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基因疫苗SAG1-MIC4免疫小鼠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弓形蟲基因疫苗SAG1-MIC4免疫小鼠的實驗研究 出處:《山東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弓形蟲 核酸疫苗 SAG1基因 MIC4基因
【摘要】: 弓形蟲是一種全球分布且廣泛寄生于人體及動物有核細胞的專性寄生原蟲,能引起人獸共患的弓形蟲病。該病的人群感染極為普遍,多數(shù)屬于隱性感染。孕婦孕期首次感染弓形蟲后可導致早產(chǎn)、流產(chǎn)、胎兒發(fā)育畸形。弓形蟲病也是一種常見的機會性寄生蟲病,是導致免疫功能嚴重低下的患者如患有惡性腫瘤、施行器官移植、長期接受放射治療、應用免疫抑制劑以及先天性、后天性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一種重要原因。此外,由弓形蟲引起的禽畜類疾病也給畜牧業(yè)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迄今尚無治療弓形蟲病的特效藥物,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極為迫切。 弓形蟲生活史較復雜,抗原成分具有發(fā)育階段的特異性或差異性。因此成功的弓形蟲疫苗應針對多個特異性抗原,所產(chǎn)生的保護性免疫力需要針對生活史中一個以上的感染階段。SAG1為弓形蟲速殖子期特異的主要表面抗原之一,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護性,是弓形蟲疫苗開發(fā)的主要抗原。MIC4是弓形蟲微線體分泌的一種蛋白,主要協(xié)助蟲體入侵宿主細胞,在弓形蟲生活史的所有感染階段中均有表達,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免疫原性。SAG1和MIC4在蟲體入侵宿主的過程中相互促進,其相應的抗體可有效拮抗弓形蟲感染。 同時,為攻克核酸疫苗免疫效力低下的難題,我們選用霍亂毒素(Choleratoxin)A2/B亞單位(CTA2/B)的真核表達質(zhì)粒作為基因佐劑,以增強弓形蟲復合抗原基因SAG1-MIC4的免疫效果;魜y毒素是目前常用的免疫佐劑,具有較強的粘膜免疫原性和粘膜免疫佐劑效應,能有效增強抗原蛋白的免疫原性,同時增強機體的免疫作用。CTA2/B是一種有效誘導Th2型(IgG,sIgA)細胞反應為主的免疫佐劑,是粘膜免疫的有效激活劑,故可增強DNA疫苗粘膜免疫的免疫效果。 本研究首先利用PCR技術從弓形蟲基因組中獲取基因SAG1和MIC4以構建真核表達質(zhì)粒pcDNA3.1-SAG1,pcDNA3.1-MIC4及復合質(zhì)粒pcDNA3.1-SAG1-MIC4。通過轉(zhuǎn)染Hela細胞,利用RT-PCR檢測其正常轉(zhuǎn)錄及表達情況。最后利用構建好的質(zhì)粒及佐劑pcDNA3.1-CTA2/B通過粘膜免疫的方式免疫小鼠,檢測這些疫苗引起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指標。之后腹腔注射弓形蟲速殖子以觀察并研究其免疫保護性。結果正確的構建了三種表達載體,經(jīng)RT-PCR證明各質(zhì)粒在Hela細胞中得到正確的轉(zhuǎn)錄。檢測的免疫指標證明這些質(zhì)粒均能引起很好的免疫應答反應。弓形蟲RH株攻擊試驗表明各疫苗對小鼠均有一定免疫保護性,且復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基因疫苗,并且基因佐劑CTA2/B可以對該復合基因疫苗起到很好的免疫增強作用。上述結果為深入研究基因疫苗的實際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廣東,魏慶寬,張佃波,李瑾,崔勇,李桂萍,王洪法,劉玉冰,劉克義;抗弓形蟲感染ROP2核酸疫苗的研究[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5年06期
2 苑文英;劉輝;劉秀華;劉嘉琳;;弓形蟲表面抗原和致密顆粒蛋白的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7年03期
3 黃春妍;核酸疫苗抗原提呈機理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2003年02期
4 李衛(wèi)華,趙連三;自我復制性核酸疫苗[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5年05期
5 卜玲毅,胡孝素;利什曼原蟲核酸疫苗的研究現(xiàn)狀[J];實用寄生蟲病雜志;2000年04期
6 宋莉,韓志強;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疫苗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3年07期
7 周淵;陳弘;王東濤;;核酸疫苗在防治寄生蟲病中的應用[J];獸醫(yī)導刊;2008年01期
8 徐菲莉,趙飛;核酸疫苗及其在傳染病學中的應用[J];地方病通報;2000年03期
9 牛德料;劉彩俠;李運龍;;核酸疫苗的研究進展[J];獸醫(yī)導刊;2008年07期
10 何天霖;抗腫瘤核酸疫苗免疫佐劑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魯會軍;韓松;鄭敏;賈雷立;王凱;李昌;金寧一;;口蹄疫病毒聚合酶3D基因核酸疫苗質(zhì)粒的構建與表達[A];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匯編[C];2004年
2 宋丹;張穎;黃嘉潞;王曉一;劉慶良;李忠明;;電轉(zhuǎn)染技術增強結核病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3 秦曉冰;金寧一;付明山;馬鳴瀟;尹革芬;金擴世;李昌;;豬2型圓環(huán)病毒核酸疫苗的構建、鑒定和表達[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六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邱薇;范泉水;李作生;楊美峰;鄭穎;李麗紅;王雙印;李江;夏咸柱;;犬細小病毒核酸疫苗及其實驗免疫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六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魏慶寬;張佃波;李瑾;傅婷霞;柏雪蓮;崔勇;王用斌;王洪法;付斌;劉玉冰;宰德福;黃炳成;劉克義;韓廣東;;抗弓形蟲感染ROP2基因疫苗的研究[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劉克洲;;核酸疫苗的研究現(xiàn)狀和臨床應用前景[A];第九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7 