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對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免疫應答的研究進展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育部動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31001053)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DUT13 JB04)
【分類號】:R378.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德勝;張險朋;黃炳熾;洪偉彬;;動物產(chǎn)品沙門氏菌污染情況調查[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0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筱薇;曠代;潘海建;蘇旭東;吳麗萍;張建民;;上海市禽源阿貢納沙門氏菌耐藥性及脈沖場凝膠電泳分型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4年02期
2 沈海燕;郭慧霞;許學斌;周恒;劉志成;張春紅;;上海市零售禽肉制品和活禽中沙門氏菌血清型與耐藥性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4年11期
3 Donald Sédric Tala;Donatien Gatsing;Siméon Pierre Chegaing Fodouop;Charles Fokunang;Fabrice Kengni;Merline Namekong Djimeli;;In vivo anti-salmonella activity of aqueous extract of Euphorbia prostrata Aiton(Euphorbiaceae) and its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5年04期
4 趙冉;陳瓊;孔繁德;徐淑菲;楊濤;許淑娟;;四重熒光定量PCR技術用于食品中4種腸道致病菌的檢測[J];經(jīng)濟動物學報;2014年03期
5 戰(zhàn)仁慧;張建;;Toll樣受體在傷寒沙門氏菌感染過程中的作用機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3年10期
6 Jason Abernathy;Carolina Corkill;Carolee Hinojosa;Xianyao Li;Huaijun Zhou;;Deletions in the pyruvate pathway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lter SPI1-mediated gene expression and infectivity[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3年04期
7 趙冉;陳瓊;孔繁德;徐淑菲;;4種腸道致病菌的多重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J];畜牧與獸醫(yī);2014年08期
8 陳朝喜;冉盼盼;西格基;;患病牦牛源沙門氏菌對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和β-內酰胺類藥物敏感性試驗[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9 雷占東;張斌;岳華;黃志宏;湯承;;一株牦牛源御成門沙門菌對小鼠的致病性[J];畜牧獸醫(yī)學報;2015年02期
10 張玲;劉桂華;;雞胴體中沙門菌的定量檢測及風險評估[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5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郭威;水稻條斑病菌致病相關基因的鑒定與功能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趙麗娟;鯰愛德華氏菌自帶質粒編碼的EseH、EseI和EscD在宿主細胞內的分布與致病性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3 劉云峰;調節(jié)性B細胞在控制小鼠瘧疾免疫病理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4 寧毅;高特異性碳納米生物傳感器快速檢測沙門氏菌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5 張哲峰;不同發(fā)育階段人胸腺的組成分析及其在人源化小鼠模型構建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4年
6 胡茂志;NLRC4炎性體的活化在沙門菌感染防御中的作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4年
7 李冬菊;沙門氏菌Ⅲ型分泌系統(tǒng)效應蛋白SipA導致腸炎的分子機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楊雪;Tfh和Breg細胞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發(fā)病中的作用及MSC對其調控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9 劉玲玲;小鼠巨細胞病毒免疫致病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賈廣樂;林祥梅;韓雪清;吳紹強;劉建;梅琳;;熒光PCR法檢測雞肉中沙門氏菌的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7年02期
2 劉華偉;馬立農;郭藹光;邱立;;沙門氏菌常見H抗原特異相的PCR快速檢測[J];西北農業(yè)學報;2006年02期
3 孫艷,湯雪梅,叢柏林,魏鋒,周仁清;沈陽市零售肉類大腸埃希菌與沙門菌污染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5年10期
4 孫曉林;許敬東;馬軍武;高天鵬;;蘭州市肉與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狀況的研究[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08年03期
5 陳軍;;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在沙門菌鑒定及篩選中的應用[J];職業(yè)與健康;201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惠敏;與獸醫(yī)機構有關的多種耐藥鼠傷寒沙門氏菌的暴發(fā)[J];疾病監(jiān)測;2002年04期
2 ;食病死豬肉引起的44例鼠傷寒沙門氏菌中毒傳染調查[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1973年05期
3 潘祖安;鼠傷寒沙門氏菌與耐藥性之間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1977年05期
4 李義方,楊暢;鼠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痢疾45例臨床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78年01期
5 莫美儀;;鼠傷寒沙門氏菌各生物型和抗藥性之間的關系,伊朗、德黑蘭(1962—1973)[J];廣東衛(wèi)生防疫資料;1978年02期
6 沈海波;吳蔭云;于深遠;袁壯;相玉坤;;新生兒及嬰幼兒鼠傷寒沙門氏菌病(附82例臨床分析)[J];江蘇醫(yī)藥;1979年05期
7 黃大海;;兩管復合培養(yǎng)基在鑒定鼠傷寒沙門氏菌中的應用(附34株報告)[J];青海醫(yī)藥;1980年02期
8 王成科;;鼠傷寒沙門氏菌病的流行病學[J];煤礦醫(yī)學;1982年06期
9 宋越仁;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并發(fā)動眼神經(jīng)麻痹3例報告[J];新醫(yī)學;1983年03期
10 黃維錦;;鼠傷寒沙門氏菌的實驗觀察[J];貴州醫(yī)藥;198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官玉容;劉作義;;35株鼠傷寒沙門氏菌藥物敏感及臨床情況分析[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4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董方;曾明;;鼠傷寒沙門氏菌基因敲除的研究進展[A];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3年
3 郭愛珍;Dieter M.Schifferli;;鼠傷寒沙門氏菌1型菌毛介導細菌對小鼠樹突狀細胞的粘附及侵襲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4 李鵬成;葉小蘭;王志勝;庾慶華;楊倩;;乳酸桿菌S-層蛋白對鼠傷寒沙門氏菌黏附及入侵Caco-2細胞的作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溫馨;郝鳳奇;楊桂連;王春鳳;;鼠傷寒沙門氏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的克隆及在乳酸菌中的表達[A];第四屆第十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李正;程相朝;張春杰;張明亮;田芳華;龍塔;;鼠傷寒沙門氏菌crp/cya缺失株的構建及其生物學特性初步研究[A];2012年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暨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理生理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倪學勤;Joshua Gong;曾東;Weido si;周小秋;;豬源乳酸桿菌對鼠傷寒沙門氏菌DT104在豬腸道上皮細胞IPEC-J2上粘附的影響[A];第四屆第九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飼料和動物源食品安全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朱森林;陳e,
本文編號:25466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54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