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減毒熒光假單胞菌的構建及其交叉免疫保護性研究
[Abstract]:Iron absorption regulatory protein (Fur) is an important transcription regulator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It regulates different life activities, including iron absorption, cell metabolism, stress response and virulence factor synthesis. Therefore, for many pathogens, Fur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fection and pathogenesis. In this study, the fur gene was cloned from a TSS isolated from infected Paralichthys olivaceu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SS Fur was partially complementary to the Escherichia coli mutated by fur gene. In this study, a TSS fur gene deletion mutant TFM. was constructed. It wa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SS, the ability of TFM to grow and resist the bactericidal ability of host serum was weakened, the expression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 was abnormal, and the diffusion ability in host blood and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oreover, the virulence of TF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SS in the infection experiment of Paralichthys olivaceus (Paralichthys olivaceus). Using TFM as a attenuated vaccine to immunize Paralichthys olivaceus by injection, immersion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it was found that it had a good protective effect on both Pseudomonas fluorescein and Aeromonas hydrophila. In order to further extend the cross-protection range of TFM, the plasmid pJAQ, expressing vibrio Harvey antigen AgaV-DegQ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rred into TFM to obtain TFM/pJAQ.. It was found that TFM/pJAQ is a highly effective cross-protective vaccine against Pseudomonas fluorescein, Aeromonas hydrophila and Vibrio Harvey at the same time.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海燕;齊玉芹;;從一名腹瀉患者的糞便分離出嗜水氣單胞菌[J];黑龍江醫(yī)學;1991年04期
2 蘇藹玲;蘇庭范;;從一例敗血癥病人分離出嗜水氣單胞菌[J];廣西醫(yī)學;1985年03期
3 儲衛(wèi)華;;嗜水氣單胞菌臨床分離株胞外毒力因子的檢測[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6年01期
4 劉玉娥;柏海蘭;;純凈水中產(chǎn)ESBLs嗜水氣單胞菌的檢定及致病性研究[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6年02期
5 舒楊;湯先偉;于兵;;一起由嗜水氣單胞菌污染飲用水源引起的腹瀉病暴發(fā)調(diào)查[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6年05期
6 虞琳;沈濤;杜巧玲;;一起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9年08期
7 李剛山;武應學;張新生;沈居仁;王秀英;尹軼群;張方正;;從昆明腹瀉病人糞便中首次檢出嗜水氣單胞菌[J];云南醫(yī)藥;1986年04期
8 黃啟榮;金淑清;劉喜林;;健康體檢分離出嗜水氣單胞菌[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1992年02期
9 安清;;1起嗜水氣單胞菌食物中毒的調(diào)查[J];預防醫(yī)學論壇;2007年03期
10 白麗娜;張敬黨;劉虎生;連英姿;;一起由嗜水氣單胞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學調(diào)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謀勝;彭宣憲;;采用蛋白質(zhì)組學方法研究嗜水氣單胞菌的生長代謝[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2 梁萬文;秦春香;陳明;熊艷蕓;雷愛瑩;黃婷;李超;王瑞;余曉麗;;鰱魚嗜水氣單胞菌PCR檢測方法的建立[A];2008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3 龍華;曾勇;;魚血清轉(zhuǎn)鐵蛋白對嗜水氣單胞菌(A.Hydrophila)的抗性研究[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4 沈素方;劉佩紅;沈莉萍;;噪鹛嗜水氣單胞菌的分離與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會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李金;胡志東;田彬;徐海茹;岳娜;;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嗜水氣單胞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李月紅;;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A];吉林省畜牧獸醫(yī)學會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方勤美;林天龍;龔暉;陳紅燕;陳日升;歐陽歲東;;嗜水氣單胞菌β-hemA重組菌的優(yōu)化培養(yǎng)及其生長曲線的測定[A];福建省科協(xié)第三屆學術年會衛(wèi)星會議——創(chuàng)建精品畜牧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鄧顯文;謝芝勛;謝志勤;劉加波;龐耀珊;謝麗基;;多重聚合酶鏈反應快速檢測嗜水氣單胞菌和愛德華菌[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杜雄偉;李葉;楊卓;;劍尾魚感染嗜水氣單胞菌的比較病理學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理生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劉明智;葉星;;嗜水氣單胞菌氣溶素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與分析[A];2009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德新 范紅結(jié);南農(nóng)大推出嗜水氣單胞菌滅活疫苗[N];江蘇農(nóng)業(yè)科技報;2000年
2 王冬梅 王冬敏;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鯉魚并發(fā)癥防治措施[N];中國特產(chǎn)報;2001年
3 林岳夫;我國研制出多聯(lián)魚病防治疫苗[N];中國海洋報;2004年
4 林岳夫;福建制成多聯(lián)魚病防治疫苗[N];農(nóng)資導報;2004年
5 張明;蛙病的防治[N];山西科技報;2004年
6 朱其太;氣單胞菌預防和控制[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2年
7 方群兵;水產(chǎn)動物細菌性疾病的診療(完)[N];中國海洋報;2001年
8 李大剛;早春預防塘魚三大病[N];中國漁業(yè)報;2009年
9 胡志安 王書磊;提高我國水產(chǎn)免疫技術研究水平[N];中國漁業(yè)報;2010年
10 福建金谷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姜雄飛;甲魚養(yǎng)殖中消毒劑的使用(未完待續(xù))[N];中國海洋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田樹君;嗜水氣單胞菌中聚羥基脂肪酸酯包涵體蛋白PhaP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2 盧春霞;復方植物提取物對嗜水氣單胞菌抑菌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3 羅曉松;魚源嗜水氣單胞菌aopB~- aopD~- aroA~-缺失株構建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4 朱大玲;嗜水氣單胞菌毒力基因及基因工程疫苗[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5 肖鵬;魚類疫苗的研究:Ⅰ:海水魚類病原菌乳化口服疫苗的研究;Ⅱ:遲緩愛德華氏菌和嗜水氣單胞菌外膜蛋白疫苗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吳惠仙;生物防治用途芽孢桿菌對水產(chǎn)條件致病菌抑制作用與對中華絨螯蟹、日本沼蝦及中華鱉保護效果的評價[D];浙江大學;2005年
7 胡風慶;嗜水氣單胞菌聚羥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調(diào)控的初步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8 李春濤;黃顙魚IgM分子及其表達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煥然;一株減毒熒光假單胞菌的構建及其交叉免疫保護性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2 王春瑞;嗜水氣單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其兩種分型方法的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3 肖丹;射陽鹽場地區(qū)鯽源嗜水氣單胞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1年
4 楊麗莉;枯草桿菌脂肽抗嗜水氣單胞菌的機理和應用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陳曉利;黃鱔嗜水氣單胞菌病和溫和氣單胞菌病防治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趙蓓蓓;鱉源嗜水氣單胞菌ZHYYZ-1表型、致病機制及抑菌中草藥復方篩選的研究[D];浙江海洋學院;2012年
7 韓金鋼;鰻鱺致病菌快速診斷試劑盒的研制及流行規(guī)律調(diào)查[D];集美大學;2011年
8 翟翔;嗜水氣單胞菌J-1株不同培養(yǎng)條件下胞外蛋白的比較蛋白組學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9 張國軍;鱖病毒和嗜水氣單胞菌二聯(lián)疫苗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年
10 毛秀秀;嗜水氣單胞菌成膜相關基因鑒定及其功能研究[D];集美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468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34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