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腦卒中后常見的認知功能障礙(Cognitive impairment,CI)主要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a D)兩類。MCI是認知功能界于正常與癡呆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tài),超過一半的MCI患者在5年內(nèi)會發(fā)展成為癡呆。而目前Va D已成為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癡呆疾病。而缺血性腦卒中占腦血管病的80%。急需找到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來預測腦梗死后CI,從而預防和減少Va D的發(fā)生;|(zhì)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zhì)、參與神經(jīng)元損傷及細胞凋亡等參與了腦梗死的病理生理過程,組織金屬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ainse-1,TIMP-1)是其特異性抑制劑,可與之相結(jié)合特異性抑制其作用。那么MMP-9和TIMP-1是否與腦梗死后CI也相關(guān),目前研究尚未明確。本研究通過ELISA法測定腦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MMP-9及TIMP-1的變化水平,探討其與腦梗死后CI的關(guān)系,及其對腦梗死后CI的預測作用,并探討其他可能影響腦梗死后CI的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病房收治的首次發(fā)病的,符合入組標準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腦梗死組n=84)及來自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體檢中心符合健康對照標準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對照組n=40)。全面采集所有納入對象的臨床資料,并于入院24小時內(nèi)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采用ELISA法檢測所有納入對象的血清MMP-9與TIMP-1濃度。所有入組者均于入組第14天進行NIHSS、Hachiski、Mo CA評分,腦梗死組根據(jù)Mo CA評分結(jié)果分為腦梗后CI組(Mo CA26分)及腦梗后非認知障礙(Non-cognitive impairment,NCI)組(Mo CA≥26分)。首先,通過兩兩比較腦梗死后CI組、腦梗死后NCI組與健康對照組三組血清MMP-9、TIMP-1濃度的差異,觀察三組受試對象血清中兩項觀察指標的變化方向。然后,通過相關(guān)分析,分析腦梗死后CI組血清MMP-9、TIMP-1濃度與Mo CA評分的相關(guān)性。進而探討腦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與TIMP-1濃度與腦梗死后CI的關(guān)系及其對腦梗死后CI是否具有預測價值。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影響腦梗死后CI的主要危險因素。結(jié)果:1、本研究總共納入首發(fā)急性腦梗死患者84例,腦梗死后CI組患者44例,腦梗死后NCI組患者40例。其中CI組平均年齡56.381±7.204歲,NCI組平均年齡51.550±7.317歲。除年齡之外,兩組之間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飲酒及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2、與健康對照組比,CI組與NCI組血清MMP-9和TIMP-1濃度均顯著升高(P0.05,P0.05),與NCI組相比,CI組MMP-9水平顯著升高(P0.05),而TIMP-1水平顯著降低(P0.05)。差異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3、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MMP-9(OR=6.451,P0.05,95%可信區(qū)間1.854-22.452),增齡(OR=2.107,P0.05,95%可信區(qū)間1.263-3.513)是CI的獨立危險因素。TIMP-1(OR=0.057,P0.05,95%可信區(qū)間0.013-0.255)、吸煙(OR=0.098,P0.05,95%可信區(qū)間0.014-0.665)是CI的保護性因素。4、CI組血清MMP-9、TIMP-1與Mo CA評分的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CI組Mo CA評分與MMP-9濃度成負相關(guān),與TIMP-1濃度呈正相關(guān)。5、腦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濃度≥437.895μg/L、TIMP-1濃度≤41.390μg/L預測腦梗死后CI的準確率分別為65.5%、71.4%。結(jié)論:1、腦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TIMP-1水平顯著升高。2、腦梗死急性期,血清高MMP-9、增齡是腦梗死后CI的危險因素,而高TIMP-1、吸煙是腦梗死后CI的保護性因素。3、腦梗死后CI組MoCA評分與血清MMP-9水平呈負相關(guān),與血清TIMP-1水平呈正相關(guān)。4、測定腦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TIMP-1水平,當與其他預測腦梗死后CI的因子聯(lián)合進行系統(tǒng)篩查時,可能有助于識別腦梗死后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高風險患者。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承德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43.3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晶;金香蘭;鄭宏;侯小兵;曹曉嵐;王少杰;楊健;趙建軍;田軍彪;張虎;張憲忠;林安基;孟憲慧;胡皓;池學洋;段錦秀;盧朋;李書珍;張允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年12期
2 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分會老年神經(jīng)病學組;老年人認知障礙診斷專家共識撰寫組;賈建軍;寧玉萍;章軍建;徐俊;魏文石;陳曉春;;中國老年人認知障礙診治流程專家建議[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4年08期
3 劉冉;邢海英;郝洪軍;彭清;孫葳;黃一寧;;血清MMP-9和TIMP-1與腦梗死后認知障礙的關(guān)系[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年05期
4 王敏;曹秉振;;慢性血管性癡呆模型大鼠腦膠質(zhì)細胞反應(yīng)及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的表達[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年07期
5 丁玎;洪震;;老年性癡呆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jīng)科學;2013年01期
6 劉哲;張素華;張利宣;王靜;趙維江;;全麻術(shù)后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患者血清MMP-9水平臨床意義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2年23期
7 李海麗;岳衛(wèi)東;;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血液學標記物的研究進展[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年09期
8 侯婷婷;張新卿;;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轉(zhuǎn)歸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年04期
9 劉春紅;孫侃;王宏;徐上知;葉婷;高旭;;血清S100β蛋白與腦梗死認知功能障礙及OCSP分型的關(guān)系[J];山東醫(yī)藥;2012年09期
10 范清雨;屈秋民;張虹;劉t熃,
本文編號:24284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42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