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本文關鍵詞: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摘要】:民航運輸?shù)陌踩c否,不僅決定了民用航空器及航空設施的安全,而且直接關系到民航旅客和民航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也直接聯(lián)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繁榮,甚至地區(qū)和國際局勢的安穩(wěn)。當前,我國民航業(yè)發(fā)生的諸多安全事件,無論是虛假恐怖信息造成的航班延誤還是恐怖組織策劃實施的暴力劫機,無不說明維護航空安全任重而道遠。因此,如何認識和剖析恐怖襲擊指向性事件的動因和機理,制定具有針對性應急預警方法,構建完善的應急體系,有效的防范恐怖事件的發(fā)生,并實施全過程的應急管理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本文主要是針對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圍繞其應急預警體系進行研究,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首先,明確研究對象和相關理論。對應急管理的理論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吸收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的研究成果,對美國、日本等應急管理體系發(fā)展完善的國家的經(jīng)驗進行深入的剖析。將應急預警管理的相關理論作為依據(jù),吸收國內(nèi)外相關領域的先進經(jīng)驗作為下文中預警評估和應急系統(tǒng)的改善的借鑒和參考。其次,對民航業(yè)現(xiàn)有形式的恐怖襲擊指向性航空安全事件進行系統(tǒng)的剖析和研究,對其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動機和特點等進行分析,并結合災害系統(tǒng)論方法,對事件的災害要素和成因機理進行研究。再次,構建了民航恐怖襲擊指向性預警評估系統(tǒng),通過對外部威脅和內(nèi)部應對能力的評估,提出等級化預警模式。之后結合主客觀綜合集成法和多層次灰色評價法,確定權重并進行評價。最后,結合民航業(yè)現(xiàn)有應急機制,提出針對恐怖襲擊指向性航空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的改進策略,有效保證民航的安全與發(fā)展。
【關鍵詞】:恐怖襲擊 航空安全 應急管理 預警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民航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3;F56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11-13
- 1.2.1 恐怖主義和危害航空安全的恐怖主義犯罪研究現(xiàn)狀11-12
- 1.2.2 應急管理理論研究現(xiàn)狀12
- 1.2.3 民航領域預警和應急管理理論研究現(xiàn)狀12-13
- 1.3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及技術路線13-15
- 第二章 應急管理理論及應用概述15-25
- 2.1 應急管理概述15-18
- 2.1.1 突發(fā)事件的定義15
- 2.1.2 應急管理的基本內(nèi)容15-16
- 2.1.3 應急管理的發(fā)展和全過程應急管理16-17
- 2.1.4 預警管理的內(nèi)涵17-18
- 2.2 國外應急管理模式分析18-22
- 2.2.1 美國模式的應急管理18-20
- 2.2.2 日本模式的應急管理20-21
- 2.2.3 俄羅斯模式的應急管理21-22
- 2.3 外國應急管理模式的特點及啟示22-24
- 2.4 我國民航的應急管理24
- 2.5 本章小結24-25
- 第三章 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分析25-36
- 3.1 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的界定及特征25-27
- 3.2 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分析27-31
- 3.2.1 按照事件中采用的手段分析27-29
- 3.2.2 按照事件中犯罪的動機分類分析29-30
- 3.2.3 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特點30-31
- 3.2.4 我國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發(fā)展趨勢31
- 3.3 基于災害系統(tǒng)論的恐怖襲擊指向性航空安全事件分析31-35
- 3.3.1 災害系統(tǒng)論概述31-32
- 3.3.2 事件災害系統(tǒng)要素分析32-34
- 3.3.3 事件災害成因機理分析34-35
- 3.4 本章小結35-36
- 第四章 民航恐怖襲擊指向性預警評估體系構建36-63
- 4.1 構建民航恐怖襲擊指向性預警信息系統(tǒng)36-38
- 4.1.1 信息庫的構建36
- 4.1.2 信息的專業(yè)化研判36-38
- 4.1.3 信息的存儲38
- 4.2 恐怖襲擊指向性預警評估指標體系構建38-47
- 4.2.1 評估指標的選取及其屬性分析38-40
- 4.2.2 指標體系的構建40-41
- 4.2.3 利用主客觀綜合集成法確定指標權重41-43
- 4.2.4 對指標體系進行多層次灰色評估43-47
- 4.3 預警等級評判和預警信息的輸出47-48
- 4.4 模擬應用示例48-62
- 4.4.1 確定指標權重48-50
- 4.4.2 進行灰色評價50-62
- 4.5 本章小結62-63
- 第五章 恐怖襲擊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完善63-71
- 5.1 應急管理體系的總體框架與機制構建63-68
- 5.1.1 應急管理體系的總體目標63
- 5.1.2 應急管理體系的構建原則63-64
- 5.1.3 應急管理體系的框架64-66
- 5.1.4 應急管理機制的構建66-68
- 5.2 恐怖襲擊指向性航空安全應急管理提升對策68-71
- 5.2.1 發(fā)揮政府部門作用,,加強部門間的協(xié)同配合68
- 5.2.2 健全法律法規(guī)體系,為民航安全提供堅實保障68-69
- 5.2.3 加強實時信息系統(tǒng)建設,保證信息的及時和有效性69
- 5.2.4 普及航空安全知識,引導民眾自覺抵制違法行為69-71
- 結論71-73
- 致謝73-74
- 參考文獻74-78
- 作者簡介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愛德華H.菲利浦;機械師短缺,航空安全令人堪憂[J];國際航空;2000年08期
2 王家禮;鳥擊對航空安全的影響[J];民航經(jīng)濟與技術;2000年09期
3 保羅·曼;英國推進航空安全全球化[J];國際航空;2002年02期
4 張恒俊;;航空安全與建設小康社會的哲理思考[J];中外企業(yè)家;2003年07期
5 鄧壯志;堅持科學發(fā)展觀 促進航空安全文化建設[J];中國民用航空;2005年04期
6 郭富;非政府組織與航空安全——參加2004“國際航空安全調(diào)查員協(xié)會”年會的感想[J];中國民用航空;2005年05期
7 Philip Baum;崔玉華;;德國航空安全產(chǎn)品及其廠家介紹[J];中國安防產(chǎn)品信息;2005年06期
8 夏昶祺;;積極行動,及時應變保障航空安全[J];中國無線電;2006年04期
9 王惠生;;最新航空安全技術產(chǎn)品[J];中國安防;2007年09期
10 李敬;;航空安全水平不斷提高[J];勞動保護;2008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曉妮;游旭群;王忠民;;航空安全文化對機組安全飛行行為的影響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姬永興;;失效分析與航空安全[A];2006年全國失效分析與安全生產(chǎn)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趙誼;李永生;;火山灰對航空安全的影響及其監(jiān)測[A];中國地震學會空間對地觀測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宋慶華;張忠義;李禮;劉金濤;;飛參在航空安全工作中的作用[A];第四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空航天與長三角經(jīng)濟發(fā)展分論壇暨第三屆全國航空維修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趙瑞賢;李松航;;航空安全性技術發(fā)展[A];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張朋鵬;王永剛;;基于SHEL模型的航空安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A];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qū)職業(yè)安全健康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解文濤;王銳;;IEEE-1394應用于航空安全關鍵系統(tǒng)的研究[A];全國第五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第一冊)[C];2011年
8 胡杰;曹慧明;;通用航空安全監(jiān)察自動跟蹤平臺建設初探[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22分會場-中國通用航空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游旭群;李瑛;;航空安全文化與航線飛行員駕駛行為規(guī)范性[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桂山;王永剛;杜s
本文編號:603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tysjj/60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