程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新志;論新時期我國教育體制改革[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閆春梅;關于教育創(chuàng)新的理論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9 羅婉文;開放教育述評[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10 張春梅;基于Intranet的教學輔助系統(tǒng)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1001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10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