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實施教育的過程,是科學因素與藝術因素彼此交織、相互結(jié)合的過程。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維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xiàn)實;同時,語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活動最為基礎、運用最為廣泛的媒介。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是思想政治教育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爆F(xiàn)在的社會是一個世界政治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競爭激烈化、社會多樣化的時代,特別是在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建設的當今社會,一視同仁地為社會各階級服務的語言藝術理應為增強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作出積極貢獻。然而,從歷史乃至現(xiàn)實的景況而言,我們對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研究和重視都還很不夠。因此,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研究,既是理論研究的需要,也是實踐的需要,,更是時代的要求。論文較為系統(tǒng)地論述和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一些基本范疇,希企對現(xiàn)實的實踐活動具有一些指導意義。論文共五部分—— 第一部分:探索論述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涵義及其功能。包括:語言的本質(zhì)、形式及其功能;語言藝術的涵義及其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涵義及其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功能。 第二部分:探索論述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表達的藝術原則。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總結(jié)出十大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表達藝術原則,即面向?qū)嶋H,實事求是;富有哲理,給人真諦;條清理明,符合邏輯;言真意明,準確可信;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以情感人,以誠動人;通俗易懂,點石成金;長話短說,簡潔明快;合時切境,靈活應變;恰如其分,慎而得體。 第三部分:探索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表達的基本藝術技巧。重點探索和研究了有聲語言、無聲語言、類語言和時空語言這四種在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活動中具有廣泛應用性的語言表達的基本藝術技巧。 第四部分:探索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主要形式及藝術要求。探討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中慣常運用的演講、報告、激勵、說理、交談、勸說、贊揚、談心、表揚和批語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 第五部分:探索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化的實現(xiàn)途徑。提出了要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化主要應從三方面著手,即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主體要素的修養(yǎng)、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客體要素的把握和營造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化的社會氛圍。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 思想政治教育 語言藝術 語言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D64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文獻綜述8-16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涵義及其功能16-31
- (一) 語言的本質(zhì)、形式及其功能16-19
- 1 、 語言的本質(zhì)17-18
- 2 、 語言的形式18-19
- 3 、 語言的功能19
- (二) 語言藝術的涵義及其基本特征19-21
- 1 、 形象塑造的間接性20
- 2 、 語言運用的靈活性20-21
- 3 、 語言表達的創(chuàng)新性21
- 4 、 語言形式和思想內(nèi)容的一致性21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涵義及其基本特征21-24
- 1 、 思想性22
- 2 、 科學性22-23
- 3 、 邏輯性23
- 4 、 審美性23
- 5 、 情感性23-24
- 6 、 教育性24
- 7 、 針對性24
- 8 、 語境性24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功能24-31
- 1 、 暢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25-26
- 2 、 溝通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感情26-27
- 3 、 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態(tài)度27-29
- 4 、 激發(fā)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行為29-30
- 5 、 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形象30-31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表達的藝術原則31-35
- (一) 面向?qū)嶋H,實事求是32
- (二) 富有哲理,給人真諦32
- (三) 條清理明,符合邏輯32
- (四) 言真意明,準確可信32-33
- (五) 有的放矢,對癥下藥33
- (六) 以情感人,以誠動人33
- (七) 通俗易懂,點石成金33-34
- (八) 長話短說,簡潔明快34
- (九) 合時切境,靈活應變34
- (十) 恰如其分,慎而得體34-35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表達的基本藝術技巧35-50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有聲語言表達的基本藝術技巧35-42
- 1 、 知識:旁征博引36
- 2 、 感染:以情動人36-37
- 3 、 幽默:寓莊于諧37-38
- 4 、 委婉:和風細雨38
- 5 、 暗示:引而不發(fā)38-39
- 6 、 靈活:剛?cè)嵯酀?/span>39
- 7 、 插話:不失時機39-40
- 8 、 拒絕:善于說“不”40-41
- 9 、 節(jié)奏:抑揚頓挫41
- 10 、 語氣:情真意切41-42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無聲語言表達的基本藝術技巧42-46
- 1 、 沉默語:無聲之言43
- 2 、 手勢語:言外之音43-44
- 3 、 目光語:心有靈犀44
- 4 、 界域語:情感尺碼44-46
- 5 、 服飾語:內(nèi)涵外顯46
- (三) 思想政治教育類語言表達的基本藝術技巧46-49
- 1 、 語調(diào)語:情感外顯46-47
- 2 、 語速語:緩急自如47-48
- 3 、 重音語:對比顯義48
- 4 、 笑聲語:勝似語言48-49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時空語言表達的基本藝術技巧49-50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主要形式及藝術要求50-52
- (一) 演講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0
- (二) 報告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0
- (三) 激勵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0-51
- (四) 說理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1
- (五) 交談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1
- (六) 勸說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1
- (七) 贊揚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1
- (八) 談心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1-52
- (九) 表揚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2
- (十) 批語語言藝術及其藝術要求52
- 五、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實現(xiàn)途徑52-67
