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韌性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小學生心理韌性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心理韌性是個人在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傷、危險、逆境等重大的壓力后對外界的重新適應度,表示個體從艱難的環(huán)境中重新恢復。在激烈的生存競爭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的每一次變革都給小學生個人、家庭都帶來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家庭結(jié)構(gòu)都面臨著挑戰(zhàn),學生父母的感情、是否外出務工、家庭和學校暴力、傳統(tǒng)家庭結(jié)構(gòu)的消解等都對小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并對小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帶來影響,F(xiàn)階段,針對小學生的心理韌性問題已經(jīng)有學者展開有效地干預研究,同時在一些小學中教師采用團體輔導的方式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文主要以小學生的心理韌性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研究,深入探究小學生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小學生心理韌性的現(xiàn)狀、心理韌性和干預之間的關(guān)系、心理干預的效果等,為提升小學生的心理韌性實踐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本文研究基于學術(shù)界對心理韌性、心理團體干預等問題的研究成果,利用問卷調(diào)查和實驗研究等方式對249名小學生進行評測,分析小學生心理韌性現(xiàn)狀、團體干預有效性等等,并得出下列幾項結(jié)論:(1)小學生心理韌性的整體情況趨于中等偏上,小學生在積極認知、情緒控制、目標專注、家庭和人際支持方面的心理韌性情況良好。(2)小學生的性別不同在心理韌性上的差異不顯著。(3)小學生的年級不同在心理韌性上的差異非常顯著。(4)小學生是否為獨生子女在心理韌性的整體差異上不顯著,但獨生子女在家庭支持、積極認知和人際支持方面的得分要高于非獨生子女,差異顯著。(5)小學生父母是否離異在心理韌性上的差異非常顯著。(6)城鎮(zhèn)生源地的小學生在心理韌性的積極認知、人際支持、總分方面都高于來自農(nóng)村的小學生,具有顯著水平。(7)心理韌性團體干預會提升小學生們的心理韌性水平,并具有顯著性。
【關(guān)鍵詞】:小學生 心理韌性 現(xiàn)狀 心理干預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4.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引言10-12
- 1 文獻綜述12-22
- 1.1 心理韌性概述12-14
- 1.1.1 心理韌性的概念界定12-13
- 1.1.2 心理韌性的測量13-14
- 1.2 心理韌性的研究綜述14-17
- 1.2.1 心理韌性的整體研究概述14-16
- 1.2.2 心理韌性的未來發(fā)展趨勢16-17
- 1.3 心理韌性的干預17-22
- 1.3.1 心理韌性干預的概念17-18
- 1.3.2 團體輔導在心理韌性干預中的作用18-20
- 1.3.3 國內(nèi)外關(guān)于團體輔導干預心理韌性的研究20-22
- 2 問題的提出22-25
- 2.1 研究內(nèi)容22-23
- 2.2 研究目的23
- 2.3 研究意義23
- 2.3.1 理論意義23
- 2.3.2 現(xiàn)實意義23
- 2.4 研究假設23-25
- 3 研究設計25-27
- 3.1 研究思路25
- 3.2 研究方法25-27
- 3.2.1 文獻研究法25
- 3.2.2 問卷調(diào)查法25
- 3.2.3 實驗法25-26
- 3.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26-27
- 4 研究一:小學生心理韌性的現(xiàn)狀27-34
- 4.1 研究對象27-28
- 4.2 研究工具28-29
- 4.2.1 自編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調(diào)查表28
- 4.2.2 青少年心理彈性量表28-29
- 4.3 研究結(jié)果29-34
- 4.3.1 小學生心理韌性的整體情況29-30
- 4.3.2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性別上的差異30
- 4.3.3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年級上的差異30-31
- 4.3.4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差異31-32
- 4.3.5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父母是否離異上的差異32
- 4.3.6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生源地上的差異32-34
- 5 研究二:小學生心理韌性的干預機制34-43
- 5.1 研究對象34-35
- 5.2 實驗設計35
- 5.2.1 實驗課程設計35
- 5.2.2 實驗比較設計35
- 5.3 研究工具35-38
- 5.4 研究程序38-39
- 5.4.1 教師培訓38
- 5.4.2 實驗篩選38-39
- 5.4.3 團體輔導制定和實施39
- 5.5 研究結(jié)果39-43
- 5.5.1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前測整體對比情況39-40
- 5.5.2 對照組前后評測對比情況40-41
- 5.5.3 實驗組前后評測對比情況41
- 5.5.4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后測整體對比情況41-43
- 6 討論與建議43-51
- 6.1 小學生心理韌性現(xiàn)狀討論43-46
- 6.1.1 小學生心理韌性的整體情況分析43
- 6.1.2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性別變量上的差異分析43-44
- 6.1.3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年級變量上的差異分析44
- 6.1.4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是否獨生子女變量上的差異分析44-45
- 6.1.5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父母是否離異變量上的差異分析45
- 6.1.6 小學生心理韌性在生源地變量上的差異分析45-46
- 6.2 小學生心理韌性的干預討論46-48
- 6.2.1 團體干預的效果分析46
- 6.2.2 干預有效性因素分析46-47
