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培訓中的矛盾關系及處理
本文選題:英語教師培訓 + 自主權;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年05期
【摘要】:我國英語教師培訓的"專家專制"促使教師自身豐富的實踐性經驗被壓迫,人為制造了"仿"與"用"的鴻溝;而英語觀課環(huán)節(jié)的外控性觀察方式讓"觀"與"議"分離,無法達成觀課、議課的功能性互補;用概念分析和理論陳述代替真實教學體驗的結果是"博"與"專"的失衡。處理英語教師培訓中的矛盾關系,應給予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自主權和話語權,放棄使用共同教育框架去統(tǒng)攝所有教學現(xiàn)象,追求"趨情境"的教學探討,將英語教師培訓落實到教學技能分解的微觀層面,扭轉"概念知不少,培訓缺實效"的尷尬局面。
[Abstract]:The "expert autocracy" in the training of English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makes teachers'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oppressed and artificially creates a gap between "imitation" and "use". The result of replacing the real teaching experience wit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statement is the imbalance between "Bo" and "specialty".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 in English teachers' training, we should give English teachers the autonomy and the right to speak in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andon the use of common educational framework to control all teaching phenomena, and pursue 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English teachers' training into the micro level of teaching skills decomposition, and reverses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many concepts are known and the training is not effective".
【作者單位】: 重慶青年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G45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陳紹敏;;開放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年07期
2 黃麗燕;趙靜;陳心怡;;英語教師的基本語言知識結構要素及其預測能力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年04期
3 冀小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現(xiàn)途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6年03期
4 曲鑫;戰(zhàn)菊;王澄林;;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進程中的科研觀[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5 程曉堂;孫曉慧;;中國英語教師教育與專業(yè)發(fā)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6 余新;;有效教師培訓的七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以“國培計劃——培訓者研修項目”培訓管理者研修班為例[J];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斌河;;中學英語教師的科研困境與應對[J];江蘇教育;2017年38期
2 張秀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學生英語;2017年18期
3 陳丹;;地方師范院校英語師范生TPACK框架深度整合[J];內江科技;2017年04期
4 孫起華;;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設計探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年02期
5 黃銳;;新常態(tài)下高師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年03期
6 章策文;;高中英語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新概念英語》第三冊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為例[J];江蘇教育;2017年19期
7 富鴻飛;;新英語課程標準與我國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J];讀天下;2017年04期
8 田靜;;英語教師培訓中的矛盾關系及處理[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年05期
9 謝賽;陳賀文;;1992-2015年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基于核心期刊論文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教師教育學報;2017年01期
10 韋莉萍;;職業(yè)院校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可行性途徑研究[J];職教論壇;2017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寧中;;推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改革[J];中小學管理;2016年02期
2 左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國際趨勢:走向核心素養(yǎng)為本[J];課程.教材.教法;2016年02期
3 陳琳;;頌“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J];英語學習;2016年01期
4 魯子問;侯云潔;龔姚東;郭瑋;施麗華;;促進思維品質發(fā)展的英語教學可能[J];英語學習;2015年12期
5 張連仲;孫大偉;武和平;朱善萍;劉宏剛;李靜純;范海祥;;課改背景下的英語教育,我們應該關注什么?[J];英語學習;2015年11期
6 楊朝娟;;現(xiàn)代遠程開放教育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年10期
7 褚宏啟;張詠梅;田一;;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及其培育[J];中小學管理;2015年09期
8 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2015年16期
9 王薔;;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基于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J];英語學習;2015年05期
10 辛濤;姜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構建我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系[J];人民教育;2015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智芳;高志芹;于文靜;武敬亮;;應重視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年06期
2 劉桂林;;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意識的培養(yǎng)[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02期
3 游維;;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呼喚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年34期
4 孔丹;;談高校教師職業(yè)道德[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年09期
5 郭增波;;對新建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培養(yǎng)的分析[J];職業(yè);2014年03期
6 陽澤;茍曉蓉;;教師科研走向微型課題[J];四川教育;2006年10期
7 嚴華銀;;暑假來了,學校如何做好暑期教師培訓[J];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09年07期
8 吳優(yōu);;淺議加強高校教師崗前培訓的理論與實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年02期
9 王志斌;;淺談教師科研與論文寫作[J];廣西教育;2011年24期
10 吳小富;;試論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策略與途徑[J];成才之路;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毓華;;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建立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機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2 向仕文;;《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教師發(fā)展》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楊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A];2009中國·廊坊基于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京津廊一體化研究——廊坊市域經濟發(fā)展與京津廊經濟一體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鞠錫田;;由學習型教師起步 向科研型教師邁進[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五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李萬春;;教師培養(yǎng)與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探索研究[A];中國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6 李萬春;;教師培養(yǎng)與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探索研究[A];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7 范玉才;;完善機制,為教師的學習發(fā)展提供有力的保障[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8 唐毓華;;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建立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機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9 張穎紅;李宇彤;;提升“雙師”素質 凸顯職業(yè)技能 發(fā)揮“雙師”才智——首都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探索與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10 鄭非;鄭凱;;2001—2003年沈陽體院教師科研工作量變化分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版編輯 常州市第五中學 王建強 宿遷市馬陵中學 李方順 吳江市南麻中學 金坤榮 江蘇省清江中學 戚光宇;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師專業(yè)培訓?[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2 閆慶軍;校本教研——教師成長的搖籃[N];濟寧日報;2007年
3 ;教師科研:給教學一個支點[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湖南環(huán)境生物學院 劉淑春;高職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2年
5 張樹偉;教師科研,,給你一個撬動教學的支點[N];中國教師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翟晉玉;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N];中國教師報;2009年
7 山西財經大學 吳秋生;高校教師要樹立正確科研觀[N];光明日報;2009年
8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姚卓文;深圳以制度創(chuàng)新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9 本報記者 趙正元;教師專業(yè)成長迅速的背后[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袁順海;打造優(yōu)質教師隊伍[N];雅安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馬躍如;高等學校教師激勵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2 李方安;論教師培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朱曉紅;高校教師持續(xù)性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4 蔣玉梅;大學英語女教師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羅蘭;大學年輕教師選聘優(yōu)化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董國強;我國高校教師人力資本定價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秦立栓;基于知識視角的高校教師激勵路徑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8 葉小明;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徐伯華;數(shù)學研課的內容框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丹;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動力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2 張玲;小學新教師課堂教學機智提升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3 范氏媛(PHAM THI DUYEN);越南華閭大學與中國華東師范大學教師管理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4 崔文星;教育生態(tài)學理論在教師發(fā)展中的運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陳晨;民國時期大學女教師群體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6 高華平;高校教師精細化管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7 張雪遠;基于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校本教研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8 怓明明;晉南地區(qū)普通高中球類課程師資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9 李君;高職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10 張獻民;高職院校教師科研激勵問題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829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8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