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中學課堂心理氣氛及其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5 21:22

  本文關鍵詞:中學課堂心理氣氛及其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學生 課堂心理氣氛 心理健康 關系


【摘要】: 課堂心理氣氛作為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心理變量,一直是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不斷凸顯,課堂心理氣氛作為課堂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心理關系最為密切的變量,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關注。事實上,不同的課堂心理氣氛會導致學生不同的課堂情感體驗,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進而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差異必然會影響到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在對國內外有關課堂心理氣氛已有研究文獻綜述的基礎上,結合對中學生的開放式問卷調查,建構了中學課堂心理氣氛的結構要素,編制了中學課堂心理氣氛的問卷,探討了中學課堂心理氣氛的類型與特點,分析了課堂心理氣氛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編制的《中學課堂心理氣氛問卷》由課堂人際關系(民主-專制、尊重-忽視、親密-回避)、課堂行為調控(自主學習、教學引導)、課堂情緒體驗(愉快-不愉快、激動平淡、緊張松弛)3個二階因素和8個一階因素構成;問卷的理論構想與實證模型基本吻合,信效度指標良好,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可以作為測量中學課堂心理氣氛狀況的工具。 (2)整體上,中學生課堂心理氣氛的得分均小于臨界值3分,表明目前中學課堂心理氣氛并不積極,各維度的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課堂人際關系>課堂行為調控>課堂情緒體驗。這表明,中學生更容易知覺到課堂心理氣氛中的人際關系,其次是課堂行為調控,最后是課堂情緒體驗。具體來說,課堂人際關系維度中,中學生更容易知覺到民主-專制;課堂行為調控中更容易知覺到自主學習;課堂情緒體驗中更容易知覺到愉快-不愉快。中學生在課堂心理氣氛的尊重-忽視維度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和年級之間的交互作用;在自主學習維度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和學校類型之間的交互作用。 (3)中學生對課堂心理氣氛的知覺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得分明顯高于女生,這表明男生對課堂心理氣氛的知覺更敏感;在尊重-忽視、愉快-不愉快、緊張-松弛維度上性別差異顯著,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這表明男生對這些因素的知覺比女生更敏感。 (4)初-高中生在課堂心理氣氛總體、愉快與不愉快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表明初中生對課堂心理氣氛的總體知覺和愉快-不愉快維度的知覺優(yōu)于高中生;城市和農村中學生在課堂心理氣氛總體和尊重-忽視分維度上存在著顯著差異,表明農村中學生對課堂心理氣氛總體和尊重-忽視維度的知覺要優(yōu)于城市中學生;城區(qū)和郊縣學校中學生在激動-平淡、緊張-松弛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重點和普通學校中學生在課堂心理氣氛總體、親密-回避、緊張-松弛、激動-平淡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5)對課堂心理氣氛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以心理健康水平為因變量,以課堂心理氣氛的三個維度為自變量,結果發(fā)現(xiàn),在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上,課堂心理氣氛三維度均進入了回歸方程;以高低癥狀兩種心理健康水平為自變量,以課堂心理氣氛的三個維度為因變量,在課堂人際關系和課堂情緒體驗兩個維度上,高低癥狀兩種心理健康水平均進入回歸方程,在課堂行為調控維度上,只有高癥狀組進入回歸方程。 (6)對樣本進行聚類分析,將中學課堂氣氛分為A(健康的水平)、B(較健康的水平)、C(中等水平)、D(健康邊緣水平)、E(亞健康水平)、F(不健康水平)六種類型。對六種類型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scl-90的9個因子在六種類型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441;G632.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紫彩;淺談課堂心理氣氛[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2 趙國英;淺談良好課堂心理氣氛的創(chuàng)設——《草船借箭》教學一例[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3 陶宇平;心理狀態(tài)與課堂心理氣氛[J];中國教育學刊;1996年05期

4 彭傳美;影響課堂心理氣氛的教師因素[J];安徽教育;2001年06期

5 李瑩;營造良好課堂心理氣氛的策略[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3年04期

6 鄭云法,王盛之;中學化學教學的課堂心理氣氛和效果[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1994年02期

7 方雙虎;論課堂心理氣氛及其營造[J];教育科學研究;2002年10期

8 竹小剛;影響課堂心理氣氛的因素淺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9 于國華;;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心理氣氛[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年20期

10 吳錫改;論課堂心理氣氛的優(yōu)化與調控[J];中小學管理;1996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翟一飛;;中學生體育鍛煉自我妨礙行為的調查研究[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學生問題行為量表的理論構建與編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5 汪之頊;楊振宇;蔭士安;;不同性別中學生青春期前后學習成績變化的分析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五屆婦幼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6 黃盈;馬麗莉;梁寶勇;;對中學生生活應激和困擾癥狀的調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龔翠萍;張捷;;包頭市宏志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照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徐方忠;馮年琴;;聽力殘疾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陳先獻;錢躍升;武軼農;蘇軍英;劉海燕;;中學生嘗試吸煙者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摘要)[A];第12屆全國吸煙與健康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李國瑞;;上海市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的研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成雄 王玉國;市三運會暨第二屆中學生運動會閉幕[N];天水日報;2009年

2 趙文;中學生為何不認技校這條路[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年

3 商州二職中 王小亞;當代中學生心理及行為淺析[N];商洛日報;2006年

4 朱劍慧;以色列中學生:成績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檔觀[N];雅安日報;2008年

6 黃艾禾;一個另類中學生的寫作世界[N];光明日報;2008年

7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會實踐 中學生不能畢業(yè)[N];寶雞日報;2009年

8 記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學生發(fā)明英文規(guī)范 書寫訓練方案獲國家專利[N];赤峰日報;2010年

9 高密市第五中學 吳賓;新課標下中學生體育課學習興趣的探究[N];學知報;2010年

10 ;迷失在“伊甸園”[N];自貢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洋;中學生擔憂的一般傾向性和內容特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肖漢仕;中學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編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預[D];中南大學;2007年

3 鄭淮;場域視野下的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趙瑞情;中學生社團生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亓圣華;中學生羞恥感與身體鍛煉之間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月娟;中學生學習能力傾向測驗的初步編制[D];中南大學;2002年

7 楊小洋;中學生個人認識論的特點及與自我提問、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關系[D];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倩;學校心理輔導的效果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楊彥平;中學生社會適應量表的編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翟一飛;中學生鍛煉自我妨礙行為及其相關心理因素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瑜;中學課堂心理氣氛及其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邱銳;中學生出路與國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魏彬;中學生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教育引導[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郭新平;中學生數學自我效能感及其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齡;中學生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惠進志;當代中學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鵬;中學生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特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璇;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偉鋒;河南某縣中學生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10 吳紅順;中學生知識學習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11912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1912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dd4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