- 6.2.3 定性分析47-48
- 6.3 建議48-51
- 6.3.1 增強小學生心理韌性干預的有效性48
- 6.3.2 個人是提升學生心理韌性的關(guān)鍵48-49
- 6.3.3 積極的學校和家庭支持能促進學生心理韌性提升49
- 6.3.4 社會環(huán)境應給予小學生群體保護和關(guān)注49-51
- 7 研究結(jié)論與展望51-52
- 參考文獻52-57
- 附錄一57-60
- 附錄二60-61
- 后記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穎;職校學生心理需求初探[J];職教通訊;2000年04期
2 姜曉燕,周鳳玲;試論當前學生心理負擔過重的原因及減負對策[J];教育探索;2001年09期
3 魏敏洪;關(guān)注學生心理 提高教師素質(zhì)[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4 劉廣 ,徐月香;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教育;2002年12期
5 楊世斌;淺談學生心理需求與教師素質(zhì)的關(guān)系[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4年22期
6 郭軍,萬秋;揣摩學生心理做好“心”的工作[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4年02期
7 郭曉梅;誘導啟、發(fā)學生心理自覺教育[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5年S1期
8 朱發(fā)仁;傅新民;;高職學生心理行為研究綜述[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9 賈立娜;;讓他們也摘到“果子”——厭學學生心理之我見[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年00期
10 郭勝忠;高朕棟;高欣;;高校學生心理委員設置的現(xiàn)狀與思考[J];校園心理;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紅東;;教師尊重學生是學生心理的需要[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宋歌;;論高校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3 彭麗華;;中專學生心理特征調(diào)查[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羅青姣;;關(guān)注學生心理教育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李飛;臧永軍;張愛紅;;關(guān)于構(gòu)建高校一年級學生心理危機防控體系的幾點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高曉嬰;;基于高校BBS淺談學生心理危機及有效調(diào)控初探[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教育科學與邊緣科學分冊)[C];2013年
7 徐璐;全莉娟;;大學生心理求助調(diào)查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王竹紅;朱云;;小學中年級學生心理異常行為觀察與思考[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9 劉惠蓮;;談當前學生心理負擔過重的原因及減負對策[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10 胡彬;;“貴族類”(民辦)學校普通班學生心理之分析[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繼剛;經(jīng)驗顯示:學生心理教育至關(guān)重要[N];中國改革報;2007年
2 鄧清平 重慶市酉陽縣實驗小學;談減輕學生心理負擔[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冉茂奇;注重學生心理教育[N];重慶日報;2000年
4 山東省長島縣北長山中心小學 顧雁群;根據(jù)學生心理 選擇家訪方式[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劉靜;重視學生心理需求[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北京小學 張愛云;武術(shù)課要抓住小學生心理[N];中國體育報;2003年
7 江蕓涵;班主任要“走進學生心理”[N];四川日報;2007年
8 賈建廳;教育要注重學生心理環(huán)境建設[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5年
9 深圳商報記者 鄧小群 江惠萍;深圳學生心理危機低齡化[N];深圳商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陳丹;高校應注重學生心理教育[N];通信信息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向秀英;中小學學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學生心理健康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黃滔;四川水利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生心理檔案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周海清;某高校學生心理評測輔導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3 爾曉冉;小學生心理韌性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4 秦永超;大學生心理需要現(xiàn)狀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徐煥芳;高校學生心理危機評估及現(xiàn)狀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6 魏萍;大學生心理求助與應對效能的關(guān)系[D];河南大學;2008年
7 張慧媛;ELT課堂中教師的消極行為對學生心理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賈紅媛;寄宿學校學生心理熱點問題及教育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9 張娜;ZS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契約的結(jié)構(gòu)及其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小學生心理韌性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66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4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