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陽離子脂質體的合成及人β防御素2基因轉染和表達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R346
【圖文】:
圖 5 不同比例脂質體/質粒復合體電泳脂質體與質粒重量比分別是:1:1、2:1、3:1、 1:1-4:1 時,質粒條帶幾乎在同一位置于 6:1 時則無條帶出現(xiàn)。說明新合成的陽性電荷,對質粒的遷移有影響,在重荷。處理的陽離子脂質體為微囊泡結構,多為主,大小在 100nm-1.0μm 之間, 以l 左右時,形態(tài)及大小較為規(guī)則、均勻形態(tài)(見照片 1、2)。但隨著濃度越高,)。質體轉染效率的測定
第三軍醫(y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以及利用霧化吸入對大鼠體內氣管上內細胞中的轉染和表達,為 hBD-2 的應防御素-2 基因的合成及其真核表材料和方法:逆轉錄病毒真核表達載體 pLXSN 為主細菌-大腸桿菌 X-blue 為我所保存菌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梅寒芳;金小寶;朱家勇;;β防御素2在惡性黑色素瘤B16細胞中的穩(wěn)定表達及其生物學效應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14期
2 劉建紅;李曉梅;呂欣;李曉鶯;劉向紅;;胃液表皮生長因子與β-防御素在早產兒胃腸功能障礙中作用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年24期
3 趙俠;魯永織;張敏;林雪烽;徐建榮;王志榮;王向東;曹希傳;夏勇;李東野;張卓琦;;新型陽離子磷酸膽堿聚合物MPC_(30)-DEA_(70)轉染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體外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4 樊代明;;消化病 幾多“是”中幾多“非”[J];醫(yī)學爭鳴;2010年02期
5 周剛;李之印;王仲略;沈慧琳;;LL-37在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年11期
6 劉洋;王月蘭;宋秀梅;;聚乙烯亞胺介導水通道蛋白5基因表達載體體外轉染的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8期
7 林莉;;附睪避孕靶蛋白研究進展[J];咸寧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4期
8 蔣燁;劉俊;任宏宇;;益生菌和胃腸道疾病[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年1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聯(lián);王培訓;;防御素在免疫中的地位及作為中藥作用靶標的可能性[A];第三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孔繁華;秦楨;徐來祥;;哺乳動物防御素的結構與功能研究進展[A];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第三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楊銀鳳;火焱;王秀梅;;抗微生物肽家族成員——防御素[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分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俊玲;王巍;付永平;馬建;蘭磊;牛亞玲;王丕武;;植物防御素D1玉米種子特異表達載體構建及在玉米中的轉化[A];全國植物分子育種研討會摘要集[C];2009年
5 靳慧君;仲飛;吳凌娟;解民;王微;韓冬梅;;犬β防御素-1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在HEK293T細胞中的表達[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桂平;武慶平;姚尚龍;;β-防御素-3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A];第三屆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王義琴;王鵬;趙世民;白琴華;張利明;李愛琴;孫勇如;;轉基因小球藻的新型生物反應器[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8 鄭學禮;王春梅;陳曉光;;中華按蚊防御素(defensin)cDNA克隆與序列分析[A];中國動物學會全國第九次寄生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9 趙久剛;藍靜;王金勇;;5K防御素陽離子小肽的電泳方法初探[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樊尚榮;嚴冬霞;劉小平;廖秦平;劉朝暉;胡麗娜;狄文;耿力;;細菌性陰道病患者陰道沖洗液中人類防御素與細胞因子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次全國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勇如;防御素簡介[N];科技日報;2002年
2 項錚;防御素的發(fā)現(xiàn)十分重要[N];科技日報;2002年
3 麥迪信;β防御素2加強癌癥疫苗作用[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4 張文;綠豆多肽與綠豆防御素[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年
5 辛華;天然防御素抗生殖器皰疹[N];保健時報;2003年
6 華人;尋找對付艾滋病的“神秘因子”[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王偉;她揭開了精子成熟的奧秘[N];廣東科技報;2004年
8 記者王俊鳴;中國學者發(fā)現(xiàn)艾滋病病毒抑制因子[N];科技日報;2002年
9 田 地;滅絕艾滋病 基因療法能否擔此重任[N];大眾科技報;2002年
10 綜合本社駐華盛頓分社記者 毛磊 聯(lián)合國分社記者 丁寶忠;部分艾滋病感染者為何“引而不發(fā)”[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撼;新型陽離子脂質體的合成及人β防御素2基因轉染和表達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3年
2 魏洪濤;人β_2防御素的重組表達、純化與活性分析及其mRNA在牙齦上皮的表達[D];吉林大學;2006年
3 侯松萍;卡介苗多糖核酸或卡介苗吸入對呼吸道Toll樣受體、β-防御素的mRNA表達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6年
4 麻繼臣;維生素D預防潰瘍性結腸炎復發(fā)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肖安東;防御素Defcr4和Mcp-1基因在牛乳腺中表達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王國興;雙歧桿菌胞壁蛋白誘導人腸腺上皮細胞β-防御素-2基因表達及其信號轉導機制[D];四川大學;2005年
7 祝秉東;人β-防御素-1基因表達與轉錄調控[D];四川大學;2004年
8 張海波;移植感染免疫基礎研究:逆轉錄病毒載體pBabeNeo-HBD-2的構建和HBD-2轉基因抗感染的研究[D];哈爾濱醫(yī)科大學;2002年
9 李宇紅;增強靶向融合防齲DNA疫苗粘膜免疫效果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王國慶;Beta防御素2抗腫瘤作用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芳;重組大腸桿菌高效生產可溶性的人β防御素[D];浙江大學;2004年
2 李霞;兔防御素基因NP-l的異源表達及蛋白純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3 王軼;甘藍型油菜“蜀雜九號”防御素基因全長cDNA的克隆與原核表達[D];四川大學;2005年
4 唐博;駱駝β-防御素caBD-1 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4年
5 支國舟;蚊防御素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新型衛(wèi)生害蟲殺滅劑“KR-100”的初步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6 陳姍;人β防御素3(hβD-3)的cDNA克隆與融合蛋白的表達[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7 仝愛平;轉苜蓿防御素alfAFP基因和苦瓜幾丁酶McChit1基因提高番茄對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抗性的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8 張勇;根癌農桿菌介導的新疆甜瓜轉化兔防御素NP-1基因研究[D];新疆大學;2004年
9 楊悅;人α-防御素-1(HNP-1)基因乳腺定位表達載體的構建[D];武漢大學;2005年
10 陳寶玉;鼠防御素cryptdin 4基因的表達及其活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42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74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