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抑郁情緒相關因素及其自信心訓練的干預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抑郁情緒相關因素及其自信心訓練的干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了解大學生抑郁情緒及其他社會心理量表的特點和現狀,研究大學生抑郁情緒相關因素;探究究自信心團體訓練對大學生抑郁情緒的改善作用。方法:1、調查研究:采用《一般個人情況調查表》、《抑郁自評量表》、《青年學生自信問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信任量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消極完美主義問卷》對山西省四所高校1000名大學生施測,以了解大學生抑郁狀況及其他社會心理變量現狀,同時考察這些社會心理變量和抑郁情緒的關系。2、干預研究:選取大學生抑郁情緒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實驗組(35人)和控制組(35人),所有被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組接受自信心團體訓練,控制組不做處理。干預共進行8次,每周2次,每次120分鐘,為期4周?刂平M不進行干預。比較《抑郁自評量表》、《青年學生自信問卷》、《簡易應對方式問卷》、《信任量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和《消極完美主義問卷》前測、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的數據,以評定自信心團體訓練對大學生抑郁情緒的改善作用。結果:1、調查研究結果(1)大學生在抑郁自評量表的得分分布在25~83.75分,均分46.06±10.93,大學生抑郁情緒檢出率在24.74%,其中輕度抑郁113人,中度抑郁41人,重度抑郁11人。大學生抑郁、自信、生活事件總分及各維度、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信任的信賴維度以及消極完美主義的過渡計劃維度存在性別差異(p0.05),抑郁在單親和雙親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抑郁、領悟社會支持、生活事件總分及各維度、信任量表依靠性維度和總分在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2)抑郁與自信、領悟社會支持、積極應對、信任總分及其各維度、消極完美主義的過度謹慎維度呈顯著負相關(p0.05),與生活事件量表總分及其各維度、消極應對、消極完美主義總分及其害怕失敗、猶豫遲疑、過渡計劃維度得分呈顯著正相關(p0.05)。(3)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表明影響抑郁的主要因素有積極應對、害怕失敗、自信、消極應對、領悟社會支持、生活事件、猶豫遲疑、信賴和性別,九個變量共解釋抑郁變異的50%。2、干預研究結果(1)對前測、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的數據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抑郁(f=31.306,p0.01)、自信(f=13.473,p0.01)、領悟社會支持(f=5.853,p0.05)、積極應對(f=6.958,p0.05)、消極應對(f=8.010,p0.01)、信任總分(f=4.993,p0.05)及其信賴維度(f=4.646,p0.05)得分處理效應顯著;抑郁(f=36.211,p0.01)、自信(f=60.545,p0.01)、領悟社會支持(f=21.634,p0.01)、積極應對(f=24.627,p0.01)、消極應對(f=7.204,p0.01)、信任總分及其各維度(f=24.709,p0.01,f=12.643,p0.01,f=11.780,p0.01,f=24.651,p0.01)、消極完美主義總分及其害怕失敗、猶豫遲疑、過渡計劃維度(f=15.657,p0.01,f=14.934,p0.01,f=11.780,p0.01,f=19.532,p0.01)得分有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抑郁(f=19.061,p0.001)、自信(f=33.480,p0.01)、領悟社會支持(f=2.208,p0.05)、積極應對(f=13.463,p0.01)、信任(f=4.543,p0.05)及其信賴維度(f=4.386,p0.05)和完美主義的害怕失敗維度(f=3.248,p0.05)的處理效應有隨時間變化的趨勢。(2)對不同時間點實驗組和控制組各量表得分進行比較發(fā)現,實驗組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的抑郁自評量表、消極應對、得分顯著低于控制組(p0.05),實驗組延時后測信任的可預測性維度高于控制組,實驗組自信、領悟社會支持、積極應對、信任及其信賴維度得分顯著高于控制組(p0.05)。結論:(1)大學生抑郁發(fā)生率要高于一般人群,約占到大學生總體的24.74%。(2)影響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因素主要有:積極應對、害怕失敗、自信、消極應對、領悟社會支持、生活事件、猶豫遲疑、信賴和性別。(3)自信心團體訓練能夠降低大學生抑郁情緒,減少消極應對,提升自信、積極應對、領悟社會支持和人際信任感。
【關鍵詞】:抑郁 自信 團體訓練 大學生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1 引言12-29
- 1.1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12-14
-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14-25
- 1.3 研究方法25-26
- 1.4 數據來源與處理26-27
- 1.5 論文框架27-28
- 1.6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28-29
- 2 調查研究29-45
- 2.1 研究目的29
- 2.2 研究對象29-30
- 2.3 研究工具30-32
- 2.4 施測方法32
- 2.5 研究結果32-38
- 2.6 討論38-45
- 3 干預研究45-58
- 3.1 研究目的45
- 3.2 研究對象45
- 3.3 研究工具45
- 3.4 研究程序45-46
- 3.5 干預方案46-47
- 3.6 研究結果47-54
- 3.7 討論54-58
- 4 結論與討論58-60
- 4.1 研究結論58
- 4.2 對策(建議)58
- 4.3 研究不足與展望58-60
- 參考文獻60-69
- 附錄69-70
- 致謝70-71
- 在學期間承擔/參與的科研課題與研究成果71-72
- 個人簡歷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薇;齊鳳蓮;賈林蓉;陳欣;;大學生抑郁情緒探討[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楊美榮;杜君;王曉一;;大學生與同齡社會青年抑郁情緒的比較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5期
