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帶絳蟲TSO45W-4B-TSOL18重組蛋白疫苗免疫小鼠誘導的免疫應答
本文關鍵詞:豬帶絳蟲TSO45W-4B-TSOL18重組蛋白疫苗免疫小鼠誘導的免疫應答
更多相關文章: 豬帶絳蟲 TSOW-B-TSOL重組蛋白疫苗 免疫應答 小鼠
【摘要】:目的觀察豬帶絳蟲TSO45W-4B-TSOL18重組蛋白疫苗免疫小鼠誘導產(chǎn)生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方法將SPF級昆明小鼠6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20只,分別為重組蛋白疫苗組和重組蛋白疫苗加弗氏佐劑組和生理鹽水對照組。采用多點皮下注射法免疫3次,間隔2周。于免疫后0、2、4、6、8周摘眼球取血,分離血清,采用ELISA法檢測小鼠血清IgG與IgG2a水平;無菌取脾,制備脾細胞懸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鹽比色法(MTT法)檢測脾細胞增殖水平,采用ELISA法檢測小鼠脾細胞經(jīng)特異性抗原刺激后產(chǎn)生IL-2和IL-4的能力。結果與0周時及生理鹽水對照組相比,免疫小鼠血清IgG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別為20.108、235.886、209.012、49.058,6周時達較高水平,IgG2a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別為80.214、76.540、152.314、82.561,6周時達較高水平,脾細胞增殖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別為21.643、56.982、225.880、151.682,6周時達較高水平,小鼠脾細胞經(jīng)特異性抗原刺激后產(chǎn)生的IL-2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別為16.699、25.967、77.133、34.662,6周時達較高水平,IL-4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F值分別為26.087、147.353、130.654、62.807,6周時達較高水平,與0周時及生理鹽水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免疫后2~8周重組蛋白疫苗加弗氏佐劑組與重組蛋白疫苗組比較上述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豬帶絳蟲TSO45W-4B-TSOL18重組蛋白疫苗免疫可誘導小鼠產(chǎn)生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免疫效果以重組蛋白疫苗加弗氏佐劑組較好。
【作者單位】: 遵義醫(yī)學院醫(yī)學與科技學院;遵義醫(yī)學院寄生蟲學教研室;
【關鍵詞】: 豬帶絳蟲 TSOW-B-TSOL重組蛋白疫苗 免疫應答 小鼠
【基金】:貴州省和遵義醫(yī)學院醫(yī)學與科技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課題(遵醫(yī)科院發(fā)[2013]3904)
【分類號】:R392
【正文快照】: ***Differences in the aforementioned indi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During weeks 2-8,differences in theaforementioned indi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group administere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vaccine and Freund's adjuvant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立軍;馮金瑞;;豬囊尾蚴病重組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進展[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3年08期
2 黃小榮;梁昌盛;駱曉楓;周俊宜;;抗原-弗氏佐劑乳化實驗技術的改進與技巧[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08期
3 羅波;毛櫻逾;段素群;龔舒;王麗;李洪;;弗氏佐劑與抗原乳化方法的改良及其應用[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年05期
4 駱學農(nóng);鄭亞東;胡志敏;丁軍濤;張少華;侯俊玲;竇永喜;郭愛疆;景志忠;才學鵬;;豬帶絳蟲45W-4BX和TSOL18的高效表達及免疫效果研究[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8年02期
5 余招鋒;才學鵬;張志芳;于三科;陳寅;林旭璦;;豬帶絳蟲45W-4B基因在家蠶細胞中的表達[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6年05期
6 周必英;陳雅棠;李文桂;;豬帶絳蟲六鉤蚴TSO45W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進展[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9年02期
7 李文桂;陳雅棠;;豬帶絳蟲45W蛋白疫苗的研制現(xiàn)狀[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03期
8 周必英;;豬帶絳蟲重組抗原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4年04期
9 周必英;劉美辰;賀莉芳;;豬帶絳蟲重組Bb(pGEX-TSO45W-4B-TSOL18)疫苗的構建及鑒定[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萍;鄧勇;樊海寧;王海久;乜國雁;王花;張朝霞;劉芳;;組合抗原金標滲濾法與影像學診斷兩型包蟲病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4年20期
