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我國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4 11:07

  本文關鍵詞:我國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校 困難大學生 資助政策 教育公平


【摘要】: 大學生資助政策是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和重視的一個問題,因為它不僅關系各國社會公平公正的實現,還對當今各國的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本論文運用文獻法、對比法、問卷調查法,個別訪談法,數據分析法等方式,結合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成本補償理論,對我國現行高等教育資助政策存在的各種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了探討,得出以下結論:我國高等教育最新獎助政策與以往的資助政策相比體現了一定的教育公平,如設立高校專門獎助機構,確保獎助政策的落實:設立各級資助對象認定組織,杜絕以往資助對象認定的主觀片面性;明確區(qū)分獎、助類別,規(guī)范獎、助對象,提高獎助額,擴大獎助面;提高助學金的資助額,明確發(fā)放方式。 現行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實施,從宏觀上和微觀上來看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保障了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所需經費,激勵家庭困難學生更加努力學習,使家庭困難學生樹立自信,內心獲得安全感;維護了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維護了高校的正常、持續(xù)發(fā)展。 但研究國家新資助政策本身及其在高校執(zhí)行的情況時,也發(fā)現一些問題:政策規(guī)定的責任分配欠合理,高校承當的責任過大;因高校隸屬關系不同,獎助金承擔主體不同,導致資金到位時間不同步;貧困標準模糊,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認定工作存在難度:校內外資助信息溝通不暢,出現重疊資助;個別輔導員敷衍了事、濫用權力;助學力度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忽視發(fā)展社會助學力量等。 針對出現的問題,我們經過深入的研究及原因分析之后提出以下對策: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增加地方政府助學力度,改變高校唱獨角戲現狀;合理制定政策,資金到位渠道統一;明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等級認定標準,規(guī)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發(fā)動社會力量、合理利用民間組織,建立有效的學生資助信息溝通網絡;完善監(jiān)督制度,強化對高校和學生雙方共同監(jiān)督的職能;確實提高高校輔導員的待遇和地位,培養(yǎng)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使用高素質的輔導員人才;健全助學貸款的貸后管理法規(guī),大力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
【關鍵詞】:高校 困難大學生 資助政策 教育公平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526.7;G649.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4
  • 1.1 論文寫作背景9-10
  • 1.2 論文寫作目的及意義10-12
  • 1.2.1 寫作目的10-11
  • 1.2.2 論文寫作的意義11-12
  • 1.3 國內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12-13
  • 1.4 研究思路及分析路線13-14
  • 第2章 相關名詞及理論闡釋14-18
  • 2.1 “大學生資助政策”14
  • 2.2 公平14-15
  • 2.3 教育公平15
  • 2.4 教育公平理論15-16
  • 2.5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與補償理論16-18
  • 第3章 我國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的歷史發(fā)展18-25
  • 3.1 我國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的歷史演變18-20
  • 3.2 我國高,F行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內容體系20-25
  • 3.2.1 國家獎學金21-22
  • 3.2.2 國家勵志獎學金22
  • 3.2.3 國家助學金22-23
  • 3.2.4 國家助學貸款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3-24
  • 3.2.5 高校勤工助學24-25
  • 第4章 我國高校大學生助學政策現狀分析25-43
  • 4.1 現行大學生資助政策的進步之處25-27
  • 4.1.1 設立專門的機構,確保政策的落實25
  • 4.1.2 設立認定組織,杜絕認定的片面性25-26
  • 4.1.3 明確區(qū)分獎、助類別,規(guī)范獎、助對象26
  • 4.1.4 提高助學金的資助額,明確發(fā)放方式26-27
  • 4.2 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取得的成果27-31
  • 4.2.1 微觀方面27-29
  • 4.2.2 宏觀方面29-31
  • 4.3 我國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31-38
  • 4.3.1 責任分配欠合理,高校承當責任過大31-32
  • 4.3.2 高校隸屬關系不同,助學金到位時間不同步32-33
  • 4.3.3 貧困大學生的認定工作存在難度33-34
  • 4.3.4 校內外資助信息溝通不暢,,出現重疊資助34
  • 4.3.5 個別輔導員素質差、濫用權力34-35
  • 4.3.6 助學力度無法滿足學生需求35-37
  • 4.3.7 忽視發(fā)展社會助學力量37-38
  • 4.4 原因分析38-43
  • 4.4.1 教育資源有限與地方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大之間存在矛盾38-39
  • 4.4.2 地區(qū)和高校之間發(fā)展水平的差異39-40
  • 4.4.3 國家資助政策還不夠完善40-41
  • 4.4.4 助學管理力度不強41-43
  • 第5章 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43-52
  • 5.1 國外經驗借鑒43-44
  • 5.2 對策44-52
  • 5.2.1 增加地方政府助學力度,改變高校唱獨角戲現狀44-45
  • 5.2.2 合理制定政策,資金到位渠道統一45-46
  • 5.2.3 明確貧困等級認定標準,規(guī)范貧困學生的認定46-47
  • 5.2.4 建立有效的學生資助信息溝通網絡47-48
  • 5.2.5 強化對高校和學生雙方共同監(jiān)督的職能48-49
  • 5.2.6 培養(yǎng)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使用高素質的輔導員人才49
  • 5.2.7 健全貸后管理法規(guī),大力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49-50
  • 5.2.8 制定國家助學法規(guī),明確各方助學責任50-52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52-53
  • 參考文獻53-55
  • 附錄55-60
  • 致謝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南笛;京城一景:百姓透視高校擴招[J];中國科技月報;1999年09期

