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在校高中生及大學生艾滋病知識的知曉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廣東省在校高中生及大學生艾滋病知識的知曉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出處:《華南預防醫(yī)學》2009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學生 知識 態(tài)度 實踐 艾滋病宣傳 知曉率 艾滋病知識 高中生 廣東省 性行為 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廣東省在校高中生及大學生對艾滋病知識的知曉情況,為制定針對在校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取多階段整群抽樣的方法在廣東省21個縣區(qū)每縣區(qū)抽取重點高中、普通高中、職業(yè)技術學校各1所,以及8個城市縣區(qū)的大學各1所,每所學校各年級抽取一個班級所有學生,采用自填式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基本情況、艾滋病相關知識和性行為等情況進行調查,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方法分析艾滋病知曉率的影響因素。結果本次共調查21個縣區(qū)的36所中學和8所大學共15 971名學生。其中城市占46.6%,農村占53.4%;男性占47.2%,女性占49.8%;年齡在11~27歲,平均年齡17.7歲。聽說過艾滋病者占97.1%,主要知識來源為電視、報刊和雜志。艾滋病總知曉率為47.8%(7 627/15 971),其中對輸血和共用注射器傳播艾滋病的知曉率分別為86.2%和87.1%,對正確使用安全套和保持單一性伴關系能預防艾滋病的知曉率只有54.2%和33.0%。大學生和中學生對艾滋病的知曉率分別為82.7%和41.0%,城市和農村學生對艾滋病的知曉率分別為62.1%和35.2%。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艾滋病知曉率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調查地區(qū)(OR=1.656)、學校類型(OR=1.999)、性別(OR=1.471)、家庭人均收入(OR=1.079)、母親文化程度(OR=1.188)、學生自評成績(OR=1.179)、在學校接受艾滋病預防教育史(OR=2.017)及性行為史(OR=1.407)。結論廣東省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曉率較低,尤其是中學生。應重點加強中學生的艾滋病宣傳和健康教育,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職業(yè)中學和普通高中。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Guangdong province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know about AID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olescent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multi stag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in 21 coun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each county selected key high school, ordinary high school, occupation technical school each for 1, and 8 city the 1 counties of the University, every school each grade from a class all students, us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on basic situation of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AIDS related knowledge and sexual behavior, and multi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awareness rate of AIDS.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were 36 middle school 21 counties and 8 universities 15971 students. The city accounted for 46.6%, accounting for 53.4% of rural areas; 47.2% male, 49.8% female; aged 11~27 years old, the average age is 17.7 years old. I heard AIDS accounted for 97.1%, the main source of knowledge for televisio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 total awareness rate of AIDS was 47.8% (7 627/15 971), the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spread of AIDS awareness rate of sharing syringes were 86.2% and 87.1%, to know the proper use of condoms and maintain a single partner relationship can prevent AIDS rate is only 54.2% 33.0%. and college students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AIDS awareness rate were 82.7% and 41%, city and rural students on AIDS awareness rate were 62.1% and 35.2%.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IDS awareness rate for the survey area (OR=1.656), the type of school (OR=1.999), gender (OR=1.471), OR=1.079 (family income per capita), mother's education level (OR=1.188), self rating scores of students (OR=1.179), an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school history (OR=2.017) and sex (OR=1.407). Conclu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awareness rate of AIDS among adolescents is low, especially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AIDS propaganda and health educa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specially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in rural areas.
【作者單位】: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類號】:G479;R193
【正文快照】: 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報告》指出,2007年全球一年內的新發(fā)感染者中,15~24歲的青少年占45%,青少年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狀況不容樂觀。缺乏預防艾滋病的相關知識是造成艾滋病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艾滋病知曉率,從而減少高危行為,提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漱芬;對高師《測量與地圖》試用教材的改革意見[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年02期
2 王廷科;尊重歷史事實 重視理論概括——黨史教學中的體會[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3 肖遜;由(a~2)~(1/2)=|a|所想到的[J];數學通報;1980年01期
4 劉鷹年;反三角函數的主值與三角方程的解[J];數學通報;1980年01期
5 彼得·希爾頓 ,方濤;今日數學和科學的教育:流行著的錯誤“對分法”[J];數學通報;1980年01期
6 呂學禮 ,譚鼐 ,孫福元 ,翟連林 ,饒漢昌 ,李琳;新編初中《數學》第六冊簡介[J];數學通報;1980年02期
7 孫福元 ,呂學禮 ,譚鼐 ,翟連林 ,李慧君;新編高中《數學》第二冊簡介[J];數學通報;1980年02期
8 彼德·希爾頓 ,方濤;今日數學和科學的教育:流行著的錯誤“對分法”(續(xù))[J];數學通報;1980年02期
9 何廣榮;怎樣做好高中畢業(yè)班數學總復習的工作[J];數學通報;1980年03期
10 劉景昆;三角函數式變換的方法和技巧[J];數學通報;198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繆正秋;;認識艾滋病 預防艾滋病[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戒毒學術研討會教材、論文摘要集[C];2000年
2 王致莉;張秀花;曹喜梅;;醫(yī)護人員對艾滋病的職業(yè)防護[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楊敏毅;;“心靈家園”網上自主輔導模式的建構及應用報告[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邢淑蘭;;改變評價方法,消除學生自卑心理[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張永宏;吳昊;張彤;張可;趙艷;;HIV/AIDS并發(fā)貧血的臨床研究[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王增惠;王健;;艾康膠囊治療艾滋病的臨床體驗(摘要)[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尹熾標;張復春;唐小平;陳偉烈;陳燕清;王健;賈衛(wèi)東;;93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SARS研究論文集[C];2003年
8 李宏軍;;艾滋病合并腦、肺機遇性感染的影像學診斷研究[A];2003年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9 盧士強;;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學生[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10 柳春紅;段紀俊;夏江;龔潔;周敦金;;青少年節(jié)食流行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A];湖北省、武漢市營養(yǎng)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尚德榮;暑假市場有錢可賺[N];安徽經濟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葉立新;舞蹈在生命中踴躍[N];安徽經濟報;2000年
3 馬北北;打工大學生權益該保護[N];安徽經濟報;2000年
4 曹維蓮;實施素質教育 培養(yǎng)合格人才[N];安徽經濟報;2000年
5 姚梅英;后進生一塊待雕的玉璞[N];安徽經濟報;2000年
6 金建斌;轉變觀念,,促進說話能力的發(fā)展[N];安徽經濟報;2000年
7 ;科技素質教育任重道遠[N];安徽經濟報;2000年
8 龔舒斌;研究型大學是知識經濟的發(fā)動機[N];安徽經濟報;2000年
9 謝湘;素質教育關鍵在老師[N];安徽經濟報;2000年
10 韓翠榮;寓習作于快樂之中[N];安徽經濟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高慧斌;南朝學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楊貴仁;學生體質健康泛教育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馬煥靈;高等學校學生紀律處分糾紛及其處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桂芬;論陳繼儒的人生哲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戴斯平;公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朱學恒;淺談高中英語學習策略的實施[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4 齊慧甫;占有與存在[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劉曉輝;中等職業(yè)學校構建交互性英語教學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楊邵豫;體育教學在學生德育培養(yǎng)中的價值以及滲透途徑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蘭覺明;化學新課程中的質性學生評價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麗君;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秀彥;論職業(yè)教育中技能和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D];吉林大學;2005年
10 趙金霞;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131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41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