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發(fā)展:實踐共同體境脈下的教師專業(yè)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1-08-05 09:55
知識是鑲嵌在共同體的情境脈絡中的,是共同體成員意義協(xié)商的結果。學習即實踐共同體中合法的邊緣性參與。實踐不僅是教師發(fā)展的手段和途徑,其本身就蘊含著學習與發(fā)展。在實踐共同體視域下,分析教師在"實踐——學習場域""融合——協(xié)作區(qū)域""交往——生活世界"這三個不同境遇中的交流與互動,真正將教師的實踐活動與共同體的情境脈絡相結合,確保教師發(fā)展有更加清晰的現(xiàn)實路徑。
【文章來源】:信陽農(nóng)林學院學報. 2018,28(04)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教師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2 教師實踐:共同體中的參與性框架
3 教師發(fā)展:不同境遇中的多層次互動
3.1 實踐———學習場域的互動
3.1.1 相互介入
3.1.2 知識建構
3.2 融合———協(xié)作區(qū)域的互動
3.2.1 意義協(xié)商
3.2.2 身份認同
3.3 交往———生活世界的互動
3.3.1 交往的有效性
3.3.2 生活世界的整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U-G-S”教師教育合作共同體的建構:戴維·伯姆對話理論的視角[J]. 朱桂琴,陳娜.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5(18)
博士論文
[1]哈貝馬斯的社會共同體思想研究[D]. 宋曉丹.吉林大學 2017
[2]學習共同體[D]. 趙健.華東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教師實踐共同體建構研究[D]. 張?zhí)m.西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23545
【文章來源】:信陽農(nóng)林學院學報. 2018,28(04)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教師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2 教師實踐:共同體中的參與性框架
3 教師發(fā)展:不同境遇中的多層次互動
3.1 實踐———學習場域的互動
3.1.1 相互介入
3.1.2 知識建構
3.2 融合———協(xié)作區(qū)域的互動
3.2.1 意義協(xié)商
3.2.2 身份認同
3.3 交往———生活世界的互動
3.3.1 交往的有效性
3.3.2 生活世界的整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U-G-S”教師教育合作共同體的建構:戴維·伯姆對話理論的視角[J]. 朱桂琴,陳娜.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5(18)
博士論文
[1]哈貝馬斯的社會共同體思想研究[D]. 宋曉丹.吉林大學 2017
[2]學習共同體[D]. 趙健.華東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教師實踐共同體建構研究[D]. 張?zhí)m.西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235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323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