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譜分析的科技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互譜分析的科技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作用研究
【摘要】:基于時間序列譜分析方法,計算改革開放以來(1979-2006)國家財政科技投入與教育投入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研究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科技投入與教育投入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7.83%和16.19%。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HZG036)
【分類號】:F224;G40-05
【正文快照】: 伴隨知識經濟到來,知識在經濟社會的作用日益突出?萍己徒逃蔀橹R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中的兩個核心,對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貢獻作用正在逐步加大!翱萍际堑谝簧a力”,科技投入是科技進步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教育投入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主渠道,能夠提高資本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海鵬,田澎,靳萍;中國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G ranger因果關系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05年07期
2 單紅梅;李蕓;;1991-2003年間中國科技投入經濟效果的實證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9期
3 范柏乃,江蕾,羅佳明;中國經濟增長與科技投入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藍天立;楊志江;羅掌華;;廣西科技投入與科技產出的灰色關聯(lián)優(yōu)勢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趙鎮(zhèn);;市場經濟下科技進步與經濟發(fā)展互動綜合評價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9年01期
3 仉巍;劉丙泉;;基于譜分析的東北三省經濟波動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9年05期
4 馬麗;張前進;;寧夏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基于灰色關聯(lián)分析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9年09期
5 祝云;畢正操;;我國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協(xié)整關系[J];財經科學;2007年07期
6 張明喜;;我國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測度[J];財經論叢;2010年04期
7 曾錚;;我國經濟周期性波動對產業(yè)結構的影響[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04期
8 高鐵梅;王金明;陳飛;;中國轉軌時期經濟增長周期波動特征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01期
9 黃賾琳;;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周期與宏觀調控[J];財經研究;2008年11期
10 冷湘;;科技投入、地區(qū)差異與經濟增長[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孔憲麗;張同斌;李穎;高鐵梅;;中國工業(yè)經濟景氣循環(huán)特征及本輪波動特點分析[A];2010年中國產業(yè)組織前沿論壇會議文集[C];2010年
2 羅光強;曾福生;曾偉;;產業(yè)結構變遷對湖南經濟增長波動的影響[A];湖南省經濟學學會年會暨科學發(fā)展觀與湖南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范建;;科研投資的外溢效應及其實證分析[A];首屆上海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范建;;科研投資的外溢效應及其實證分析[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6)[C];2007年
5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Input of S&T in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the Elasticity Analysis[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共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海波;R&D投入績效評價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2 陳鵬;臺灣經濟波動沖擊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楊淑霞;中國電力需求周期演變規(guī)律及轉折點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6年
4 耿中元;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5 黃俊;武漢市財政農業(yè)科技投入模式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6年
6 祝云;地方財政科技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7 孔憲麗;轉型期的中國工業(yè)增長及其結構性特征[D];吉林大學;2008年
8 艾德春;我國煤炭供需平衡的預測預警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8年
9 劉士寧;改革以來中國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唐德祥;科技創(chuàng)新與區(qū)域經濟的非均衡增長[D];重慶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白雪;世界油船訂單量的波動及其預測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劉成;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段敏敏;科技進步推動青島市四方區(qū)經濟轉型的實證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0年
4 李俊杰;區(qū)域科技投入產出相對效率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倪一東;湖北省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高慧清;基于ANP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經濟增長互動影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7 趙曉潔;公共財政支持陜西科技產業(yè)發(fā)展的績效評價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8 王薇;科技創(chuàng)新對首都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及對策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姝;吉林省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陳曉莉;經濟發(fā)展、市場結構與食品工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關系的實證分析[D];西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峰;動態(tài)經濟系統(tǒng)分析的經濟計量模型與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03年02期
2 張軍;道格拉斯·諾斯的經濟增長理論述評[J];經濟學動態(tài);1994年05期
3 潘士遠;史晉川;;內生經濟增長理論: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學(季刊);2002年03期
4 姚洋;非國有經濟成分對我國工業(yè)企業(yè)技術效率的影響[J];經濟研究;1998年12期
5 連燕華;我國科技投入的模式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1997年02期