3 石英華;;大學生抑郁情緒與成人依戀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2期
4 劉友奪;吳秀光;黃時金;黃周忠;;老年人社會狀況與抑郁情緒調查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9年05期
5 曾文潔;李廣明;;公務員如何釋放自己的抑郁情緒[J];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6 劉堂進;;高中生如何克服抑郁情緒[J];高中生;2013年21期
7 衛(wèi)平祥,姚鳳梅;某高校學生的抑郁情緒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5年04期
8 石英華;魏萍;;大學生抑郁情緒與成人依戀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12期
9 李方玉;;不同項群類運動對改善高職生抑郁情緒的分析研究[J];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10 ;六種方法引導自己走出抑郁情緒[J];家庭科技;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靜華;;社區(qū)老年人抑郁情緒的調查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2 安維娟;徐嵩俐;;住院老干部抑郁情緒的調查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曹筱燕;陳楚僑;宗紀剛;史艷芳;王玉娜;;大學生抑郁情緒與應對靈活性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張弘;陳子瑜;陳嘉鼎;;北京市1399例初中生抑郁情緒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A];第二十四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七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伊麗;武國城;;一例救援人員抑郁情緒的心理干預[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王荷芳;鄭梅;;探討共情護理對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護理危機管理與溝通技巧培訓班論文集[C];2013年
7 蔣月君;朱雅君;嚴建雯;陳傳鋒;;高校畢業(yè)生的抑郁情緒與目標建構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劉桂芳;;老年患者抑郁情緒的臨床研究及護理對策[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張冬敏;郭云飛;;團體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期抑郁情緒的影響[A];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10 李永超;陳優(yōu);葛小錨;;中小學生焦慮抑郁情緒調查分析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鳳鳴;正確地應對抑郁情緒[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2 心理學碩士 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 林曉;如何減少抑郁情緒?[N];北京科技報;2013年
3 翟金國 趙靖平;抑郁情緒和抑郁癥是兩回事[N];健康報;2004年
4 羅中云;沉思惡化抑郁情緒[N];北京科技報;2007年
5 ;抑郁情緒怎么辦?[N];健康時報;2005年
6 于儉;抑郁癥自療五法[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7 記者 李天舒 通訊員 顧敏;我國四成城里老人受抑郁困擾[N];健康報;2011年
8 記者 吳m#麓;文化差異如何影響抑郁[N];北京科技報;2011年
9 翟金國 趙靖平;“郁悶”成為流行語[N];健康報;2005年
10 記者 蔣煒寧 通訊員 翁曉芬;近四成人帶有抑郁情緒[N];寧波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何梅;燒傷并發(fā)抑郁情緒認知加工特點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2 唐聞捷;體育鍛煉干預大學生抑郁情緒的綜合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剛;大學生抑郁情緒對腦獎賞系統(tǒng)功能影響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孫偉銘;江西省社區(qū)老年人抑郁情緒的評估與心理干預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3 劉曄穎;研究生自我同情與抑郁情緒的相關及干預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4 李田田;正念訓練對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李婷婷;大學生抑郁情緒相關因素及其自信心訓練的干預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徐濤;在押男性服刑人員抑郁情緒調查及認知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7 高博;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動物輔助干預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趙承武;基于門診患者的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癥狀與抑郁情緒調查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殷婷婷;團體咨詢對長沙市某社區(qū)老年人抑郁情緒的干預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郝建波;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的抑郁情緒現狀及心理干預研究[D];青島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抑郁情緒相關因素及其自信心訓練的干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76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3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