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
本文關鍵詞: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
【摘要】:農民工子女是被城市邊緣化的特殊群體,面對多方面的壓力,幼小的心靈承受了過多的負擔,農民工子女是社會的一分子,分析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
【作者單位】: 沈陽師范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院;
【關鍵詞】: 農民工子女 心理問題 教育對策
【基金】:教育部“十一五”課題(FBB080550)
【分類號】:B844.2;G639.2
【正文快照】: 改革開放以后,二元制城鄉(xiāng)結構中戶籍限制政策逐步放松,大批農村青年離開農村走向城市謀求生計。在農民工流動的過程中,單身流動逐漸被家族式流動所取代,而成為農民工流動的主要方式。目前,農民工的數量已經超過1億以上,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學生總數中占相當一部分比重。作為一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淑萍;賴以柱;蔣常香;;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農業(yè)考古;2007年06期
2 葉琴美;;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及學校教育的有效作為[J];唯實;2007年12期
3 賈桂菊;;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J];科技資訊;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阮積嵩;;進城農民工子女犯罪問題探析[J];創(chuàng)新;2011年03期
2 林茜彬;;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3 平俊俊;;外來務工人員同住子女德育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4 李晚蓮;;關于流動兒童社會支持問題的研究綜述——基于社會學的視角[J];蘭州學刊;2009年03期
5 陳艷君;;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評[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6 李俊;;構建“外轉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青年文學家;2011年23期
7 朱媛;;農民工子女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張艷艷;尹華站;;進城農民工子女學習適應性問題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02期
9 李冰水;楊帆;童玉林;;農民工子女心理敏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武漢市三類兒童的研究[J];青年探索;2012年05期
10 張定乾;;和諧社會背景下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初探[J];網友世界;2012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邵寧;身份與排斥:中美非主流社會群體比較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恭敬;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邊緣化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美玲;福州市初中階段農民工隨遷子女社會支持、人格特質對心理彈性的影響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欣;上海初中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水紅;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牟方志;當前流動兒童的學校社會化困境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
6 盧紅輝;長沙市農民工子女城市就讀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邢冀湘;河北省某建筑國企農民工工作壓力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8 范明進;外來人口子女社會互動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探究[D];蘇州大學;2009年
9 徐雅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方輝東;在城農民工子女受教育適應性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陸春燕;張威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陳懷川;;城市農民工子女心理表現(xiàn)的歸因分析[J];甘肅農業(yè);2006年05期
3 武春玲;尹潔;劉瑩;;由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引發(fā)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3期
4 孫維平;胡韜;郭躍勤;周林海;;重慶市某小學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正榮;進城就業(yè)農民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管以東;;論農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0年33期
2 武春玲;尹潔;劉瑩;;由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引發(fā)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3期
3 譚誼;;高職大學生心理問題診斷及健康教育對策[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趙志勇;王莉;;大學生心理問題與心理健康教育芻議[J];河西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陳寧;;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J];文教資料;2009年36期
6 劉亞芬;;談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7 海英;;關于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8 戴文忠;;淺談高職學生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J];職業(yè)時空;2011年04期
9 廖少玲;祝信元;;關于高校貧困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J];南方論刊;2008年06期
10 尚靖君;;民族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莉;;努力造就我國高素質勞動后備軍——論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A];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區(qū)科學發(fā)展理論研究[C];2010年
2 劉桂桂;聶獨席;;城市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的思考——以貴陽市為例[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檸;;論廣州市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基于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視角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張淑瓊;;試論當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A];“關注省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郭雁;;關愛農民工子女 構建和諧校園[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6 侯曉麗;;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預防農民工犯罪對策探析[A];2007經濟發(fā)展與構建和諧陜西論文集[C];2007年
7 袁連生;付堯;李奇;;北京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袁連生;;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財政政策的理論、實踐與改革[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翟林;;武漢市農民工子女體質健康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鄒農儉;;制度建設:應對農民工問題——昆山市接納農民工的調查與思考[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天津市第六十三中學 高亞男;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N];天津教育報;2010年
2 袁智;陽光下同成長[N];撫州日報;2008年
3 修士寶;武漢:保障有力教育有方[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4 周新明 朱斌文 安陸市財政局;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思考[N];孝感日報;2009年
5 本報通訊員 吳曉華 陳銳;志愿者吹響“集結號”[N];濟寧日報;2010年
6 肖華;農民工子女城市就讀 交費標準按城還是按鄉(xiāng)[N];經濟日報.農村版;2006年
7 戚海燕;讓24萬農民工子女上學無憂[N];北京日報;2004年
8 馮琳;取消借讀費農民工子女緣何難露笑容[N];中國工商報;2004年
9 肖玉保 吳鐸思;農民工子女暑期安全亟待關注[N];工人日報;2004年
10 劉巍;關于農民工子女就學的思考[N];黑龍江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翠蘭;精神追尋:農民工子女的語言與自我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邵寧;身份與排斥:中美非主流社會群體比較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陳小華;城市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瀟;勞動力更替的低成本組織模式與階級再生產[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楊莉君;創(chuàng)造教育障礙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7 劉亞林;EAP(員工援助計劃)的成本、效用: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8 梅峰;臨床心理學視野下的新入監(jiān)服刑人員心理評估及干預策略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9 祝志芬;中國義務教育福利制度的發(fā)展及其完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趙剛;1、HIV-1gp120與人γ干擾素融合蛋白的表達及免疫學功能鑒定 2、浙江省HIV-1感染者心理問題調查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建明;中學學業(yè)優(yōu)秀生的心理問題與教育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史廣江;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與教育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鄭祿玉;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生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許慧;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教育對策[D];鄭州大學;2005年
5 柳忠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欣;農林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7 陳小梅;農村高中女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買力坎吐爾遜艾力;內地高校民考民大學生心理適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9 楊焰嬋;軍校學員心理健康問題調查與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孝群;師范生心理健康的年級差異及對策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99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89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