2 黃小榮;梁昌盛;駱曉楓;周俊宜;;抗原-弗氏佐劑乳化實驗技術的改進與技巧[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08期
3 周必英;陳雅棠;李文桂;;豬帶絳蟲六鉤蚴TSO45W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進展[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9年02期
4 王燕;黃炳成;;囊蟲病免疫診斷候選抗原研究進展[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1年03期
5 李文桂;陳雅棠;;豬帶絳蟲45W蛋白疫苗的研制現(xiàn)狀[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03期
6 孫曉林;才學鵬;米曉云;陳懷濤;;豬帶絳蟲蟲卵及六鉤蚴膜超微結構的觀察[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1期
7 周必英;周泠;劉美辰;劉暉;張曦;;豬帶絳蟲TSO45W-4B基因的克隆、表達和抗體制備[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3年05期
8 周必英;周泠;劉美辰;劉暉;張曦;;豬帶絳蟲TSOL18基因的表達、純化和兔抗血清的制備[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3年10期
9 周必英;;豬帶絳蟲重組抗原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4年04期
10 周必英;劉美辰;賀莉芳;;豬帶絳蟲重組Bb(pGEX-TSO45W-4B-TSOL18)疫苗的構建及鑒定[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金山;家蠶核多角體病毒Bac-to-Bac系統(tǒng)的構建及Bm21的功能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7年
2 楊德英;豆狀帶絳蟲種群遺傳結構、轉錄組與功能基因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鞏偉;豬囊尾蚴pVAX1-AgB重組質粒的免疫效果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牟靜;多頭帶絳蟲四川株六鉤蚴Tm45W基因的克隆與原核表達[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劉偉光;云南省包蟲病流行狀況調查[D];大理學院;2013年
4 葉建蔚;小鼠肝泡型包蟲病中miRNAs表達譜的初步篩選及miR-106b-25基因簇的表達和意義[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蔡輝;超聲造影劑及高吸水性樹脂協(xié)同高強度聚焦超聲殺傷細粒棘球蚴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韓進歡;豆狀帶絳蟲抗原特性分析與TPO18重組蛋白的保護性分析[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7 李君君;豬帶絳蟲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基因家族的鑒定[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4年
8 尤亞南;豬帶絳蟲烯醇化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達及功能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9 劉斌;灰倉鼠多房棘球蚴腹腔動物模型的建立[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強;孫新;夏惠;徐勝貴;胡守鋒;楊小迪;陳興智;王雪梅;;豬帶絳蟲六鉤蚴期特異性抗原基因真核表達質粒pcDNA3.1/TSO45-4B的構建[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徐勝貴;方強;孫新;夏惠;楊小迪;胡守鋒;陳興智;王雪梅;;抗豬帶絳蟲六鉤蚴兔血清的制備及重組質粒pcDNA3.1/TSO45-4B在小鼠骨骼肌的表達[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王慶敏,陳蕊雯,郭瀛軍,孫樹漢;豬囊尾蚴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的免疫保護性研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4 吳丹,郭瀛軍,林懿,孫樹漢;豬囊尾蚴抗原DNA疫苗誘導的免疫保護效應[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5 吳丹,王慶敏,陳蕊雯,朱維佳,陳祖歡,孫樹漢;豬囊尾蚴抗原cC1 DNA疫苗和蛋白質疫苗聯(lián)合誘導小鼠免疫應答[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6 申萍香;王宇;黃江;;豬帶絳蟲成蟲凝溶膠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藍磊;廖興江;黃江;戴佳琳;;生物信息學法分析豬帶絳蟲蘋果酸脫氫酶結構與功能[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劉玉江;王宇;黃江;;豬帶絳蟲成蟲烯醇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1年05期
9 張唯哲,徐之杰,趙育瑩,王文余;腦囊蟲病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體外誘生IL-2、IFN-γ及TNF-α活性的研究[J];寄生蟲與醫(yī)學昆蟲學報;1997年04期
10 王麗;李洪;張志霞;劉曉燕;謝華福;宋杰;梅志強;;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E蛋白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克隆與表達[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麗舒;段招軍;;A型流感病毒M2蛋白疫苗的研究進展[J];病毒學報;2006年06期