2 林健;高校擴招后如何提升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1年Z1期

3 李曉波,戎進;試論擴招形勢下如何提高教育質量[J];江漢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4 段汝和!郵編:075131 ,陳建新!郵編:075131;試論高校擴招與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1年04期

5 薛彥;高校擴招與教育體制改革[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初立新;我省高校擴招后的商業(yè)貸款情況分析及對策[J];遼寧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陳曉榮,樊勇,朱保成;高校擴招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心理問題及其調適[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高慶梅,王燕榮;高校擴招對數學專業(yè)基礎課教學的影響[J];固原師專學報;2003年06期

9 臧東娥;試論高校擴招后教師定位的轉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10 李華;高校擴招后教學改革的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彥;;也談高校擴招[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2 肖鳳翔;陳璽名;;我國高等學校過度債務的成因及其預警措施[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趙敬書;蘇含英;;高校擴招與教室資源管理的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4 胡健;;陜西省高校教育經費投入的結構性矛盾及對策[A];建國60年陜西教育30年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獲獎論文[C];2010年

5 馮長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談高校擴招后教學質量保證問題[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6 司林波;;從經濟人的視角看我國的高校擴招[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7 孫河川;;沈陽市高校辦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究—以沈陽師范大學為例[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8 李漫紅;蘇明飛;;高校擴招背后——談大眾教育及其未來之路[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9 陳琴;胡維治;;論擴招后高等教育對向上社會流動的影響[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林建榮;;高校擴招后圖書館讀者文獻需求變化及應對之策[A];福建省社會科學信息工作年會網絡時代文獻信息的傳統與現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樂 傅丕毅;高校擴招要“質”“量”并重[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2 本報記者 陳韶旭;高校擴招質量須保證[N];文匯報;2002年

3 徐勇;高校擴招不能犧牲質量[N];新華日報;2000年

4 潘晟;高校不是鍍金場,質量才是生命線[N];上海金融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顧巍鐘;關注高校擴招規(guī)模調整[N];新華日報;2002年

6 劉萬永;高校擴招了 還需要自考嗎?[N];西藏日報;2003年

7 魯寧;高校擴招沒有錯[N];中國經營報;2003年

8 記者 秦健;市內高校擴招 高考內容減少[N];重慶商報;2009年

9 本報實習記者 肖禎;理性看待高校創(chuàng)收[N];中國會計報;2011年

10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 周燕;南非高校擴招的問題及其對策[N];中國教育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寶婷;社會信任的困境與基礎[D];上海大學;2011年

2 李志杰;美國聯邦大學生資助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戴鳳燕;高校擴招與國民受教育水平、教育不平等[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彭清華;高校擴招的經濟社會貢獻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葉通賢;高等學校貸款風險的控制與化解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袁暉光;中國高校擴招背景下大學生就業(yè)和工資調整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王海龍;我國高考招生錄取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安錦;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促進政策與促進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9 趙貴臣;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娣;職業(yè)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康;大學生資助政策實施的現狀調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2 朱海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內容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曹艷紅;我國“985工程”高校定位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4 李超慧;中美大學生資助政策比較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5 羅敏;高校自主招生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劉奇?zhèn)?化解高校債務問題的途徑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7 甘雪蓮;高校擴招的人口學效應[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杜德省;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林堅;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機制分析[D];寧波大學;2011年

10 楊潔;擴招以來湖北高校本科專業(yè)結構調整的政策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884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0884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177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