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對2016年度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轉(zhuǎn)載論文的分析與展望
發(fā)布時間:2022-01-21 16:06
通過對2016年度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轉(zhuǎn)載論文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出,文章來源較為廣泛,在被全文轉(zhuǎn)載的文章中,其源雜志所占篇目較多的依次為《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教育學報》等。從第一作者所屬單位性質(zhì)看,高校仍然處于絕對主體地位。教育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在教育基本理論、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德育、教學論、教育技術、教師教育、教育史、比較教育等領域都有所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深入研究、"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教育學學科建設、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變革、教育信息化的中國特色研究、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推進的探討、教育精準扶貧縱深推進的政策支持等是教育學問題研究的未來走向。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 2017,3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2016年度論文轉(zhuǎn)載概況
(一)欄目設置及論文分布
(二)源雜志全文轉(zhuǎn)載量排名
(三)第一作者所屬單位統(tǒng)計
二、教育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問題
(一)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學本土話語體系建構(gòu)與教育理論、教育實踐關系再探討
1. 建構(gòu)教育學的中國話語體系
2. 深度探討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
(二)教育改革:改革的理論探究與路徑選擇
(三)教育科研:教育研究追求立場的澄明與實證研究的反思重構(gòu)
1. 教育研究追求立場的澄明
2. 實證研究的反思重構(gòu)
(四)德育研究:立德樹人的路徑探索與公民教育的深化
1. 立德樹人的路徑探索
2. 公民教育的深化
(五)教學論:研究取向的確定與學習觀的重建
1. 教學論研究取向的確定
2. 學習觀的深度重建
(六)教育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教育與技術的深度融合
(七)教師教育:專業(yè)發(fā)展與道德提升
1.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2. 教師道德提升
(八)教育史:中國教育史學發(fā)展研究與中外教育家思想今論
1. 中國教育史學發(fā)展研究
2. 中外教育家思想今論
(九)比較教育:研究方法反思與教育熱點探討
1. 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
2. 教育熱點問題的國際探討
三、教育學研究的未來展望
(一)核心素養(yǎng)的深入研究
(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教育學學科建設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變革
(四)教育信息化的中國特色研究
(五)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推進的探討
(六)教育精準扶貧縱深推進的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文性:中國高等教育學建構(gòu)的價值向度[J]. 黃巨臣,李樂帆. 大學教育科學. 2021(05)
[2]新時代教育學術期刊選題熱點解析——以《教育研究》為例[J]. 金東賢. 中國編輯. 2020(08)
[3]《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領域轉(zhuǎn)載論文分布[J]. 王露楊,楊國立.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19(04)
[4]吉林省教育學院2017年度科研工作發(fā)展報告[J]. 趙準勝,鄧閻鋼.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8(06)
[5]中學語文課堂中價值誤區(qū)的矯正策略——以反智主義、功利主義、犬儒主義為中心[J]. 胡丹.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8(05)
[6]吉林省教育學院2016年度科研工作發(fā)展報告[J]. 鄧閻鋼,趙準勝,金花子.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7(08)
博士論文
[1]中日美術教育的比較研究[D]. 饒丹.華東師范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美術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 洪露萍.上海師范大學 2021
[2]“研學后教”模式對高中生生物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的實證研究[D]. 黃燕娜.廣州大學 2020
[3]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較研究[D]. 黃小敏.湖北師范大學 2019
[4]我國核心素養(yǎng)理論發(fā)展研究[D]. 劉淑華.云南師范大學 2018
[5]自我的掙扎與重塑[D]. 李彩彩.東北師范大學 2018
[6]網(wǎng)絡學習空間學生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 陳文峰.河南大學 2017
[7][D].
本文編號:3600573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 2017,3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2016年度論文轉(zhuǎn)載概況
(一)欄目設置及論文分布
(二)源雜志全文轉(zhuǎn)載量排名
(三)第一作者所屬單位統(tǒng)計
二、教育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問題
(一)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學本土話語體系建構(gòu)與教育理論、教育實踐關系再探討
1. 建構(gòu)教育學的中國話語體系
2. 深度探討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
(二)教育改革:改革的理論探究與路徑選擇
(三)教育科研:教育研究追求立場的澄明與實證研究的反思重構(gòu)
1. 教育研究追求立場的澄明
2. 實證研究的反思重構(gòu)
(四)德育研究:立德樹人的路徑探索與公民教育的深化
1. 立德樹人的路徑探索
2. 公民教育的深化
(五)教學論:研究取向的確定與學習觀的重建
1. 教學論研究取向的確定
2. 學習觀的深度重建
(六)教育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教育與技術的深度融合
(七)教師教育:專業(yè)發(fā)展與道德提升
1.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2. 教師道德提升
(八)教育史:中國教育史學發(fā)展研究與中外教育家思想今論
1. 中國教育史學發(fā)展研究
2. 中外教育家思想今論
(九)比較教育:研究方法反思與教育熱點探討
1. 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
2. 教育熱點問題的國際探討
三、教育學研究的未來展望
(一)核心素養(yǎng)的深入研究
(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教育學學科建設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變革
(四)教育信息化的中國特色研究
(五)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推進的探討
(六)教育精準扶貧縱深推進的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文性:中國高等教育學建構(gòu)的價值向度[J]. 黃巨臣,李樂帆. 大學教育科學. 2021(05)
[2]新時代教育學術期刊選題熱點解析——以《教育研究》為例[J]. 金東賢. 中國編輯. 2020(08)
[3]《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領域轉(zhuǎn)載論文分布[J]. 王露楊,楊國立.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19(04)
[4]吉林省教育學院2017年度科研工作發(fā)展報告[J]. 趙準勝,鄧閻鋼.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8(06)
[5]中學語文課堂中價值誤區(qū)的矯正策略——以反智主義、功利主義、犬儒主義為中心[J]. 胡丹.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8(05)
[6]吉林省教育學院2016年度科研工作發(fā)展報告[J]. 鄧閻鋼,趙準勝,金花子.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7(08)
博士論文
[1]中日美術教育的比較研究[D]. 饒丹.華東師范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美術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 洪露萍.上海師范大學 2021
[2]“研學后教”模式對高中生生物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的實證研究[D]. 黃燕娜.廣州大學 2020
[3]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較研究[D]. 黃小敏.湖北師范大學 2019
[4]我國核心素養(yǎng)理論發(fā)展研究[D]. 劉淑華.云南師范大學 2018
[5]自我的掙扎與重塑[D]. 李彩彩.東北師范大學 2018
[6]網(wǎng)絡學習空間學生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 陳文峰.河南大學 2017
[7][D].
本文編號:36005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6005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