6 朱春奎;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均衡關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年03期
7 柴俊武,萬迪f ;企業(yè)規(guī)模與R&D投入強度關系的實證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3年01期
8 金玲娣,陳國宏;企業(yè)規(guī)模與R&D關系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1年01期
9 范柏乃,江蕾,羅佳明;中國經濟增長與科技投入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5期
10 張小蒂,李風華;技術創(chuàng)新、政府干預與競爭優(yōu)勢[J];世界經濟;2001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鎮(zhèn);傅毓維;;基于互譜分析的科技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作用研究[J];學術交流;2008年11期
2 蘇屹;;區(qū)域經濟增長和科教投入的互譜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09期
3 劉拓;傅毓維;;我國科教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實證分析:1979-2006[J];科學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4 劉拓;齊琳;傅毓維;;我國科教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互譜分析[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5 汪巍;;西方學者關于金屬礦產需求與經濟增長關系理論的綜述[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1990年04期
6 隋映輝;試論知識經濟與中國經濟應有的戰(zhàn)略性轉變[J];科技導報;1998年06期
7 田益祥,李紅松;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多目標決策模型及實證[J];安康師專學報;1999年02期
8 陳丹宇;浙江省經濟增長貢獻因素實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1年08期
9 金岳祥;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和職業(yè)教育[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10 孫文祥;高校研發(fā)實力與經濟增長的區(qū)域差異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卓成霞;;金融危機下保就業(yè)與保經濟增長的博弈研究[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運石;;主觀幸福感和經濟增長[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鴻飛;于進才;孟繁一;;試析中國經濟增長的環(huán)境成本[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現代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5 劉渝琳;白艷蘭;;金融深化影響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機制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吳開;夏鑫;;技術創(chuàng)新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劉忠文;;經濟增長與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淺析[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韓中豪;胡雄星;張明旭;;上海市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污染水平的關系[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6年
9 劉幸菡;吳國蔚;;環(huán)境庫茲涅茨曲線及其在中國的實證檢驗[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維國;楊曉華;;我國國債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分析——兼論國債負擔對國債經濟增長效應的影響[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鳴驥;創(chuàng)新激發(fā)經濟增長[N];中國財經報;2002年
2 張曉靜,張開飛;經濟增長能否承受稅收高速增長之重[N];中國稅務報;2005年
3 蔡f ;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N];湖北日報;2001年
4 陳 頤;教育是經濟增長關鍵因素[N];經濟日報;2003年
5 李茹萍;工業(yè)產值突破千億珠海經濟增長提速[N];經濟日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王比學;7%,我們有信心![N];人民日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杜萍;經濟增長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場報;2001年
8 余少謙;實現農村和諧經濟增長[N];福建日報;2007年
9 見習記者 王白露;人行預計:我省今年經濟增長10%以上[N];湖南經濟報;2007年
10 ;中國需要重新平衡經濟增長[N];機電商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琳;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程治中;論城市化與經濟增長[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3 關春華;印度對外貿易政策改革績效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4 黃菁;環(huán)境污染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及影響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5 張寶貴;教育科學發(fā)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6 陳萍;文化軟實力的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7 王然;市場化進程、企業(yè)家職能配置與經濟增長[D];暨南大學;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觀產權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國經濟增長研究[D];遼寧大學;2009年
9 劉暢;中國益貧式增長中的經濟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10 方化雷;中國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污染之間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波;基于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2 于曉黎;青島市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污染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李田田;標準對湖南省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洪韜;制度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國際比較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韓長春;區(qū)域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7 丁昌昆;財政政策與經濟增長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8 張亞軍;天津市環(huán)境質量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9 郭剛軍;遼寧高新技術產業(yè)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7年
10 魯濤;國有銀行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848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18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