范泉水;邱薇;李作生;鄭穎;楊美峰;李麗紅;夏咸柱;;CDV、CPV及CAV核酸疫苗的聯(lián)合免疫實驗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4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8 盧家美;張永紅;孫秀珍;劉昀;徐晶;;凬草花粉主要變應原核酸疫苗pcDNA3.1-LC2的構建和免疫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屆全國哮喘學術會議暨中國哮喘聯(lián)盟第三次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盧家美;張永紅;孫秀珍;劉昀;徐晶;;凬草花粉主要變應原核酸疫苗pcDNA3.1-LC2的構建和免疫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2010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暨中歐變態(tài)反應高峰論壇參會指南/論文匯編[C];2010年
10 葉文劍;劉桂瓊;胡杰;姜勛平;;GnRH-Ⅰ核酸疫苗的研究進展和應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翟望;核酸疫苗研究進展[N];保健時報;2004年
2 林甘;要注意豬附紅細胞體和弓形蟲感染的診斷區(qū)別[N];山東科技報;2002年
3 蔣明 杜巍巍;孕婦養(yǎng)寵物孩子易患精神病[N];健康報;2005年
4 向吉剛 杜巍巍;孕婦養(yǎng)貓狗孩子易患精神病[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5 采寫 本報記者 郭靜 實習生 賈亞敏 王詩霖 通訊員 蘇育敏 受訪專家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chǎn)前診斷中心、優(yōu)生遺傳咨詢?浦魅吾t(yī)師 鐘燕芳;孕婦染弓形蟲病易致胎兒畸形[N];廣東科技報;2008年
6 遼寧省計劃生育科研院 郭廷超;想懷孕:離寵物遠點[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7 藍 星;讀“非典”疫苗報道有感[N];中國信息報;2003年
8 黃芳;準媽媽要遠離寵物[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9 ;誰操縱了“動物僵尸”[N];科技日報;2008年
10 記者 肖國強 通訊員 李亞平 張再青;我省56萬人免費婚孕檢[N];浙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奇;核酸疫苗免疫增強策略及其誘導免疫損傷的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周丹;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變異株核酸疫苗的研究及免疫效果比較[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3 高娜;日本腦炎病毒核酸疫苗的構建及免疫原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4 吳紹強;雞球蟲核酸疫苗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5 叢華;弓形蟲多價和多表位核酸疫苗黏膜免疫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任文陟;安氏隱孢子蟲T7噬菌體展示文庫的構建及免疫相關蛋白基因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張德慶;C3d分子佐劑核酸疫苗的構建與免疫效果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8 徐修才;氧化—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信號途徑在弓形蟲感染致胎盤滋養(yǎng)細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賈立軍;牛源犬新孢子蟲NcSRS2-NcGRA7復合基因核酸疫苗與重組腺病毒疫苗的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10 楊春艷;人IL-15cDNA的克隆、表達及對HBsAg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劑作用[D];中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祥盛;弓形蟲ADF基因亞單位疫苗與核酸疫苗的實驗免疫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王花欣;弓形蟲基因疫苗SAG1-MIC4免疫小鼠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聞潔君;HIV-1 Nef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核酸疫苗的實驗免疫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春雨;隱孢子蟲Cp2/P30雙價核酸疫苗及亞單位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胡義彬;隱孢子蟲鼠基因型三個核酸疫苗、亞單位疫苗的制備及其免疫保護性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0年
6 仇保豐;雞柔嫩艾美耳球蟲SO7基因免疫調(diào)節(jié)型核酸疫苗的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7 高磊;PRRSV GP5蛋白與豬IL-18基因共表達核酸疫苗的構建及免疫原性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8 薛猛;HBs核酸疫苗誘導小鼠產(chǎn)生母源抗體及免疫HBs轉(zhuǎn)基因小鼠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3年
9 戴志兵;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與重組蛋白疫苗聯(lián)合免疫的免疫增強效應研究[D];南華大學;2010年
10 蔡力汀;弓形蟲核酸疫苗pcDNA_3/GRA_1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503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35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