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中學生自戀的年齡特征及其與社會適應的關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8-04-15 00:17

  本文選題:自戀者 + 自尊水平。 參考:《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9年01期


【摘要】:對459名初一到高二學生施測自戀、自尊以及社會適應問卷,以探討中學生自戀的年齡特征及其與社會適應的關系。結果表明:(1)中學生的自戀不存在性別差異,但是年級差異顯著,初三學生的自戀水平要顯著低于高一學生。由于年級差異的效應值很小(η2=0.025),要謹慎分析該年級差異。(2)自戀與中學生自我報告的社會適應良好呈顯著正相關。(3)自尊在自戀與社會適應的關系間起到了中介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narciss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adaptation, 459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questionnaire on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social adapt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narcissism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ut the grad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nd the level of narcissism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enior one students.Because the effect value of grade difference is very small (畏 20.025), it is necessary to carefully analyze the grade difference.) narcissism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elf-reported social adapt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3) Self-esteem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ocial adaptation.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心理系;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5JJDXLX001)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原獻學;李建升;;大學生人格特質(zhì)、社會適應能力與網(wǎng)絡成癮傾向的關系[J];應用心理學;2006年03期

2 方曉義,張錦濤,孫莉,劉釗;親子沖突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J];應用心理學;2003年04期

3 馬弘,汪向東,新福尚隆,張津萼,王玉鳳;少年生活質(zhì)量問卷的初步測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年01期

4 吳明證;楊福義;;自尊結構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3期

5 石晶,賈小鵬;論中國古代文人的自戀心理[J];唐山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曉莉,鄒泓;青少年親子溝通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1期

2 張藝;靜進;;慢性疾病兒童生活質(zhì)量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年02期

3 邢秀茶;曹雪梅;;以和諧家庭為主要目標的系統(tǒng)家庭團體輔導實踐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舒劍萍,何宏寶,李景玉;大學生生命質(zhì)量調(diào)查[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2年08期

5 李廣宇,劉福軍;華北兩所高校大學生生命質(zhì)量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年05期

6 曹述蓉;;農(nóng)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的實證研究——以湖北省6縣304名留守兒童為例[J];青年探索;2006年03期

7 汪光珩;;我國青少年親子溝通研究綜述[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趙靜;張海鐘;;自戀研究進展[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年01期

9 張曉玲,劉倩萍,沈麗琴;醫(yī)科專業(yè)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5年02期

10 張國忠,毛宗福,畢勇毅,郭毅;1134名醫(yī)科大學生生活質(zhì)量狀況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宏;劉達偉;;兒童生命質(zhì)量研究進展[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2 彭焱;李建明;;神經(jīng)癥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苗元江;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燕;親子關系的教育哲學分析[D];蘇州大學;2005年

3 楊彥平;中學生社會適應量表的編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曉娟;家庭因素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2 鄭滿利;初中生親子溝通問題的初步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3 張峰;青少年親子溝通心理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安伯欣;父母教養(yǎng)方式、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麗;家長參與及其與學生學習動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斌;家校聯(lián)動對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實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7 穆新華;癌癥患者的家庭功能、應付方式評估及其相關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8 楊紹清;城鎮(zhèn)初中生幸福感的特點及家庭因素對其的影響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蘆炎;初中生抑郁癥狀與依戀、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聶朝菊;中學生人際沖突產(chǎn)生的原因及沖突處理策略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建文,王滔;關于社會適應的心理機制、結構與功能[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04期

2 方曉義,張錦濤,劉釗;青少年期親子沖突的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3期

3 李文道,鄒泓,趙霞;初中生的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3期

4 陳建文,黃希庭;中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理論構建及量表編制[J];心理科學;2004年01期

5 耿曉偉,鄭全全;中國文化中自尊結構的內(nèi)隱社會認知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2期

6 徐維東,吳明證,邱扶東;自尊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3期

7 雷靂;楊洋;柳銘心;;青少年神經(jīng)質(zhì)人格、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偏好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6年03期

8 張鋒;沈模衛(wèi);徐梅;朱海燕;周寧;;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動機、行為與其社會-心理健康的模型構建[J];心理學報;2006年03期

9 方曉義,張錦濤,孫莉,劉釗;親子沖突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J];應用心理學;2003年04期

10 韋小滿,王培梅;關于弱智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評估的理論探討[J];中國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丁內(nèi)斯;杜克斯;何百華;;自尊的種族差異和性別差異[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92年05期

2 蓋乃誠,,陳本泉;自我概念與自我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生態(tài)學觀點簡介[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3 鐘志賢;成人學習原理與教學策略精要[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1995年02期

4 方雙虎;樂學與厭學 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特征的對照研究[J];教育科學;1997年02期

5 方雙虎;學生厭學的心理衛(wèi)生學分析[J];教育評論;1997年02期

6 劉毅,劉萍;自我尊重簡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7 方雙虎;樂學與厭學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征的對照[J];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03期

8 劉毅,張華;自尊問題研究述評[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9 魏運華;學校因素對少年兒童自尊發(fā)展影響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2期

10 劉明;高中學生自尊水平與學業(yè)、人際成敗歸因方式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199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海霞;畢鴻燕;;論罪犯的自尊[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張靜;;大學生自尊影響因素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3 王麗萍;張文新;;中小學生欺負/受欺負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4 閆俊;崔玉華;;強迫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估[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高山川;;大學新生應付應激事件的影響因素[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鳳爾翠;陶芳標;蘇普玉;朱鵬;王莉娜;;遠期受責打兒童個性、應對方式、自尊和生活滿意度評價[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交流會、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7 陳蒂;;自尊與風險情景中的冒險傾向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靜;粱寶勇;;高校貧困生人格特質(zhì)、社會支持和自尊水平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小玲;王立花;張文新;;受攻擊兒童的同伴關系特點[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蘇雪云;;表情辨認任務中自尊和群體、智商因素的作用機制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袁成本;鄉(xiāng)下娃兒竟比城市孩兒“心病”嚴重[N];法制日報;2003年

2 強洪;武漢:吸煙青少年自尊水平低[N];中國婦女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毛學農(nóng);網(wǎng)絡發(fā)展與青少年保護[N];江淮時報;2005年

4 彭興庭;“流動的花朵”也該有春天[N];農(nóng)民日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許叢軍;三問街頭職業(yè)乞討[N];南通日報;2006年

6 北京大學 郝堅;在激勵評價中提升自尊[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彭興庭;不能讓“流動的花朵”繼續(xù)弱勢[N];中國文化報;2007年

8 湖南省衡陽市第一精神病醫(yī)院 譚貴星;高自尊與低自尊[N];健康報;2007年

9 劉戈;如何讓員工擁有幸福感[N];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報;2008年

10 趙少峰 李晨;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與轉(zhuǎn)型期有關[N];科學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蔡華儉;內(nèi)隱自尊的作用機制及特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石偉;自尊的記憶效應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林;青少年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福義;內(nèi)隱自尊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志鳳;高中生自尊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2 辛向;民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心理干預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麗萍;中小學生欺負/受欺負與其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郭娟;緩沖死亡焦慮的自尊機制的初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彭欣;廣東省某高校大學生自尊及其相關的若干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6 楊麗;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干預的效果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蔣波;小學生競爭—合作學習與社會性發(fā)展關系的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余潔;大學生自尊與自我效能感及歸因的相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發(fā)展及其與師生關系、學業(yè)成績的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寧生;上海城市弱勢婦女群體社會支持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7516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7516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081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