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走網(wǎng):移動互聯(lián)時代教師流動的新取向
[Abstract]:Nowadays, the world has stepped into the era of "Internet". Mobile Internet, as a powerful power of change, with its mobility, connectivity, ubiquity, miniaturization and convenience, urges us to use innovative methods to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er mo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promotes the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research, and accelerates a new pattern of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The core of which is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actual acquisition and emphasize their sense of acquisition. The teacher walking network based on the new learning demand law is the new orientation of teacher mobility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connection, and its essence is the sharing of teachers' practical service and experience in the virtual network. It is a new practice of expanding the coverage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resources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 new thinking of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the mechanism of teacher flow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單位】: 中央電化教育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分類號】:G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興龍;周凱;;北京市中小學生數(shù)字學習資源需求狀況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年09期
2 蔡明蘭;;教師流動:問題與破解——基于安徽省城鄉(xiāng)教師流動意愿的調查分析[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燕;;以培訓促進下位交流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01期
2 趙興龍;李奕;;教師走網(wǎng):移動互聯(lián)時代教師流動的新取向[J];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3 馮婉楨;吳建濤;;義務教育教師流動中的自由缺失及其回歸[J];基礎教育;2016年02期
4 邱芳婷;;縣域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教師流動的現(xiàn)實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6年02期
5 吳鵬飛;余勝泉;;學習資源語義關聯(lián)關系及其可視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年12期
6 谷莎;馬用浩;;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綜述[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年10期
7 王寧寧;彭張力;夏茂林;;我國中小學教師流動的特點及管理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5年28期
8 趙興龍;詹偉華;;“微課”再解:回歸應用價值的認知[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9 吳建濤;;義務教育教師流動政策及其實踐的批判性研究——基于自由權利的視角[J];教育導刊;2015年06期
10 范蔚;葉波;;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下教師流動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5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2 李奕;宮輝力;;教育信息化融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理念與途徑——以北京市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3年08期
3 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年04期
4 鄧濤;孔凡琴;;關于推進基礎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的思考——吉林省城鄉(xiāng)師資差異和教師流動意愿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7年09期
5 馬云獻;;國外組織氣氛研究綜述[J];管理科學文摘;2006年07期
6 尹曉靜;;中國與美國教育發(fā)展水平比較[J];中國國情國力;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自動升級”暗含大智慧 數(shù)字互聯(lián)時代的電視“軟標準”[J];網(wǎng)球;2009年09期
2 莫少昆;;后互聯(lián)時代的“無界”模式[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13期
3 兔子;互聯(lián)時代新童話[J];網(wǎng)絡科技時代;2003年09期
4 廖嬋;李世國;;互聯(lián)時代的溝通方式及情感體驗[J];包裝工程;2011年24期
5 林華;;移動互聯(lián)時代教育的三個支撐點[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10期
6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亮;杜建華;陳明;顏仕龍;;智能手機氣象服務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發(fā)展[A];S16 大氣成分與天氣氣候變化[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凌 上海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移動互聯(lián)時代面臨自由與安全抉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李俊雄;移動互聯(lián)時代,加工企業(yè)要命就得實施管理轉型[N];東莞日報;2013年
3 侯惠勤;移動互聯(lián)時代如何進行“宏大敘事”[N];中華讀書報;2014年
4 中共忻州市委宣傳部理論科科長 康艷飛;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理論大眾化[N];山西日報;2014年
5 江蘇張家港第八中學 石玫;“翻轉”互聯(lián)時代教育革命[N];中國教育報;2014年
6 總編 孫定;移動互聯(lián)時代,專有比開放好[N];計算機世界;2010年
7 ;地球將進入全面互聯(lián)時代[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8 呂巖;移動互聯(lián)時代來臨[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9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 盧s,
本文編號:2310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31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