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環(huán)境下的混合式教學研究--以“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為例
本文關鍵詞: 慕課 混合式教學 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 出處:以“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為例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在線教育模式,慕課(MOOC)已逐漸被引入高等教育體系中,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章分析了慕課的優(yōu)勢及相關慕課平臺的特點,"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課程傳統(tǒng)授課形式的不足,結合本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在MOOC環(huán)境下應用新的教學模式來優(yōu)化本課程的教學效果。采用文獻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方法,對慕課環(huán)境下的教學進行探究,提出了基于項目的混合教學模式以及綜合交互的過程性考評機制,并對教學活動進行了詳細設計。通過對學習者調查反饋的定量及定性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MOOC環(huán)境下的新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學生的在線學習行為表現(xiàn)與學業(yè)成績正相關;學生的接受度和滿意度均很高。
[Abstract]:As a new network online education mode, Moo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ur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ed platform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ms of the course "Databas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 in MOOC environment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and adopt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eaching in the enviroment of admir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project and the comprehensive interactive process evaluation mechanism.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of learners' survey feedback, it is shown that the new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OOC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behavio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Students' acceptance and satisfaction are very high.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商學院;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分類號】:G434;TP311.1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數(shù)據(jù)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領域中發(fā)展最快、應用最廣的重要領域之一,無論是網站制作還是軟件開發(fā),后臺都必須使用數(shù)據(jù)庫進行數(shù)據(jù)存儲和處理。而“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是高校計算機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等專業(yè)的主干課和專業(yè)必修課。課程理論性強、概念抽象、技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河;;MOOC模式與江蘇開放大學的教育實踐[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2 許惠梅;;基于ASP.NET的《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的學習網站[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4年08期
3 劉芳;虞滄;高興;;MOOC環(huán)境下微課程教學案例研究——以數(shù)據(jù)庫原理課程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年12期
4 王立國;竇艷輝;;MOOC起源及快速發(fā)展[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年07期
5 楊振濤;李玉順;卿竹君;桑宇霞;;我國學習者對MOOC認同感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年11期
6 黃孟遙;;MOOC給教師帶來的影響[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年08期
7 徐曉;張世波;;MOOC模式在高校整合中的應用前景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年11期
8 周文華;郗芊蕊;;國際化視野下的MOOC發(fā)展現(xiàn)狀與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4年13期
9 金陵;;從聯(lián)系中看MOOC、微課和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6期
10 李易飛;李霈瑤;;基于MOOC的學習困境及機制探討——基于學習者視角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北京商報記者 李立勛;熱錢追捧的MOOC靠什么回應質疑[N];北京商報;2014年
2 北京商報記者 李立勛;高校豪賭MOOC背后的較量[N];北京商報;2014年
3 寧波市美術“雙創(chuàng)”教學研究課題組;美術“雙創(chuàng)”教學研究的生成與發(fā)展[N];美術報;2003年
4 崔允oa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教授;把握教學研究方向[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吳江: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機制 激發(fā)學校課改活力[N];江蘇教育報;2010年
6 周曉娜;教師應成研究者[N];人民日報;2011年
7 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 田保華;你要把學生帶到哪里[N];中國教師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道堅;MOOC教學模式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宋文;MOOC在我國高校本土化建設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3 蔡冰倩;面向MOOC的機械原理動態(tài)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周回回;MOOC學習支持服務系統(tǒng)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徐嘉良;MOOC虛擬社區(qū)的交互式開發(fā)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標;MOOC的商業(yè)模式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7 徐春寶;MOOC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發(fā)展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8 南艷婷;基于大學英語課的MOOC平臺運行機制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李彩霞;基于MOOC資源的混合式教學案例研究[D];云南大學;2016年
10 王涵;MOOC環(huán)境下地方高校課堂教學模式設計[D];青海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46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4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