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為教育立法——兼評“打破兒童的自然成長”
本文關鍵詞:天性為教育立法——兼評“打破兒童的自然成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育即自然發(fā)展"是杜威對盧梭教育學的總結。在杜威看來,"教育即自然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學的理論內核,是"明日之學校"的理論基礎。然而,至今依然有中國學者批評盧梭的"教育即自然發(fā)展",并提出"打破兒童的自然成長"這一觀念。這一觀念不只是與現(xiàn)代教育觀念相悖,亦與中國的優(yōu)秀思想傳統(tǒng)b^格難通。"打破兒童的自然成長",其所打破的是兒童的天性,打破的是現(xiàn)代教育的理論基礎。中國的教育學建設和教育改革應當打破那種"打破兒童自然成長"的信條,代之以"教育即自然發(fā)展"的觀念與立場。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關鍵詞】: 天性 自然教育 自然法 兒童教育 兒童本位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教育學類一般課題“兒童教育的現(xiàn)代立場和現(xiàn)代觀念研究”[BAA140011]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教育即自然發(fā)展”是杜威對盧梭教育學的總結。在杜威看來,“教育即自然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學的理論內核,是“明日之學!钡睦碚摶A[1]。然而,“教育即自然發(fā)展”這一觀念在中國學術界并未被完全接納與吸收,甚至依然遭到一些學者的否定與敵視。有的學者不只是反對“教育即自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日飛;;論“兒童本位”的意蘊及其教育規(guī)定性[J];教育學術月刊;2012年02期
2 湯衛(wèi)紅;;兒童本位的數(shù)學課堂[J];江蘇教育;2014年13期
3 ;楊日飛:不要誤用“兒童本位”[J];中小學德育;2012年05期
4 趙準勝;黃淑萍;;20世紀語文教育逐漸背離兒童本位觀的原因[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5 劉曉東;;論兒童本位[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年05期
6 王軍;;立足兒童本位 解讀語文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3期
7 徐萍;伊玉雯;;論兒童本位理念下的語文教材觀——從《開明國語課本》走紅談起[J];東方論壇;2013年03期
8 馬薇;;淺議兒童本位下的習作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25期
9 朱自強;;論“兒童本位”論的合理性和實踐效用[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10 朱亞燕;;兒童本位,讓情理共生——談兒童文學類課文的教學實踐[J];考試周刊;2012年6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伍梅;;兒童本位:少兒電視劇“寓教于樂”的關鍵(摘要)[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浦漫汀;回歸兒童本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2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員,《解放兒童》一書作者 劉曉東;我們?yōu)槭裁匆夥艃和痆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莊斌;兒童小說寫作的“過本位”現(xiàn)象[N];文藝報;2007年
4 黃越;兒童文學 多一點“兒童本位”[N];光明日報;2000年
5 ;兒童文學學科:亟需從“編者”時代跨入“著者”時代[N];中華讀書報;2010年
6 朱自強;梅杰:童書“識小”[N];中華讀書報;2014年
7 徐安琪;新婚姻法體現(xiàn)“兒童本位”理念[N];法制日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章紅雨;原創(chuàng)少兒書:“兒童本位”的勝利[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準勝;呼喚和諧的兒童本位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D];吉林大學;2007年
2 趙大軍;兒童文學理論的基本問題與方法[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楊日飛;教育與兒童的自然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詩;《開明國語課本》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孫斯源;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兒童本位弱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孟亞楠;兒童本位觀與繪本設計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3年
4 陳霞;論童話英漢翻譯中的兒童本位原則—兼評《阿麗思漫游奇境記》中譯本[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5 陳婕;兒童文學教育視閾中的兒童本位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6 董娟;基于兒童本位的課外閱讀課外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7 黃敏玲;基于兒童本位視角的小學語文教科書寓言改編情況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8 殷翠玲;譯者慣習與兒童文學翻譯語體問題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龔文燕;兒童精神家園的回歸與守望[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海燕;兒童本位的《開明國語課本》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天性為教育立法——兼評“打破兒童的自然成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6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3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