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育人為旨歸的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發(fā)展策略
本文關鍵詞: 教師核心素養(yǎng) 科學的教育理念 教育情懷 教育能力 教師人格素養(yǎng) 出處:《教育探索》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育人為旨歸的教師核心素養(yǎng)是教師在其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高層次專業(yè)素養(yǎng),它主要包括教師科學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懷、教育能力(包含文化底蘊、教育智慧、教育研究力、教學交往素養(yǎng)、信息技術素養(yǎng))、教師人格素養(yǎng)等四個方面的內容。發(fā)展以育人為旨歸的教師核心素養(yǎng)既需要教師個人的不懈努力,又離不開外部環(huán)境的支撐。教師的自我努力主要包括強化對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不斷學習和完善自我等。外部支撐主要包括加強教師核心素養(yǎng)培訓、加強基于教師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頂層設計、加強對教師核心素養(yǎng)培育情況的監(jiān)控以及完善教師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保障機制等。
[Abstract]:The core accomplishment of teachers, which aims at educating people, is a high-level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which is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by teachers in thei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It mainly includes teachers' scientific educational ideas and educational feelings. Educational ability (including cultur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wisdom, educational research, teaching communic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ore accomplishment, which aims at educating people, requires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Teachers' self-efforts mainly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core literac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mselves, and so on. External support mainly includes strengthening teachers' core literacy training.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ore literacy,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of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core literacy and perfecting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core literacy, etc.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分類號】:G451
【正文快照】: 一、研究起源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指導者與引領者,既是學校教育目標的具體實施者,也是與學校、家庭和社會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教師擁有良好的素養(yǎng)會對學生個體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健康地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公民。因而,教師需要不斷地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憲恩;;試論教育如何成就幸福[J];文教資料;2011年21期
2 張鳳霞;新世紀教師的教育能力[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0年S1期
3 顧永安;;心理教育能力的內涵與特征探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張曉紅;;論教師的教育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2010年08期
5 魏亞琴;善于傾聽也是教師的一種教育能力[J];寧夏教育;2003年Z2期
6 班華;朱菊芳;;談談教師的教育能力[J];江蘇教育;1985年03期
7 孫玖莉;;教師創(chuàng)新教育能力初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年10期
8 張國宏;對教育觀念現代化的思考[J];焦作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9 吳小鷗,吳鵑;教師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10 紀彩云;徐大斌;;淺談素質教育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目標[J];科學教育;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瑩;;提高教師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2 王子仁;;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老師提高自身素質[A];科技創(chuàng)輝煌——中國創(chuàng)新成果與學術精典[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薄柴樟;教師教育能力的缺失與重建[N];天津教育報;2008年
2 下關一中初中部校長 黎學鋒;學習十七大精神 認真抓實素質教育[N];大理日報(漢);2008年
3 蔡國偉;簡論實施素質教育與提高教師素質[N];青島日報;2008年
4 記者祁俊;親切看望慰問廣大教師[N];黃山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雷振海 康麗;教育要主動引領社會發(fā)展[N];中國教師報;2011年
6 洛川縣電教儀器管理站 李秀亞;淺議好教師的教育能力[N];延安日報;2011年
7 陳賢萍;推進素質教育之必須[N];兵團日報(漢);2002年
8 王安麗;我市慶祝第二十三個教師節(jié)暨表彰大會隆重召開[N];駐馬店日報;2007年
9 通訊員 李力 任婷婷;做教育公平的陽光使者[N];西安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蘇婷;優(yōu)質教育:期望與行動[N];中國教育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本劍;中小學教師學科心理教育能力培養(yǎng)微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亞沙;中國政府教育投資級次結構的調整與優(yōu)化[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文浩超;S市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458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45822.html