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接納、家庭環(huán)境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河南省高校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接納、家庭環(huán)境關系研究 出處:《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社交焦慮 自我接納 家庭環(huán)境
【摘要】:通過對鄭州市隨機抽取的392名高校學生所進行的測查分析,可知河南省高校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接納呈極顯著負相關;河南省高校學生社交焦慮與家庭環(huán)境中的親密度、娛樂性、組織性因子呈顯著負相關。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自我接納是影響高校學生社交焦慮水平的重要因素;家庭環(huán)境中的低親密度、低娛樂性、低組織性是影響高校學生社交焦慮的不良家庭因素。
【作者單位】: 中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廳規(guī)劃項目“大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接納、家庭環(huán)境的相關研究”(編號:2008—GH—129)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流行病學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社交焦慮從兒童發(fā)育期到青春期有顯著增長趨勢,在青少年中社交焦慮方面的問題廣泛存在,而且影響極大。另外,跨文化的研究也表明,這一現(xiàn)象在亞洲國家尤其嚴重[1]。由此可以推斷,中國大中學生,尤其是高校學生(中學生面臨課業(yè)的壓力較大,人際關系問題尚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文鳳,叢中;社交焦慮與大學生自尊、自我接納的關系[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瓏,汪亞珉,杜娟,王平;中藥合并心理支持治療抑郁癥55例臨床研究[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彭小菊,鄭淑芳,馬莉娜,周靜;性傳播疾病高危人群自我接納程度分析[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張力軍;腹式呼吸訓練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3年01期
4 葛紅旗;調強放療治療鼻咽癌的觀察與護理[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叢中,呂秋云,閻俊,黃薛冰;SARS病人及相關人群的心理特征與心理干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年S1期
6 張美麗,車文芳,汪蘭;消化道腫瘤患者應對方式與焦慮狀況分析及護理對策[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23期
7 洪貴英,文若蘭,朱美玉,賴敏貞,廖少玲;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慮心理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3年03期
8 馮哲;郭濤波;靜進;;某醫(yī)科大學貧困生社交回避和苦惱心理特點[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6年05期
9 孫麗巖,王力非;抑郁癥的護理治療[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3年02期
10 周玉珍;謝曉燕;朱玉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抑郁焦慮病人心理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白雪歌;穆洪;;社會心理因素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身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婁冉;陳華德;;考前緊張綜合癥的研究進展[A];浙江省針灸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學術論文匯編[C];2008年
3 劉偉;孔晶;韓標;魏育林;;音樂放松療法對產(chǎn)后抑郁癥治療作用的臨床個案分析[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七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伯華;《內(nèi)經(jīng)》情志治療思想臨床應用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2 張力軍;腹式呼吸訓練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臨床及基礎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吳薇莉;成人依戀在社交焦慮障礙(SAD)中的心理表征模型及其在SAD心理治療中的應用[D];四川大學;2004年
4 楊俊敏;維漢大、中學生體育目標定向、身體自尊、社會性體格焦慮、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雯;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梅;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交往的關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2 郝玉芳;中醫(yī)藥大學生社交焦慮、應付方式及個人評價相關性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3 周永紅;大學生交流恐懼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沈翠珍;不同心理干預方法對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心身癥狀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陽雅;社交焦慮自評量表的編制[D];暨南大學;2003年
6 彭純子;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干預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李明睿;理工科大學生焦慮狀態(tài)下的行為特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平;不同方法對抗應激的效果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胡海青;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健美操課中的應用及其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10 倪曉f ;基諾族小學生社會技能發(fā)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模型建構[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燕;;自我和諧是構建心理和諧的基礎[J];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S1期
2 高文鳳,叢中;社交焦慮與大學生自尊、自我接納的關系[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3期
3 彭純子,鄧盤月,馬惠霞,陳兵,胡勤,周浩惠;大中學生社交焦慮特征初探[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年04期
4 張翔,王旭峰;當代大學生人際信任與交往焦慮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區(qū)為個案調查中心[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劉芳;;大學生社交焦慮特征探析[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6 叢中,高文鳳;自我接納問卷的編制與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1999年01期
7 朱孔香,路寶風,陳明慧,李萍,鐘士慶,呂鋒;大學生家庭環(huán)境因素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3年05期
8 叢中,高文鳳,王龍會;自我接納與大學生社交回避及苦惱的相關性初探[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1999年02期
9 張怡玲,甘怡群;國外應對研究的不同理論視角[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3期
10 孫錄,趙靜波,梁軍林,張玉娟;高中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通徑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莉莉;;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社交焦慮的相關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曹暉;肖偉;;高校大學生社交焦慮與應對方式的研究探討[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王曉剛;張?zhí)?蔣燦;陳永進;阮昆良;;大學生社交焦慮與班集體人際關系的調查研究[J];高校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5年04期
4 劉芳;;大學生社交焦慮特征探析[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5 楊楠;;大學生社交焦慮與人際信任、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文教資料;2007年20期
6 蔡靜;;大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J];職業(yè)時空;2010年11期
7 陳振幫;;大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監(jiān)控、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Z1期
8 王麗萍;李征瀾;余林;;社交效能感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社交焦慮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5期
9 孫淑晶;趙富才;;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3期
10 陳鐸;張繼明;沈麗莉;廖振華;;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及其與社交焦慮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露;吳遠;;音樂療法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干預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田學英;盧家楣;;大學生情感表達和個人評價與社交焦慮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戈兆嬌;;自我表露與社交焦慮的關系[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劉希慶;;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咨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5 陳其華;;性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艾滋病分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遲立忠;周湘文;;大中學生身體自尊的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整體自尊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丁秀玲;韓力爭;馮玉州;;大學生的人格描述與心理健康教育[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9 江雅;黃希庭;;大學生自我價值感和焦慮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楊心德;蔡李平;張莉;;大學生日常生活事件壓力指數(shù)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桑紅;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辦法[N];四平日報;2006年
2 周慧虹;就業(yè)大學生別被心理不適應難倒[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7年
3 蔡曙光;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與預防[N];光明日報;2006年
4 記者 蘇雁邋通訊員 陸煒;專家呼吁盡快拆除心理“一米線”[N];光明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朱偉光邋通訊員 張世英;關注大學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楊巖澤 實習生 白宇飛;眾多壓力困擾高校學子[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7 實習生 周晨昕 記者 姜澎;兩個好消息 不要一塊說[N];文匯報;2005年
8 本報實習記者 張杭;“6·25”大學生殺人事件心理調查[N];北京科技報;2005年
9 李舒蕊;“三個和尚”為何沒水喝[N];大眾科技報;2006年
10 教育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執(zhí)筆 柯狄祖;如何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質[N];光明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書萍;高社交焦慮大學生的解釋偏向[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雯;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梅松麗;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佳川;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7 李力紅;大學生言語、表象認知風格個體在記憶系統(tǒng)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8 黎琳;大學生的社會比較與情緒健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j;身體鍛煉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馬嶸;不同運動方式和情境對大學生社會性體格焦慮影響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露;音樂療法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干預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2 付梅;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交往的關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3 周文莉;大學生社交效能感的評估及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4 陳春鋒;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與社交焦慮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慧玲;社交焦慮大學生的自我接納與團體輔導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張瑾;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輔導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7 石英華;大學生羞恥應對特點及其與社交焦慮的關系[D];河南大學;2008年
8 汪雋;社會支持、氣質與大學生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陳潔;大學生社交焦慮、自尊與歸因方式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孫榮光;大學生生活事件、自尊與社交焦慮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129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31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