2 潘芹芹,崔毓桂,龔光明,吉傳義,潘勇,王興海;LHRH融合蛋白疫苗對性成熟前小鼠性腺軸系的影響[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5年08期
3 李文桂;陳雅棠;;豬帶絳蟲45W蛋白疫苗的研制現(xiàn)狀[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03期
4 張冉,易新元,曾憲芳,張順科,蔡春,Larry McReynolds;日本血吸蟲Rho GTPase DNA疫苗及重組蛋白疫苗免疫保護機制初探[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4年05期
5 宋娟;郭衛(wèi);柴景蕊;由振東;路長林;;可卡因-苯丙胺調節(jié)轉錄肽蛋白疫苗在嗎啡鎮(zhèn)痛及其耐受中的作用[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6 任繼玲;王華;楊明;王麗;吳秀麗;王麗穎;于永利;;人乳頭瘤病毒重組蛋白疫苗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及真核表達[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年01期
7 吳婷;歐山海;程通;何水珍;伍小路;鄭舟;張軍;夏寧邵;;戊型肝炎病毒重組顆粒性蛋白疫苗在小鼠體內誘導的免疫應答研究[J];病毒學報;2005年06期
8 ;治療性乙肝蛋白疫苗有望打破乙肝免疫耐受態(tài)[J];透析與人工器官;2010年02期
9 熊新宇,陳元鼎;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疫苗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病毒學分冊;2004年03期
10 蘇焱;蛋白疫苗在嬰兒中的潛力與限制[英][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9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娟娟;;蛋白疫苗中佐劑應用進展[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2 潘芹芹;崔毓桂;賈悅;王興海;;LHRH融合蛋白疫苗對性成熟前小鼠性腺軸系的影響[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何曉文;章亞男;何穎;李凱;姜磊;孫樹漢;;乙肝DNA疫苗聯(lián)合基因工程蛋白疫苗提高免疫效果的研究[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長三角生物醫(yī)藥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張淑芳;張吉鳳;高航;馬吉春;臺桂香;;重組人MUC1-MBP融合蛋白誘導小鼠Th1活化[A];第九屆全國腫瘤生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董長青;萬克森:研制適合國人的蛋白疫苗[N];北京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宋欣欣;提高HPV融合蛋白疫苗療效策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劉波;雙功能HPV治療性融合蛋白疫苗的抗癌作用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王秀麗;hCGβ-C3d3融合蛋白疫苗的體液免疫效應及其抗生育潛能[D];復旦大學;2004年
4 方芳;重組MUC1-MBP融合蛋白疫苗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曾瑞紅;RSV重組蛋白疫苗的制備及其免疫原性和保護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6 章宏海;熱激蛋白HSP70融合蛋白疫苗的抗腫瘤作用研究以及HSP70在免疫調控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6年
7 李金耀;通過共免疫鼠卵透明帶3 DNA和蛋白疫苗技術增強免疫不孕效果及降低卵巢炎癥反應的研究[D];新疆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繼玲;口蹄疫重組蛋白疫苗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宋娟;可卡因—苯丙胺調節(jié)轉錄蛋白疫苗對嗎啡誘導的小鼠條件性位置偏愛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3 趙莉群;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蛋白疫苗的制備及免疫效果評價[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4 趙明麗;DNA疫苗預敏蛋白疫苗增強策略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免疫應答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崔珂;CpG ODN對口蹄疫重組蛋白疫苗增效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黃智勇;納米氫氧化鋁吸附抗淋病LTB-PorB重組蛋白疫苗的免疫活性研究[D];南華大學;2011年
7 張璐思;B群腦膜炎球菌重組LTB-NspA融合蛋白疫苗免疫活性及保護作用的初步研究[D];南華大學;2014年
8 李岱容;肺炎鏈球菌蛋白疫苗ClpP免疫保護效果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戴志兵;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與重組蛋白疫苗聯(lián)合免疫的免疫增強效應研究[D];南華大學;2010年
10 王文洋;TAT-Ag85B蛋白疫苗輔以T-bet佐劑抗結核效應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309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13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