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課堂教學的生態(tài)和諧
本文選題:課堂教學 切入點:生態(tài) 出處:《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以教育生態(tài)學的相關(guān)理論為基礎(chǔ),論述了課堂教學生態(tài)和諧的迫切性;從課堂教學主體間的生態(tài)和諧和課堂教學主體與課堂教學客體間的生態(tài)和諧兩個方面構(gòu)建了課堂教學的生態(tài)和諧的具體教學模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gency of ecological harmony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concrete teaching mode of ecological harmony in classroom teaching is constructed from two aspects: ecological harmony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subjects and ecological harmony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subject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s.
【作者單位】: 渤海大學政法學院;
【基金】:遼寧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項目“和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08ISIktjyx-94)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G424.2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亞麗;;關(guān)于生態(tài)與生態(tài)課堂的解讀[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02期
2 解希靜;;試論實施生態(tài)式教學的必要性[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12期
3 段國蘋;;淺議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年07期
4 袁聿軍;;生態(tài)位理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探析[J];淄博師專學報;2007年01期
5 趙明輝;趙小川;;論課堂教學的生態(tài)和諧[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06期
6 邱伯勛;學習興趣與課堂教學[J];江西教育科研;1989年02期
7 劉立祥;;人體語言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J];教育評論;1990年01期
8 張舒予;談電視教學主講教師的形象塑造[J];外語電化教學;1993年02期
9 侯緒國,,孫家海;課堂教學效率測量的研究[J];吉林教育科學;1994年01期
10 張國有;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兩史一情”教育[J];吉林教育科學;199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倪娟;海門市海南中學課題組;;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課堂教學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實驗研究”中期實驗報告[A];全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一)[C];2004年
2 李春鵬;張新奎;李為民;;信息化課堂教學“三原則”解析[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鄭祖利;;淺談?wù)n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4 盧傳梁;趙潤麒;;試論“主體性教學”(節(jié)選)[A];第六期全國陶研骨干培訓班文集[C];2001年
5 龐維國;;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生成論的視角[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鳳平;;對提高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認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7 李玉堂;;奏好課堂教學“三部曲”[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8 鄢曉英;雷俊麗;;探討課堂提問[A];第十五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七屆工程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鳳平;;對提高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認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10 林葉錦;李世臣;;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實現(xiàn)方法[A];中國航海學會船舶機電專業(yè)委員會2000年度學術(shù)報告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無錫市錫山教師進修學校 嚴育洪;莫讓學生在“被學習”中悟空[N];江蘇教育報;2010年
2 顧金光;新課標下課堂教學之符號詮釋[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崔麗霞;小議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N];萊蕪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鮑仁;課堂改革:催生特色鮮明的課堂教學文化[N];泰州日報;2011年
5 嚴永梅;課堂教學要有“厚重”感[N];中國教師報;2003年
6 特級教師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8年
7 黃梅縣教學研究室 王定成;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謹防幾個誤區(qū)[N];黃岡日報;2009年
8 張國富 作者單位 靖遠縣北灣中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dǎo)[N];白銀日報;2005年
9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張梅玲;課堂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陽光心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明冰潔;新課程課堂教學之我見[N];駐馬店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忠厚;從混沌走向協(xié)同:課堂教學系統(tǒng)自組織境域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陳迪;互動媒體支撐下的課堂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劉宇;意義的探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孟琦;課堂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孫衛(wèi)國;數(shù)字化聚合環(huán)境中的課堂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朱家安;德育生態(tài)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鄧小泉;中國傳統(tǒng)學校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歷史變遷[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呂紅日;教師“知識分子”角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吳永和;學習資源服務(wù)生態(tài)環(huán)境構(gòu)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湘鵬;課堂教學的生態(tài)學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8年
2 王強;在線測評系統(tǒng)在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陳小青;中小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shù)應(yīng)用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侯元麗;課堂有效互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占豐菊;課堂教學中教師互動性決策的初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奕;中國語境下中外教師課堂互動的對比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李紅玲;論教學反思[D];山西大學;2007年
8 趙暉;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小學教師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現(xiàn)狀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袁進霞;邁向滋潤生命的殿堂[D];河南大學;2004年
10 宋燕;課堂教學審美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23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62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