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教師教育政策發(fā)展與現狀分析
本文關鍵詞:泰國教師教育政策發(fā)展與現狀分析 出處:《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東盟國家的教育問題成為新的關注熱點。泰國作為東盟的大國之一,在教育國際化方面有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本文通過分析泰國教師教育發(fā)展現狀、模式和政策及改革成果,希望對我國的教師教育發(fā)展有一定的啟示。
[Abstract]:Education in ASEAN countries has become a new focus of attention. Thailand, as one of the major countries of ASEAN, has many valuable experience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ailand. The model, policy and reform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enlighte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
【基金】:廣西教育廳科研基金課題"東盟各國教師教育的發(fā)展與改革研究"(桂教科研[2005]-47號)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533.6
【正文快照】: 隨著中國和東盟關系不斷加強,東盟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引起了國內的關注。作為東盟的大國之一,泰國在教育國際化中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尤其是泰國對教師教育的注重,使泰國的教育程度在東盟各國中處于領先地位。1.泰國早期教師教育的發(fā)展及政策泰國的第一所教師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素香;;泰國的禮貌教育[J];讀者(原創(chuàng)版);2005年06期
2 孔慶浩;張海鐘;路宏;;新世紀教師教育體制機制問題反思與培養(yǎng)模式探索——以蘭州城市學院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7期
3 陶西平;;“復興始于教師”[J];中小學管理;2011年08期
4 倪文錦;;教育均衡:需從源頭抓起[J];教育科學論壇;2011年07期
5 馬麗麗;馬冰心;;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譚舒;;“觸摸”中華文化 感受重慶激情——“尋根之旅”夏令營重慶開營[J];重慶與世界;2011年14期
7 錢小龍;汪霞;;美、英、澳三國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現狀與特點[J];外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8 朱浩然;;大學化后教師教育的學業(yè)評價問題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11年09期
9 于發(fā)友;;貫徹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 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J];中國民族教育;2011年09期
10 楊劍;鄒文蓉;;淺談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J];中國市場;2011年3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蔣建平;徐曉東;;政府在學生營養(yǎng)改善中的歷史責任與作用[A];第二屆中國營養(yǎng)產業(yè)高層論壇文集[C];2005年
2 藍建;;網絡、提高能力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社區(qū)學習中心國際研討會紀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丁建福;;學生貸款:政府的職責及其評價指標[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黃寶圣;;教育科研——教師自身業(yè)務素質發(fā)展的有效途徑[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鐘啟泉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的關鍵:教師教育課程標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記者 趙小雅;第二屆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成立[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記者 符德新;促進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共享[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蘇州科技學院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 吳紅耘;探索教師教育課程開發(fā)的核心內容[N];中國教育報;2011年
5 ;課改動態(tài)[N];中國教師報;2003年
6 記者 楊民 實習生 文歡 李俊;南寧教師將赴泰國孔敬開展中文支教[N];廣西日報;2006年
7 記者 李騰;泰國教師嚴重短缺[N];光明日報;2006年
8 李 茂 編譯;走進泰國的“做中學”學校[N];中國教師報;2004年
9 徐婭 蔡歆;泰國基礎教育管理實行新體制[N];中國教育報;2005年
10 任建民;在旅游中感知世界[N];人民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謝賽;兒童學習結果取向的美國教師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陳君;封閉、開放與綜合[D];河北大學;2011年
3 王強;知德共生:教師勝任力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美;面向知識社會的教師學習——發(fā)展適應性專長[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燕燕;論教育實踐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婧;印度教師教育課程計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2 胡們;21世紀美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師教育課程共生機制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3 饒武;美國教師教育課程演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胡雅瑾;中美兩國教師教育課程比較[D];蘇州大學;2007年
5 吳迪;蘇格蘭職前教師教育課程鑒定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韓雪松;基于終身教育理念的我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7 馬愛民;教育:人類遠離災難的希望之窗[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范世衛(wèi);體驗式教師訓練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瑤;教育家研究與未來教育家培養(yǎng)[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楊曉麗;教師的教科書選用權力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66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36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