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辦學校就讀門檻降低對農民工子女隨遷的影響——基于樣本城市自然實驗的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bases of China's urban labor force survey conducted in Shanghai, Wuhan, Shenyang, Fuzhou and Xi'an, with the help of the sample cit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s public schools gradually lowering the entry threshold for the admiss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he influence of lowering the entrance threshold of public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n the decis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o follow the mov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uble differential (DI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icy of lowering the entrance threshold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Xi'an promoted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o move with each other. It was further found that the impact of policy on the role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groups varies, and that for boys, children of compulsory school age, It is more obvious that the head of household is the children who migrate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children who have grandfather (mother) in their hometown.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宋錦;李實;;農民工子女隨遷決策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4年10期
2 李紅巖;劉海燕;;制度塑造政策的經驗分析——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政策為例[J];經濟問題;2014年03期
3 李留瀾;;農民工城鄉(xiāng)去留的政策及社會因素影響分析[J];經濟問題;2010年12期
4 侯佳偉;;人口流動家庭化過程和個體影響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柯宓;朱鋼;;城市公辦學校就讀門檻降低對農民工子女隨遷的影響——基于樣本城市自然實驗的分析[J];經濟問題;2017年04期
2 王文剛;孫桂平;張文忠;王利敏;;京津冀地區(qū)流動人口家庭化遷移的特征與影響機理[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7年01期
3 雷萬鵬;徐璐;;城鎮(zhèn)化背景下農民工子女就學地選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4 胡霞;丁浩;;子女隨遷政策對農民工家庭消費的影響機制研究[J];經濟學動態(tài);2016年10期
5 李代;張春泥;;外出還是留守?——農村夫妻外出安排的經驗研究[J];社會學研究;2016年05期
6 吳帆;;中國流動人口家庭的遷移序列及其政策涵義[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7 朱宇;林李月;;中國人口遷移流動的時間過程及其空間效應研究:回顧與展望[J];地理科學;2016年06期
8 張沛康;;勞動力流動和中國的經濟增長:研究述評[J];中國集體經濟;2016年18期
9 馮虹;李升;;特大城市外來人口聚集區(qū)中的農民工群體研究——基于對北京的調查[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年01期
10 盛亦男;;流動人口家庭遷居的經濟決策[J];人口學刊;2016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秀峰;;制度的持續(xù)性特征及約束功能——對歷史制度主義公共政策研究框架的探索[J];中國行政管理;2013年10期
2 劉俊貴;王鑫鑫;;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3 盛亦男;;中國流動人口家庭化遷居[J];人口研究;2013年04期
4 岳偉;于利晶;;“兩為主”政策執(zhí)行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17期
5 張海清;;制度如何形塑政策?——基于歷史制度主義的視角[J];中國行政管理;2013年06期
6 肖慶華;;農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范式[J];學術論壇;2013年03期
7 吳玲;劉玉安;;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中的政府責任[J];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02期
8 李瑩;周永新;;我國農民工社會政策的變遷:一個分析框架及其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9 崔世泉;王紅;;建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思考——以廣州市為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年07期
10 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來政策話語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基于《教育部工作要點》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興妹;重視對民工子女的學校教育——我區(qū)外來民工子女就學情況調查[J];中學教育;2003年11期
2 沈志君;農民工子女求學難在何處[J];兵團工運;2004年11期
3 知魚;;但愿民工子女上學不再是難題[J];中國報道;2007年02期
4 程杰;;農民工子女上學[J];中國農村科技;2007年09期
5 劉岳啟;鄭勇;杜萍;;蘇北外來民工子女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6 王志祥;;外來民工子女科學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教育;2010年01期
7 韋巧群;;外來民工子女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年01期
8 潘旦;;農民工子女城市融合問題研究[J];黑河學刊;2010年09期
9 袁巧玲;;農民工子女社會融入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何秀彤;;引導外來民工子女學生走進圖書館[J];基礎教育研究;2010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世強;;農民工子女:類型分化及其社會融入的制度邏輯[A];科學發(fā)展觀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9)[C];2009年
2 王亞南;;對進城民工子女的心理狀況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孫宏艷;;農民工子女的身份認同與權益保護[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4 倪麗;;關心留守兒童 習慣改變人生[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5 倪麗;;關心留守兒童 習慣改變人生[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劉成斌;;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中地方與國家的銜接——以浙江省為例[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潘旦;;城市融合視角下農民工子女社會支持網絡研究[A];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周國波;王秋鳳;鄭曉邊;;武漢市農民工子女的生活質量調查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朱漪;戚聞;;城市小學中民工家庭子女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探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10 譚君;楊燁;;上海市民工子女參加競技體育訓練的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鐸思;農民工子女進城上學亟待“補課”[N];工人日報;2007年
2 鄧其鋒邋通訊員 鄭麗琴;城市關愛讓外來民工子女快樂生活[N];麗水日報;2007年
3 尹衛(wèi)國;民工子女學校需要扶持[N];人民法院報;2007年
4 聶偉;“打短工”民工子女安全亟待關注[N];新華日報;2007年
5 記者 楊麗邋通訊員 云霞;外來民工子女全部重返校園[N];泰州日報;2008年
6 記者 錢紅艷;我市85%民工子女就讀公辦校[N];南京日報;2008年
7 記者 陳麗霞;14000名民工子女“放飛希望”[N];聯(lián)合時報;2009年
8 記者 拓玲 實習生 劉歡;農民工子女將走進七彩課堂[N];西安日報;2011年
9 尹旭豪 韓良華;外來民工子女喜享優(yōu)質教育[N];宜興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馬賀 劉巍;農民工子女求學的現(xiàn)實與期盼[N];吉林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翠蘭;精神追尋:農民工子女的語言與自我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明麗;民工子女教育中的社會融合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紅淼;家庭因素對農民工子女學業(yè)成績的影響[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3 姚澍;山西省農民工子女社會適應性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4 馬杰軒;農民工子女受義務教育權法律保障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5 藍雷宇;農民工子女進城就學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鄭云鵬;農民工子女自我表露與孤獨感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欣欣;遼陽農民工子女家庭學習環(huán)境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8 葉田;農民工子女學業(yè)成績的影響因素分析[D];暨南大學;2016年
9 程仙平;民工子女學校融入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呂紅;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公辦學校的學習現(xiàn)狀調查及學校管理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931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39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