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互動、主動——智慧教室對藝術教育的積極影響及作用
本文關鍵詞:生動、互動、主動——智慧教室對藝術教育的積極影響及作用
【摘要】:藝術教育在智能環(huán)境下與新技術相結合,形成智慧教室。智慧教室為全面、多層次的提高藝術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可以使藝術教育教學過程進一步可視化、人性化、個性化,活躍課堂氛圍,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藝術教學中采用智慧教室及相關新技術手段,增加了藝術所帶來的美感體驗和知識信息,真正實現(xiàn)了人文藝術教育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作者單位】: 西安音樂學院;
【關鍵詞】: 智慧教室 藝術教育 影響 作用
【基金】:陜西省本科高校省級教學團隊——音樂教育學教學團隊項目(陜高教2014年)資助
【分類號】:G434;J0-4
【正文快照】: 1智慧教室與藝術教育目前,英文中關于智慧教室的概念有許多,主要有“Smart Classroom”“Classroom of Future”“Classroom of Tomor-row”等。概括而言,多元化交互教學的物理環(huán)境與虛擬環(huán)境相融合的智慧教室。如圖1所示:圖1智慧教室示意圖(Mike Merrill 2006)藝術教育中對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莉;試論藝術教育發(fā)展的一體化趨勢[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劉選清;論普通高校推廣藝術教育的途徑[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3 李三強,李維錦;民族藝術教育在云南文化大省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2000年04期
4 宋鋼 ;藝術教育前瞻[J];美苑;2000年06期
5 李育強;重視藝術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的思考[J];泉州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6 王子銘;;簡說審美—藝術教育[J];設計藝術;2000年02期
7 ;創(chuàng)意教育是每個學生的權利——香港藝術發(fā)展局關于藝術教育的建議[J];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09期
8 李健寧;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發(fā)展中專藝術教育[J];黃梅戲藝術;2001年04期
9 黃婉瑩;淺談藝術教育對身心健康的特殊功用 關于加強藝術教育提高學員心身健康素質的思考[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10 趙步陽;網絡在藝術教育中的應用前景[J];金陵職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輝;;淺談藝術教育中的以人為本[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2 盧兼兼;;民族化、國際化與藝術教育的改革走向——讀金光《藝術與文化》[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一輯)[C];2011年
3 李俊;;管窺藝術教育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4 周婕;劉五華;;中等職業(yè)學校加強藝術教育的必要性與緊迫性[A];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蔣萬海;;淺談學院的藝術教育[A];中國演員(2009年第4期總第10期)[C];2009年
6 林戈爾;;淺談藝術教育基本規(guī)律[A];中國演員(2012年第4期總第28期)[C];2012年
7 彭吉象;;素質教育與藝術教育[A];“臥龍人生”文化講演錄(第二輯)[C];2012年
8 劉佳;劉斯榮;;基于環(huán)境藝術教育下的情感培養(yǎng)[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9 董曉紅;;搭建科學和人文融合的橋梁——從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過程透視藝術教育的審美價值[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10 徐英;;藝術教育“兩種人才模式"培養(yǎng)的理論構想[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劍;藝術教育不應只重技術忽視內涵[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陳玉蘭邋舒志義;香港藝術教育:春風十年 碩果滿園[N];中國藝術報;2007年
3 通訊員 李二紅 官鵬;浠水縣加強藝術教育推進和諧校園建設[N];黃岡日報;2007年
4 賈詠梅;充分發(fā)揮藝術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特殊作用[N];文藝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陳戈 實習記者 丁小倩;藝術教育應是必修的素質教育[N];中國文化報;2007年
6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 著名演員 濮存昕邋 ;我看“藝考熱”[N];人民日報;2008年
7 董銘;法蘭西藝術教育掠影[N];中國文化報;2008年
8 北京財貿職業(yè)學院教師 胡慶平;藝術教育為職業(yè)院校增添活力[N];中國藝術報;2008年
9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黃宗賢;藝術教育:30年變革之路[N];中國文化報;2008年
10 熊永松 洛桑曲尼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要著力在轉變思想觀念上下功夫[N];西藏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豐;新中國六十年藝術教育的實踐進展與理論創(chuàng)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2 賀曉舟;近代中國藝術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藍星;個體藝術智能的發(fā)生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4 ?×;回返審美之源[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迎杰;生成性藝術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達米樓;創(chuàng)造性因素的研究對藝術教育的啟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張波;美國藝術教育思想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殷波;中國現(xiàn)代藝術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周偉業(yè);虛實相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平;現(xiàn)象學美學視野下的藝術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黃志軍;藝術教育與人的美學生成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周芳;藝術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肖樂;藝術教育的一朵奇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胡清媛;中國博物館藝術教育現(xiàn)狀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6 張晉紅;關于新時期藝術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學;2005年
7 魏娜;藝術教育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殷瑛;美善相諧的藝術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趙敏麗;在工科院校開展藝術教育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10 李莉;藝術教育與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780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7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