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建設中的政府教育職能
本文關鍵詞:論社會建設中的政府教育職能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從定位于政治領域、經濟領域轉入社會建設領域。隨著教育定位的轉移,社會建設領域中的政府教育職能在于:以教育利益關系統(tǒng)籌協(xié)調為核心,建立公共教育政策體系;以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為核心,建立公共教育財政體制;以政事分開、政校分開為核心,建立公共教育治理結構;以人民滿意為衡量標準,建立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促進教育公平問題研究”(項目編號:08BSH02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526.2
【正文快照】: 黨的十七大報告將教育納入“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1],使教育由先前定位于政治領域或經濟領域轉移到社會建設領域。教育定位的轉移是新時期我國政府教育職能轉變的重要表現和結果;同時,教育作為社會建設及其功能的實現,又需要政府擔負新的職責,發(fā)揮不同于以往的作用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阮成武;教師專業(yè)化與教師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吳劍麗,袁銳鍔;從教育政策學看美國加州新雙語教育政策(227提案)[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唐燕兒;美國遠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規(guī)體系探索[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謝維和;論教育理論發(fā)展的時代特點——教育學概念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轉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2期
5 鮑傳友;中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差距的政策審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王水玉,張麗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進行教育改革的政策研究[J];濱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7 牛曉東;對做好高校貧困生工作的幾點體會[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8 紀河,周蔚;試論現代遠程教育的課程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郭雯霞;關于研究生收費的思考[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10 張文娟;;改革我國教師教育促進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福建體育科技;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權力分析芻議[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2 包海芹;;教育政策執(zhí)行中的委托代理問題[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曉中;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1年
2 李慶剛;“大躍進”時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閻光才;識讀大學: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戚業(yè)國;民間高等教育投資的跨學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蔡永蓮;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鄭家福;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姍澤;生育文化的田野調查與教育內涵分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孝宏;論教學交往——理論的探究與現實的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沈暉;課堂教學中的機會均等——一種人種志的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隨剛;民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陳嵐;1978年以來我國中小學生管理政策的價值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傅樹京;PDS: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性選擇[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6 歐永美;從單位制到契約制的高教制度變遷研究——以廣西高校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7 周宏芬;對我國小學德育政策(1978—2000)多元視角政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榮偉;中國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與思路[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9 吳劍麗;試析二十世紀末美國加州新雙語教育政策——加州227提案獲勝的動因及其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曉波;教育公平觀視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家成;學校教育是一個利益場——“利益”視角下的學校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2011繼續(xù)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共享與服務成果展覽會”即將舉辦[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7期
2 徐觀林;;創(chuàng)造性利用“他山之石”[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年07期
3 陳洪清;王啟珊;張君玉;;學習型社會建設視野下我國現代遠程教育[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秦曉芳;;把優(yōu)秀倫理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重頭戲[J];大家;2011年14期
5 解光穆;孟筱;;從歷次全國黨代會報告對教育的論述看教育的本質與屬性[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2期
6 侯浩;劉霞;;低碳校園建設的循環(huán)管理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7 吳小絨;;從教育的機會均等審視當代中國的教育公正[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尹北暉;梁艷萍;;網絡教育開放資源建設與成人高等教育的發(fā)展[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仁杰;李曉坤;;貧困山區(qū)教育的發(fā)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2 周和平;;論教育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重要作用[A];職業(yè)教育研究與實踐[C];2008年
3 吳紅宇;;現行義務教育體制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及思考[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4 魏立明;;民生視野下的陜西教育與社會公平[A];陜西省社會發(fā)展與民生工程建設——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二屆2008學術年會專題學術活動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5 胡宇;王蘭會;;北京高校心理委員現狀調查分析[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6 田發(fā)銀;趙金梅;李紅軍;;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教師發(fā)展的研究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7 孫宏艷;;農民工子女的身份認同與權益保護[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8 田發(fā)銀;趙金梅;李紅軍;;《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教師發(fā)展的研究與實踐》結題報告(節(jié)選)[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9 王玉英;張玲;;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深入推進和諧校園建設[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上)[C];2011年
10 劉波;;和諧校園建設中“育人為本”的實踐與思考[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晶;社會建設,不能再欠賬[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2 謝維和;拓展和諧社會建設中教育發(fā)展的空間[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江夏學院副院長、教授 葉文振;加快社會建設 重點發(fā)展教育[N];福建日報;2009年
4 金偉忻 顧雷鳴;教育要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fā)揮更大作用[N];新華日報;2005年
5 記者 吳苡婷;上海召開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大會[N];上?萍紙;2007年
6 本報評論員;基層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N];新鄉(xiāng)日報;2007年
7 本報評論員;建設和諧新鄉(xiāng)的重大舉措[N];新鄉(xiāng)日報;2007年
8 教育部機關黨校第二十二期黨員干部理論進修班 執(zhí)筆:高曉杰 李珍 馬嘉賓 牛健;充分發(fā)揮教育優(yōu)勢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潘懋元;中國特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理論指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李平;校園唱響節(jié)水歌[N];武威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崔國富;學習型社會建設與教育的使命[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蔡秋梅;中國政府推進教育公平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王勝利;教育與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4 馮福林;蒙古國教育發(fā)展史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艷敏;教育準市場化下政府教育職能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2 吳書麗;幸福是最美的教育之花[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冬平;用教育公平推進和諧社會建設[D];南昌大學;2007年
4 史學仙;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義務教育均衡化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5 錢薇;論我國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教育公平[D];蘇州大學;2006年
6 張靜;推進義務教育改革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7 檀寶生;從和諧社會建設的視角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D];黑龍江大學;2008年
8 余蓮婷;推進義務教育公平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9 胡德維;和諧校園視域中的制度建設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劉春艷;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師德建設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97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19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