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系統分析設計研究
本文關鍵詞: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系統分析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人類的發(fā)展建筑已然成為了環(huán)境色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校不斷增長建設,高校建筑、色彩、環(huán)境設計近幾年也越發(fā)受到重視。寒地高校建筑由于地域環(huán)境和特定使用人群的限制,色彩的選擇更應慎重,而寒地高校建筑色彩設計一直被忽視,相關研究較少,如何進行色彩實際調研分析,并針對具有地域特點的高校進行色彩設計,其分析與設計方法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針對寒地高校結合色彩學與建筑學理論,運用瑞典NCS色彩系統進行分析,以總結出寒地高校建筑色彩選用參考色票與創(chuàng)新設計原則為目的,根據寒地城市分布情況與地理環(huán)境,選取三個典型寒地城市為研究范圍,即沈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并從中篩選出15所高校作為典型樣本進行分析研究。在研究視角上以建筑色彩作為主線,對校園進行分區(qū)調研,系統的對色彩進行提取,并通過NCS色彩系統對高校建筑色彩分布進行分析,得出色彩分布規(guī)律,為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的系統分析與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論文主要分為四部分:1.對整體的社會背景等現狀進行分析;2.對色彩學理論進行概述和相關案例分析作為論文研究的理論基礎;3.總結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的特征、問題與影響因素,運用NCS色彩系統對典型樣本進行建筑色彩分析;4.歸納出寒地高校建筑色彩參考色票,以及設計原則,并進行實際案例設計,提出寒地高校建筑色彩設計建議。本課題旨在建立一套寒地高校建筑色彩參考色票,提出可行性色彩設計原則,并運用研究成果進行方案設計實踐,為未來寒地城市與高校建筑色彩提供選色參考與分析設計方法。
【關鍵詞】:寒地 高校 建筑色彩 系統分析 NCS色彩系統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建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244.3;TU11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緒論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社會背景11
- 1.1.2 文化背景11-12
- 1.1.3 經濟背景12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12-14
- 1.2.1 研究的目的12-14
- 1.3 研究的內容、方法及主要創(chuàng)新點14-16
- 1.3.1 研究的內容14-15
- 1.3.2 研究的方法15
- 1.3.3 主要創(chuàng)新點15-16
- 1.4 研究技術路線16-17
- 第2章 建筑色彩理論與發(fā)展概述17-48
- 2.1 課題相關概念解析與界定17-19
- 2.1.1 寒地17
- 2.1.2 高校建筑色彩17
- 2.1.3 系統分析17-18
- 2.1.4 寒地高校研究范圍界定18-19
- 2.2 色彩學理論概述19-36
- 2.2.1 視覺與要素19-25
- 2.2.2 特性與對比25-29
- 2.2.3 感覺與心理29-32
- 2.2.4 建筑色彩功能32-36
- 2.3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36-39
- 2.3.1 國外相關研究現狀36-38
- 2.3.2 國內相關研究現狀38-39
- 2.4 建筑色彩設計相關案例39-47
- 2.4.1 城市色彩相關案例39-44
- 2.4.2 高校建筑色彩相關案例44-47
- 2.5 本章小結47-48
- 第3章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現狀與系統分析48-96
- 3.1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現狀與特征48-50
- 3.1.1 色彩屬性現狀與特征48
- 3.1.2 色彩配色現狀與特征48-49
- 3.1.3 色彩規(guī)劃現狀與特征49-50
- 3.2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存在的問題50-54
- 3.2.1 缺乏地域特征50-51
- 3.2.2 缺乏文化特色51-52
- 3.2.3 缺乏設計創(chuàng)意52-53
- 3.2.4 缺乏整體調研53-54
- 3.3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影響因素分析54-59
- 3.3.1 光對建筑色彩的影響54-55
- 3.3.2 表皮材質對建筑色彩的影響55-56
- 3.3.3 地域環(huán)境對建筑色彩的影響56-57
- 3.3.4 歷史文化對建筑色彩的影響57-59
- 3.4 基于NCS色彩系統下典型寒地高校建筑色彩分析59-95
- 3.4.1 系統分析方法59-61
- 3.4.2 操作過程61-62
- 3.4.3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典型樣本選取62-63
- 3.4.4 寒地高校典型樣本建筑色彩系統分析63-95
- 3.5 本章小結95-96
- 第4章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設計與策略96-122
- 4.1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系統分析96-108
- 4.1.1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數據分析96-98
- 4.1.2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提取98-105
- 4.1.3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數據總結105-108
- 4.2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設計原則108-112
- 4.2.1 同心圓原則108-109
- 4.2.2 心理原則109-111
- 4.2.3 調和原則111-112
- 4.3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設計——以吉林建筑大學南區(qū)為例112-119
