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學習元平臺的學習認知地圖構(gòu)建
本文選題:學習認知地圖 + 學習活動 ; 參考:《電化教育研究》2017年09期
【摘要】:針對在線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學習動機缺失、學習迷航、認知負荷超載、學習結(jié)果反饋不及時等問題,文章從知識結(jié)構(gòu)化和認知圖式的視角,提出了構(gòu)建用于表征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認知狀態(tài)變化的學習認知地圖的解決方案思路。基于學習元,從學科領(lǐng)域知識圖譜構(gòu)建、學習交互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與知識節(jié)點狀態(tài)計算、待評估知識節(jié)點狀態(tài)預測、學習認知地圖的可視化等五個方面,對學習認知地圖的設(shè)計過程進行了詳細闡述。同時,對基于學習元平臺的學習認知地圖應用中涉及的學習認知地圖建立和基于學習認知地圖的服務推薦兩個核心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分析,期望為在線學習認知地圖的設(shè)計者和使用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confusion, overloading of cognitive load and untimely feedback of learning results in the online learning proc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schema. This paper proposes a solution to construct learning cognitive map to represent the change of learners' cognitive sta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element, it includes five aspects: knowledge map construction, interactive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and state calculation of knowledge node, state prediction of knowledge node to be evaluated, visualization of learning cognitive map, etc. The design process of learning cognitive map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two core links of learning cognitive map establishment and learning cognitive map service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learning meta platform are analyzed.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signers and users of online learning cognitive maps.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體系研究”(課題編號:16JZD043) 留學基金委2016年國家建設(shè)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資助
【分類號】:G43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桑新民;學習究竟是什么?——多學科視野中的學習研究論綱[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趙桐;;淺談教學中的學習成效評價[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S1期
3 姜艷玲;徐彤;;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在翻轉(zhuǎn)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4年07期
4 裴新寧;;學習科學:一個新的參照系[J];上海教育;2013年10期
5 姜同;學習科學初探[J];長江職工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6 黃金旺,黃振中;面對知識經(jīng)濟 提高學習成效[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7 譚世芬,侯潔;依托網(wǎng)絡(luò) 變革學習[J];經(jīng)濟論壇;2003年17期
8 姚梅林,杜春麗;學習信念的心理學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王雪婧;;網(wǎng)絡(luò)學習策略模型研究[J];軟件導刊;2009年05期
10 張玉昆,金坤榮;指導學習策略 教會學生學習[J];基礎(chǔ)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梁;;;談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 黃蕾;;運用錄像分析技術(shù)解讀研究性學習[A];教育技術(shù)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3 徐曉東;;基于網(wǎng)絡(luò)的校際協(xié)作學習實踐[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淼;釋放學習的力量[N];青島日報;2009年
2 記者 孔芒;瀘州:把學習成效轉(zhuǎn)為工作動力[N];四川日報;2011年
3 何毅;創(chuàng)建學習型城區(qū)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周祖臣;教育就是感動 學習就是感悟[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馬正秦 黃珍;眉縣教育體育局 打造學習型黨組織 強力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N];陜西日報;2011年
6 陳鼎杰;創(chuàng)新學習的理念[N];中國人事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馮永亮 梁永強;己作主 悟為根[N];中國教師報;2012年
8 南明區(qū)婦聯(lián)辦公室主任 王鑫;多渠道改善學習環(huán)境[N];貴陽日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馮永亮 鄧少東;姚偉文的“教改經(jīng)”[N];中國教師報;2011年
10 盛冬蕾 姜木金 崔駿;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N];鎮(zhèn)江日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敏;在線學習中學生參與度模型及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李定;在線學習(WBL)服務質(zhì)量評價與改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辰;基于信息技術(shù)的聾人大學生泛在學習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2 吳文嚴;面向企業(yè)新員工的e-learning培訓課程內(nèi)容設(shè)計[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3 彭蘭;基于移動學習的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畢曉梅;基于智慧學習環(huán)境的學校改進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5 孫聰聰;大學生在翻轉(zhuǎn)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D];山東大學;2015年
6 朱園芳;校長的教師學習領(lǐng)導力個案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7 李霞妹;思維導圖在大學生協(xié)作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8 肖瓊玉;MOOC學習者完成課程的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9 孔瑤;移動情景下基于問題的團隊學習策略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10 王羅那;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數(shù)學微課的設(shè)計及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9012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0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