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念到行動: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中國大學MOOC“管理溝通”為例
本文選題:高校 切入點:在線開放課程 出處:《中國大學教學》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以"管理溝通"慕課課程為研究對象,重點闡述如何構建適應新時代大學生學習訴求的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新模式:從互聯網教學新思維出發(fā),本文首先提出了"量、亮、靚"三個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設計理念;結合學科內涵和課程定位,提出了"學術性、普適性、趣味性、應用性"的教學目標,在學理的基礎上讓更廣大的目標人群愛看、愛學、會用;創(chuàng)立了"場景化教學、卡通動畫、影音資料、話題討論、微信平臺、嘉賓座談"的多種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六位一體"全新教學體系;搭建了教師團隊化、學校制度化、慕課平臺一體化的課程保障機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3-4-6-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旨在為方興未艾的慕課建設提供思路和啟示。
[Abstract]:Taking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construct a new model of online open course teach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Starting from the new thinking of Internet teaching, this paper first puts forward "quantity, light, light". The teaching design concept of "three online open courses" an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academic, universal, interesting and applicable" are put forwar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ourse, so that the wider target population will love to see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theory. Love learning, will use; created "scene teaching, cartoon animation, audio and video materials, topic discussion, WeChat platform, guest discussion" of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mbined with "six in one" a new teach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establishes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of "3-4-6-3", which aims at providing idea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lourishing curriculum.
【作者單位】: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北京市共建項目 華北電力大學教學改革項目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立國;竇艷輝;;MOOC起源及快速發(fā)展[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年07期
2 楊振濤;李玉順;卿竹君;桑宇霞;;我國學習者對MOOC認同感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年11期
3 黃孟遙;;MOOC給教師帶來的影響[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年08期
4 徐曉;張世波;;MOOC模式在高校整合中的應用前景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年11期
5 周文華;郗芊蕊;;國際化視野下的MOOC發(fā)展現狀與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4年13期
6 金陵;;從聯系中看MOOC、微課和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6期
7 李易飛;李霈瑤;;基于MOOC的學習困境及機制探討——基于學習者視角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年12期
8 李青;王濤;;MOOC:一種基于連通主義的巨型開放課程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2年03期
9 倪瑋;;他們如相問,我在學MOOC[J];大學生;2014年07期
10 楊勁松;謝雙媛;朱偉文;方小楠;;MOOC:高校知識資源整合與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北京商報記者 李立勛;熱錢追捧的MOOC靠什么回應質疑[N];北京商報;2014年
2 北京商報記者 李立勛;高校豪賭MOOC背后的較量[N];北京商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道堅;MOOC教學模式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宋文;MOOC在我國高校本土化建設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3 蔡冰倩;面向MOOC的機械原理動態(tài)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周回回;MOOC學習支持服務系統(tǒng)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徐嘉良;MOOC虛擬社區(qū)的交互式開發(fā)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標;MOOC的商業(yè)模式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7 徐春寶;MOOC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發(fā)展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8 南艷婷;基于大學英語課的MOOC平臺運行機制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李彩霞;基于MOOC資源的混合式教學案例研究[D];云南大學;2016年
10 王涵;MOOC環(huán)境下地方高校課堂教學模式設計[D];青海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378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63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