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師組織角色探析
[Abstract]:A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cademic organizations, trade union groups, and so on, American teachers' organization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are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eaching specialization, safeguarding teach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nd so 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progress of American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幼師學院;東北師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和諧語境下的利益集團對教育政策的影響研究”(07CZZ02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教育利益地方化問題研究”(07JC880005)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57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黎金柱,鄭圖康;西方集體談判制度及其啟示[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莊娛樂;關(guān)于我國高等學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洪在有;浙江省勞動關(guān)系調(diào)整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渭昌;“六三三”學制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6期
2 朱勃;國外的師范教育經(jīng)驗與我國師范教育的改革[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3 讓·阿勃勒爾 ,黃懷仁;阿爾勃特·希懷采在教育方面的遺產(chǎn)[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4 科情;美籍教授鐵鴻業(yè)應(yīng)邀來我校介紹美國教育及語言學研究概況[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5 朱勃;美蘇兩國的師范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6 弗蘭克·J·斯威茲,約翰·W·萊曼,馬喬里·加德納,馮若霓;美國教育界對我國1978年全國高校入學考試(數(shù)理化)的評價[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7 唐其慈;訪美散記[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8 ;美國教育界對我國1978年全國高校入學考試(文史地)的評價[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9 F·E·阿姆伯魯斯特 ,黃明皖;美國教育為什么失敗[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10 秦麟征;美國的未來教育[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愛秀;;目標教學法在病理學中的實施與探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 呂明灼;;宋慶齡與中西文化[A];宋慶齡與二十世紀學術(shù)研討會文集[C];2000年
3 路海東;董妍;;小學生表征數(shù)學應(yīng)用題策略的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4 林勉;;工傷病人心理情緒調(diào)查報告[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三次康復治療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2年
5 高峰;;“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地理教學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A];認識地理過程 關(guān)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3年
6 楊婉蓉;;費正清與《中國新史》[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3年卷[C];2003年
7 徐麗珍;;評價——智能的多元化[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3)[C];2004年
8 趙衛(wèi)民;;“發(fā)現(xiàn)式”教學模式在體操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9 程東元;沈彩芬;;網(wǎng)絡(luò)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外語教學特征及其原則[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張萍;;關(guān)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shù)交流會、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靳忠良;課上課下大撒把[N];中國婦女報;2000年
2 金傳寶;二十世紀美國教育改革的要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舒平;美國總統(tǒng)選舉和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晨宇;新世紀學習化社會要學會學習[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5 宗金;格林斯潘給美國教育體制“提個醒”[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0年
6 王丹紅;認識數(shù)學的重要性[N];科學時報;2000年
7 鄭云;觸目驚心的人才流失[N];中國輕工報;2000年
8 湯水富;企業(yè)大學:在職員工的高等學府[N];浙江日報;2000年
9 韓鋒 博士;美國:評價學生的7項標準[N];中國婦女報;2001年
10 趙中建;布什政府公布美國教育改革藍圖[N];中國教育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宮淑紅;美國教育技術(shù)學的歷史與范式演變[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屈書杰;從種族隔離到學校一體化:20世紀美國黑人教育[D];河北大學;2002年
3 張立新;美國教育技術(shù)發(fā)展史研究[D];河北大學;2002年
4 徐曉雄;教育技術(shù)學視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龔兵;從專業(yè)協(xié)會到教師工會[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彥力;走向“對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周小虎;利益集團視角下的美國教師組織對教育政策影響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梅;公立學校的一次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關(guān)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段素菊;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美國公共基礎(chǔ)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竇坤;科南特中學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中學教育改革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陳皓;柬埔寨教育行政體制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晨;赫欽期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4 傅樹京;PDS: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性選擇[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5 焦麗君;二戰(zhàn)后至1969年美國教育保障制度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傅瓊;論美國介入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歷程及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馬云榮;美國家長參與教育與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8 水永強;美國普及義務(wù)教育歷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盧浩;中華教育改進社[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唐黎;論美國歷史上的教育民主化[D];四川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1290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12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