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救國”到“科教興國”——近現(xiàn)代以來中國教育主旋律的變奏與共鳴
[Abstract]: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the rise of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saving the country by education", and more than 20 yea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we cannot help but ask: from "saving the country through education" to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wh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main theme of Chinese education? What kind of cross-time resonance has it produced?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variation and resonance across 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ain them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First, the variation of the calendar era from "saving the country by education" to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1) from "saving the country" to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since modern time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G52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zhí)鞂?姚輝;我國近現(xiàn)代“教育救國思想”述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3期
2 陳競?cè)?民國時期教育救國思潮新探[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吳玉倫;教育救國思潮的形成與發(fā)展[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韓景林;牛德昌;;教育救國思潮的發(fā)展歷程探析[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5 吳玉倫;教育救國思潮的形成與發(fā)展[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許慶如;;從教育家的救國情懷看近代教育救國思潮[J];蘭州學刊;2011年05期
7 關(guān)威;;論教育救國思潮的形成及影響[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S1期
8 周貝隆;百年回首 試論“教育救國”[J];教育發(fā)展研究;1999年04期
9 楊實生;;范源濂教育救國思想探析[J];教育評論;2014年03期
10 陳亞玲,魏臘云;嚴復(fù)教育救國思想論要[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廖其發(fā);;論雷沛鴻的教育救國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薛菁;;嚴復(fù)“教育救國”思想再認識[A];閩都教育與福州發(fā)展[C];2012年
3 田彤;;張謇“教育救國”論概說[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羅利建;;悶熱的中國足球給悶熱的中國教育敲響了警鐘——用反克為主方略剔除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的弊端的建議[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5 龔友德;;知先行后說與中國教育[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小平;;大成教育與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A];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會刊[C];2007年
7 杜成憲;;新文化運動與現(xiàn)代中國教育觀念的變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徐蘭香;;創(chuàng)新:中國教育的希望——學習江澤民同志關(guān)于教育創(chuàng)新思想的體會[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9 鄔志輝;;近代中國教育演進的線索與命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程方平;;略論中國教育的重要傳統(tǒng)[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基地 俞可;留美生“胡氏三杰”共筑教育救國夢[N];中國教育報;2014年
2 林明;(五)留日學生返鄉(xiāng)探索教育救國道路[N];廣安日報;2011年
3 錢穎一;基于中國教育的四點思考[N];中國財經(jīng)報;2013年
4 上海大學教授 顧駿;借力“慕課”,,推動中國教育更快前行[N];中國教育報;2013年
5 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院長;如何培養(yǎng)真正的“人”是中國教育首要問題[N];文匯報;2014年
6 寶塔區(qū)姚店中學 劉飛;淺談現(xiàn)今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N];延安日報;2014年
7 張磊;準格爾旗 兩位校長獲中國教育大獎[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9年
8 上海社會科學院 張健敏;重振中國教育的信心[N];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本報高級編輯 李泓冰;“追4”夢圓,中國教育再追什么[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10 本報記者 翟晉玉;創(chuàng)新和變革:中國教育的未來[N];中國教師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蘭軍;民國時期中國教育在國際教育論壇上的展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春玲;1949年以來中國教育理想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黃健江;20世紀末中國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fā)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秀艷;民國時期“教育救國”思潮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2 陳亮;陳時的教育救國思想及辦學實踐評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湯志華;論早期毛澤東的教育救國思想[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肖雄;探訪“再造文明”的教育之路[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亞茹;黃炎培教育救國思想形成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徐正林;校園中的國家[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7 牛存來;政治對當前中國教育的影響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于雪娟;童子軍運動及對中國教育的啟示[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任nr;從陜西省學校教育投資差異化看中國教育的出路[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10 李甜;SSCI收錄的有關(guān)中國教育的研究成果的統(tǒng)計分析(1978-2008)[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288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2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