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技術學專業(yè)主干課程建設的一些問題
本文選題:教育技術學 + 專業(yè) ; 參考:《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9年02期
【摘要】:進入21世紀后,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出現(xiàn)了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其中專業(yè)教材內容的相互重復便是之一。本文以2001年以后,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陸續(xù)出版、再版的一套教育技術學專業(yè)主干課程系列教材為內容來進行分析,說明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本科生主干課程建設出現(xiàn)的問題。個人認為,專業(yè)主干課程建設是一個及其慎重的課題,不是仁者見仁的理念。
[Abstract]: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many thought-provoking problems in the specialt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a, among which the repeti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one of them. This paper analyzes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courses series publish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since 2001.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ckbone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Person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backbone curriculum is a prudent subject, not the idea of benevolence.
【作者單位】: 河西學院;
【基金】:甘肅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項目(編號:GS2008GO396)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3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冠群;張新民;;對教育技術定義演變的分析與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趙巍;將多媒體技術轉化為教學效益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3 楊玉寶;認知彈性理論對網絡環(huán)境下專題教學的啟示[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王虹良;;新教學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師的角色探討[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S1期
5 曹賢鐘;基于任務驅動的CAI課件制作課程教學設計[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9期
6 雷運發(fā),葉永華,郭友蘭;試論網上學習型社區(qū)的建構[J];郴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5期
7 孫秀;網絡環(huán)境下“VFP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實驗研究[J];丹東紡專學報;2005年01期
8 呂森林;混合式學習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19期
9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學管理模式專項研究組;現(xiàn)代遠程開放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23期
10 譚支軍;WIKI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玉;周元春;;基于行動研究的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英語教學實踐[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林梅;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績效技術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鐘志賢;面向知識時代的教學設計框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胡欽太;網絡教育中道德自主學習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師專業(yè)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曉慧;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審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陳聯(lián);基于Web智能教育平臺關鍵交互技術研究及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006年
7 吳鵬澤;中日學生對媒體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及提高媒體素養(yǎng)的策略[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馬池珠;基于受眾中心的農業(yè)電視傳播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一春;高校教師ET能力發(fā)展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劉成新;整合與重構: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互動解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成凈;新課標下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立體化教材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齊劍鵬;現(xiàn)代遠程高等教育中基于BBS的交互式學習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陳芳;基于網絡的對外漢語教學多媒體素材庫之設計與系統(tǒng)構建[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4 劉志波;網絡課程評價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5 陳迪;我國教師教育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嚴莉;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型研究與軟件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彭雪梅;信息技術與學習方式的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8 于文華;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課程整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王麗萍;基于Web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紅華;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的研究與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琪;陳琳;;教育技術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現(xiàn)狀斷層掃描[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龔放;白云;;2000-2004年我國“教育學”研究報告(續(xù))——基于CSSCI的論文和論著影響力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1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進良;;信息化環(huán)境中“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程改革探索[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年01期
2 洪春華;多媒體傳播技術引入教學過程與專業(yè)教材建設[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4年03期
3 閔秀容;丁化;譚宇昆;孫駒;;基于研究性學習的網絡資源庫設計——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程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年05期
4 謝琛;楊家海;;規(guī)范建設物聯(lián)網專業(yè)教材[J];中國教育網絡;2010年12期
5 劉萱;;基于Moodle平臺的《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教學成效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3期
6 洪洲;;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軟件專業(yè)教材建設探討[J];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孫強;;基于Moodle課程管理平臺的研究性教學的實踐研究——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為例[J];數(shù)字技術與應用;2010年08期
8 張屹;許哲;張帆;;沉浸理論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平臺構建的指導——基于《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學習平臺的實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0年05期
9 葉千軍;;怎樣學習《情報檢索語言》這門課程——和函授、自學同學談體會[J];圖書館界;1984年04期
10 ;計算機組成原理(第4版)[J];計算機教育;2010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耀;穗志方;胡永偉;冀鐵亮;;領域Ontology自動構建研究[A];2006年首屆ICT大會信息、知識、智能及其轉換理論第一次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姜云飛;日本有望向大連轉移DTP技術標準[N];大連日報;2008年
2 劉春來 王愛國;炮兵指揮學院——向信息化教學模式轉變[N];解放軍報;2010年
,本文編號:1890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89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