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實驗模型。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直視下經口腔氣管插管、開胸行冠脈左前降支結扎法,術后給予呼吸道管理;并進行心電圖、心肌酶譜、病理組織學和壞死心肌組織學定量檢查來證實。結果 40只模型組大鼠中,死亡6只,模型制備成功率85%。大鼠術后30 min,心電圖肢體導聯(lián)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現病理性Q波;結扎前降支血管后24 h和40 h時間點,模型組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乳酸脫氫酶、乳酸脫氫酶同工酶較假手術組明顯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60 h時間點血清乳酸脫氫酶、乳酸脫氫酶同工酶亦升高(P0.05);組織切片鏡下觀察病變區(qū)心肌細胞排列紊亂、疏松,細胞核固縮、碎裂;模型組心肌梗死與左心室濕重比值較假手術組明顯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該心肌梗死動物模型構建方法簡單,創(chuàng)傷輕,成功率高,結果可靠。
【作者單位】: 甘肅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
【關鍵詞】: 心肌梗死 結扎術/方法 大鼠 動物疾病模型
【基金】: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資助項目(20090289)
【分類號】:R542.22;R-332
【正文快照】: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重大疾病,其模型的開發(fā)應用,是研究人類心肌梗死病理、診斷乃至治療的基礎,對于人類研究心肌梗死具有重要價值[1]。大鼠作為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動物模型己得到公認[2]。目前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備主要采用藥物法、結扎法、微創(chuàng)法和介入法等,開胸式冠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劉振;劉玲玲;楊廷桐;;兩種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較研究[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0年04期
2 趙慧強;韓雅玲;王守力;崔繼福;王斌;荊全民;馬穎艷;欒波;;置入銅絲纏繞型支架制作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8年03期
3 朱彥博;張于娟;李金;陳永珍;;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6期
4 蘇曉琳;張健;梁艷虹;王夢然;;老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備[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9年04期
5 許丹;張春來;李霞;紀征;劉長青;盧峰;姜玉鳳;姜玉如;尚小明;;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實驗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應東;趙信科;劉凱;;當歸紅芪超濾物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SOD、MDA、LDH1及HSP70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年10期
2 王鵬飛;劉振;劉玲玲;王成;;左室重構中IL-1β和MMP-2、MMP-9/TIMP-1的內在聯(lián)系及作用機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年09期
3 戴淑芳;龍曉鳳;紀麗麗;田輝;宮德正;徐靜;孫藝平;;建立一種家兔心肌梗死模型的新方法[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4 李應東;趙信科;李子佳;劉凱;;當歸紅芪超濾物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對熱休克蛋白70表達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5 童敏;賀亮;劉文亮;周勝華;;兩種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較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11期
6 王小慶;胡承恒;伍貴富;楊燕華;何小洪;杜志民;;降低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死亡率的方法[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7年02期
7 王全志;楊e,
本文編號:674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67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