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態(tài)課堂中師生的角色定位
本文選題:生態(tài)課堂 + 師生; 參考:《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摘要】:生態(tài)課堂既是理想課堂,又是全新的教育追求。是回歸自然、崇尚自主、整體和諧、交往互動、開放生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課堂,是學生學習、成長和完善生命發(fā)展、提升生命質(zhì)量的場所,同時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走向成熟的舞臺。因此,走向新課程,構(gòu)建生態(tài)課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應然選擇。本文擬從生態(tài)課堂的本質(zhì)特征及傳統(tǒng)課堂中師生的角色關(guān)系入手,探討生態(tài)課堂中師生的角色定位,使生態(tài)課堂充滿生機、更具生命力。
[Abstract]:Ecological classroom is not only an ideal classroom, but also a brand-new educational pursuit. It is a classroom that returns to nature, advocates autonomy, overall harmony, interaction, open gen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a pla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grow and improve lif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t is also a place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a mature stage. Therefore, going to the new curriculum and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lassroom are the necessary choices for our educators. Starting from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lassroom and the role relationshi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cological classroom, so as to make the ecological classroom full of vitality and vitality.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綿陽師范學院;
【分類號】:G424.2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向葵;教育生態(tài):課堂教學監(jiān)控的鮮活生命[J];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Z1期
2 馬鳳歧;主體性心理結(jié)構(gòu)與有關(guān)教育問題[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月云,林芹芳;新時期大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角色期望[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11期
2 孫宗芹;;美國家庭學校教育綜述[J];保山師專學報;2005年06期
3 王紅梅;王濤;;對高校課程體系的理性思考[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4期
4 沈衛(wèi)華;論控制主義的班級管理[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8期
5 劉聲遠,陳少武;試論新世紀的教育理念問題[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郝明君;現(xiàn)代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7 鄧成超,胡思成;適應學分制改革的教育思想觀念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8 孔東;鄭燦平;;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考試改革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9 林黌;網(wǎng)絡聊天軟件:大學英語教學課外輔導“e”資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林憲生;多媒體教學與主體性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和民;社會化危機及其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吳德芳;論“后現(xiàn)代思想”視野下的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清華;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gòu)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蘇德;多維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張建瓊;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陶紅;教育價值觀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7 劉毅瑋;西方心理學的傳入與中國近現(xiàn)代心理學科的發(fā)展[D];河北大學;2006年
8 吳曉義;“情境—達標”式職業(yè)能力開發(fā)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齊梅;教育學原理學科科學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葉正波;教育議事會:一個微觀教育管理體制的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宏濤;論網(wǎng)絡時代的教師角色[D];河南大學;2001年
2 劉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牧華;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李小紅;“主體教育實驗研究”之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5 曹炳志;教學中師生主體性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劉亞偉;團體動力學在田徑技術(shù)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7 廖運松;職高數(shù)學“分組分層導學”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德啟;探索——反芻式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9 謝慧;學校、家庭、社會三維互動德育網(wǎng)絡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張等菊;道德教育:生態(tài)學視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論證[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蒲開倫;;試論師生間的溝通障礙[J];內(nèi)江科技;2011年06期
2 王嘉毅;程嶺;;對現(xiàn)代課程的批判與后現(xiàn)代課程的建構(gòu)——對多爾后現(xiàn)代課程觀的解讀[J];基礎(chǔ)教育;2011年03期
3 黃雪芳;;淺談如何在體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4 張昭苑;張瀟夔;陳志林;;論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功能(英文)[J];海外英語;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鎮(zhèn)西;師生之間亦師亦友[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2 江蘇省東臺市 武桂成;農(nóng)村師生想什么[N];農(nóng)民日報;2002年
3 首席發(fā)言人 李鎮(zhèn)西;師生可以而且應該成為朋友[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首席發(fā)言人 茅衛(wèi)東;師生何必成朋友[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杜永道;香港師生來京學習普通話又掀熱潮[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朱寶珍;拉近師生之間距離[N];浙江日報;2000年
7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朱寧波;新課程倡導師生“新”關(guān)系[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通訊員 張?zhí)m誠 記者 宋紅霞;河北要求嚴把八關(guān)確保師生飲食安全[N];中國食品質(zhì)量報;2002年
9 記者 朱振岳 劉玉 蔣夫爾 楊占蒼 孫軍 金志明 張寶敏;奧運精神激勵億萬師生[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陳曉華;師生談話藝術(shù)(一)[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管月飛;論生態(tài)課堂及其構(gòu)建[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2 謝倩倩;生態(tài)課堂教學質(zhì)性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3 尹瓊芳;生命化課堂教學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4 焦君瑞;生態(tài)課堂中的高效率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623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86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