- (一)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主體要素的修養(yǎng)53-60
- 1 、 加強思想政治素質(zhì)修養(yǎng),以“正”樹立主體形象54-55
- 2 、 加強道德品質(zhì)素質(zhì)修養(yǎng),以“德”樹立主體形象55
- 3 、 加強文化知識素質(zhì)修養(yǎng),以“識”樹立主體形象55-56
- 4 、 加強能力水平素質(zhì)修養(yǎng),以“能”樹立主體形象56-58
- 5 、 加強主體思維水平訓練,以“理”樹立主體形象58-60
- (二) 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客體要素的把握60-64
- 1 、 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人生體驗61
- 2 、 不同的性別對相同語言有不同的反應61-62
- 3 、 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接受事物的方式62
- 4 、 不同的個人愛好對語言的“興奮點”的感受不一樣62
- 5 、 不同的心境狀態(tài)對相同語言有著不同的接受度62
- 6 、 不同的心理需要應有不同的滿足方法62-63
- 7 、 不同的知識水平對相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理解力63
- 8 、 不同的職業(yè)對相同的語言有不同的看法63
- 9 、 不同的思想素質(zhì)對相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63
- 10 、 不同的社會文化對同一對象有著不同的評價63-64
- (三) 營造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化的社會氛圍64-67
- 1 、 加強社會輿論對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引導評價64-65
- 2 、 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語言藝術的培訓提高工作65-66
- 3 、 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理論研究與交流工作66-67
- 結(jié)束語67-68
- 參考文獻68-70
- 后記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由福萍;試論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語言藝術[J];理論學習與探索;1997年02期
2 丁紅瑞;思想政治教育要講究語言藝術[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1年06期
3 呂致安;學習毛澤東語言藝術[J];學習論壇;1994年01期
4 喬俊民,張麗娜;淺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06期
5 彭禮堂,劉志洲;論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的語言藝術特色[J];湖北財經(jīng)高等?茖W校學報;1997年02期
6 陸春炎;論思想工作中的語言藝術[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1997年01期
7 孫英;德育的語言藝術[J];理論界;2003年03期
8 章幼學;毛澤東詩詞語言藝術談片[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9 魏琦;思想政治工作語言應用藝術探析[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10 張曉玲,武海燕;營造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化的社會氛圍[J];重慶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嫦虹;;現(xiàn)代日、漢語形容詞的比較[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張靜;王靜;陳英和;;語言對數(shù)字精確表征和近似表征的影響——一個雙語學習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秦成軍;;約翰·阿什貝利詩歌簡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玉梅;靳桂芳;;淺談語言藝術在心理護理工作中的作用[A];全國內(nèi)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5 林木森;;英漢詞語互借對語言文化的影響[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楚愛聰;;語言學在心理護理中的作用[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石油石化分會成立暨第四屆石油石化心理衛(wèi)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張白白;郭淵;關志東;;基于PATRAN的復合材料結(jié)構(gòu)低速沖擊損傷模塊開發(fā)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8 張良林;;語言中的不明推論[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9 張杰;;符號學王國的構(gòu)建:語言的超越與超越的語言——巴赫金與洛特曼的符號學理論研究[A];終結(jié)與起點——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C];2002年
10 卿文光;;語言·思維與精神——依黑格爾精神概念看文化相對主義的批判[A];中西視野下的實踐哲學與文化哲學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交流材料[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立平 作者為承德市岔溝中學教師;教師的語言藝術[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2 郝雨;發(fā)揮語言藝術的魅力[N];文藝報;2003年
3 廣州市花都區(qū)花山鎮(zhèn)華僑中學 呂永忠;體育課也要講究語言藝術[N];中國體育報;2009年
4 高果邦;柜面人員應講求語言藝術[N];經(jīng)理日報;2004年
5 彭瑜;用真誠的話語感染人[N];中國建材報;2000年
6 曹光恒 吳曉芳;試析窗口服務的語言藝術[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7 曹長恒 吳曉芳;試析窗口服務中的語言藝術[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8 王用華(作者單位:安徽省紀委);開展批評應注意語言藝術[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6年
9 皖淮北五溝礦人力資源部 郝來根;芻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語言藝術[N];安徽經(jīng)濟報;2008年
10 雷元勝;服務的語言藝術[N];中國旅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紅艷;格特魯?shù)隆に固┮蛘Z言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田星;羅曼·雅各布森詩性功能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鄭曉松;技術與合理化[D];復旦大學;2005年
4 趙彬;掙脫文字夢魘后的舞蹈與歌唱[D];吉林大學;2005年
5 徐彥利;先鋒敘事新探[D];山東大學;2005年
6 王昌樹;海德格爾生存論美學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7 陳濤;包公戲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8 郭吉軍;思與忘[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惠芹;教學演講學[D];北京外國語大學;2002年
10 張玉娟;“詩之思”:卡夫卡藝術世界的“圖式”[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光志;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歐美;文學世界的詩性品格[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3 曾暉;語言和語言學習本質(zhì)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啟示[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4 時秀娟;修辭中的偏離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5 朱慶偉;論人性完善的語言維度[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白楊;“異常視角”的魅力[D];吉林大學;2005年
7 胡長玉;歐·亨利小說的創(chuàng)作手法初探[D];山東大學;2007年
8 王良彬;從淺唱低吟到泛著陣痛的獨語[D];西南大學;2007年
9 劉升;新聞報道的批評性話語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10 王麗君;中文菜名的不可譯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9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