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影響因素調查與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影響因素調查與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水平現(xiàn)狀,獲取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情緒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改善對策,為增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方法筆者通過對河南和安徽兩地六所5~8年級的1 182名學生(包括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進行問卷測試、數據統(tǒng)計整理,再經過縱向和橫向的孤獨水平對比,獲取影響留守兒童孤獨水平和孤獨傾向的因素;結果農村留守兒童孤獨量表平均得分和孤獨傾向檢出率均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t檢驗結果顯示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留守兒童孤獨感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性別、獨生子女與否、家庭經濟水平和父母親的文化程度多因素的影響.結論針對影響留守兒童孤獨感因素,分別從家庭教育、學校職能、家長個人和政府四個層面上提出了自己的改善留守兒童孤獨感見解和對策.
【作者單位】: 商丘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
【關鍵詞】: 留守兒童 孤獨水平 孤獨傾向 對策
【基金】:河南省社科聯(lián)2014年調度研課題(項目編號:SKL-2014-2035)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我國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和家庭條件等因素的制約,使眾多的進城打工的農民工無法讓子女隨行撫養(yǎng),只能將子女留在家中由隔代老人或他人代管照顧,這樣就出現(xiàn)了眾多子女和父母分居兩地的不良現(xiàn)象,促使這些孩子們成了一個新的社會群體——農村留守兒童[1]49-51.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遠春;湯枰;吳軍;;淺談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才智;2008年22期
2 閔永勝;姚本先;;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8年01期
3 張才國;汪麗娜;;淺析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及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9年21期
4 杜明翠;劉維璐;劉晶晶;于麗;徐曉悅;;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為例[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10年03期
5 姜霞;;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與解決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0年11期
6 張瑞華;許慧;鄭俊英;;8~11歲農村留守兒童失言理解的發(fā)展[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閆愛彪;;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現(xiàn)狀及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4年03期
8 葛曉穗;;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其防治[J];人民論壇;2014年20期
9 佘凌;羅國芬;;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學研究述評[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高啟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以河南省某市縣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3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趙景欣;王乾宇;申繼亮;;友誼質量、社會問題解決與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之間的關系[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魏賢玉;朱藹;朱相華;;心理干預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影響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精神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3 趙景欣;申繼亮;;家庭保護因素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郁、反社會行為[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趙文德;范麗恒;;農村留守兒童生活滿意度的現(xiàn)狀調查[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白少俠 通訊員 孫力 吳強;“愛心小屋”醫(yī)治農村留守兒童“心病”[N];人民公安報;2013年
2 記者 李俊奇 靳國慶;留守兒童行為和心理問題突出[N];農民日報;2006年
3 甘州區(qū)三閘鎮(zhèn)中心學校 陳玉霞;留守兒童心理分析及對策建議[N];張掖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雷雨;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年
2 張君玲;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
3 季小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影響因素調查與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72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7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