- 4.3.1 現狀概況112
- 4.3.2 實際調研112-114
- 4.3.3 問卷調查114-115
- 4.3.4 設計方案115-119
- 4.4 寒地高校建筑色彩設計建議119-122
- 4.4.1 實際調研分析119-120
- 4.4.2 色彩分區(qū)規(guī)劃120
- 4.4.3 突出獨特文化特色120-121
- 4.4.4 建筑色彩需要創(chuàng)意121-122
- 結論122-123
- 參考文獻123-127
- 附錄127-13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131-134
- 致謝1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芳;建筑色彩與社會意識形態(tài)[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2 雍順榮;漫談建筑色彩的作用[J];工業(yè)建筑;2001年04期
3 楊春風,萬奕汐;在灰沉沉與金燦燦之間——北京古城建筑色彩之魅力[J];小城鎮(zhèn)建設;2001年07期
4 崔德軍,金鑫,何松峻;建筑色彩與城市——哈爾濱的地理對建筑色彩的規(guī)定性[J];林業(yè)科技情報;2001年01期
5 李莉;論建筑色彩個性化[J];重慶建筑;2003年03期
6 李莉;借鑒與發(fā)展——建筑色彩認識點滴[J];重慶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7 王曉輝,張文睿;淺談建筑色彩與建筑美[J];林業(yè)科技情報;2004年01期
8 季翔;英國建筑色彩美學意義[J];華中建筑;2004年06期
9 賈淑華,李素艷,趙新華,王書賢;建筑美與建筑色彩[J];遼寧建材;2005年03期
10 余晨曦,陳建和;建筑色彩——設計有品質的生活[J];山西建筑;2005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春宇;陳永敢;;建筑色彩定量方法研究[A];城市化進程中的建筑與城市物理環(huán)境:第十屆全國建筑物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楊春風;;“灰沉沉 金燦燦”——北京古城建筑色彩魅力[A];中國城市文化與城市生態(tài)[C];1998年
3 韓光煦;;關于建筑色彩的思考[A];2001-2003中國流行色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4 申玲;;淺談建筑色彩的材料表現[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5 劉紅;徐紅;;淺析烏魯木齊城市建筑色彩[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6 劉曉敏;;城市建筑色彩與規(guī)劃[A];“加入WTO和科學技術與吉林經濟發(fā)展——機遇·挑戰(zhàn)·責任”吉林省第二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2年
7 王璇;;談影響高校學生宿舍區(qū)建筑色彩的一些因素[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王丙晴;;淺談建筑色彩中的民族文化[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馬寧;艾及熙;;高校建筑色彩類型數字化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10 張玉祥;;城市色彩隨想[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琳;建筑色彩充斥“暴發(fā)戶”心理[N];中國房地產報;2010年
2 ;何唯平委員:對深圳市建筑色彩實施高標準化管理[N];人民政協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李東慧 通訊員 詹吉偉;建筑色彩將納入審批范圍[N];洛陽日報;2012年
4 鄭小東;建筑色彩與材料的真實性[N];中華建筑報;2013年
5 記者 蘇軍亞;打造整體協調的建筑色彩景觀 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品質[N];烏魯木齊晚報(漢);2014年
6 郝東方;我國建筑色彩看上去不美[N];大眾科技報;2004年
7 馮榕;廣州建筑色彩即將告別無序時代[N];廣東建設報;2004年
8 王依友;路橋統一規(guī)劃城市建筑色彩[N];臺州日報;2007年
9 畢曉哲;建筑色彩改造要區(qū)分“公私”[N];光明日報;2009年
10 記者 李琦琨;貴陽規(guī)范建筑色彩提高城市品位[N];經濟信息時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胡沂佳;集結與涌現—江南鄉(xiāng)鎮(zhèn)建筑色彩的場所精神[D];中國美術學院;2016年
2 丁昶;藏族建筑色彩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大鵬;中國近代高校建筑色彩地域性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2 解麗媛;關于長春市重點街道沿街公共建筑色彩的調研與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1年
3 侯國利;區(qū)域景觀規(guī)劃中建筑色彩的系統性研究[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12年
4 曹蕾蕾;試論城市建筑色彩對環(huán)境的影響[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5 嚴瑋辰;歷史文化街區(qū)建筑色彩研究[D];江南大學;2016年
6 蘇美玲;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系統分析設計研究[D];吉林建筑大學;2016年
7 李慧妮;長春近代歷史建筑色彩特征分析及其動態(tài)延續(xù)研究[D];吉林建筑大學;2016年
8 李楠;青島建筑(1897~1914年)色彩分析與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李曉敏;城市的建筑色彩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陳永敢;基于顏色科學的城市建筑色彩定量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寒地高校建筑色彩系統分析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54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3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